返回

人在欧洲,我是古董军火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查漏补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这就是那辆宝马R-75?” 送完人回来,将面包车倒进厂房,凯文也看到了那辆带拖车,以完全体形态呈现的重型摩托车。 德莱塞小队长扣细节拆下来的双闪电车牌也被夏彧装在了这辆R-75上。 而为了更好的效果,他明天还得去淘两个模特假人。 穿上衣服再端着枪,展示起来更具视觉冲击力。 “是的,这样打包出售能卖个好价格,不过我觉得还缺了一把瓦尔特P38。” 夏彧向对方介绍道。 影像中的德莱塞是有手枪的,但是摩托车修好后揣走防身了,没像机枪和冲锋枪一样被留下来。 “P38?我倒是有一把带枪套的,你收吗?” 作为一名前史塔西,凯文在那个年代收藏古董枪比老百姓方便的多。 只是沦落到看大门他也没卖掉这些老物件。 现在开口不过是帮夏彧解决点小麻烦,抽了人家那么多华子,怎么也该表示表示吧! “收,不过大叔你懂的,除了40年前的早期版本,后期产品顶多就几百欧。” 三德子列装瓦尔特P38本就是因为鲁格P08的价格太贵,然而成本并没有便宜多少。 所以像精工细作的早期版本,在收藏圈的地位不比美国大兵们想要的鲁格差,完全能卖到大几千上万欧。 “我对后期版本可没有兴趣,这还是我用一支鲁格P08从苏联换回来的,那帮毛子根本不识货。” 凯文很有自信的说道。 不识货的又何止毛子,在进入这个行当前,夏彧认为P38又丑又不值钱。 现在进了圈子,他只承认P38丑了,毕竟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就是这一把。” 两人回到前面门卫室,凯文从里屋拿出一把插在原装黑皮套里的瓦尔特P38。 把枪抽出来,淡淡的枪油味立刻飘散在空气中。 看得出,保养的非常不错。 握把贴片防滑纹路是瓦尔特PPK那种交错格子,而不是标志性的横线条。 “编号06768,膛线也很完美。” 确认过套筒和枪身的编号一致,夏彧又用手电筒检查了膛线。 诸多细节对应上,这就是一支早期型瓦尔特P38,至于为什么到了苏联,有可能是东线损失的,也有可能是苏军在德国境内缴获的。 不管怎样,它都被凯文带回了徳国。 “大叔,东西是对的,你想要卖多少钱?” 夏彧询问对方道。 “3000吧!你看怎么样?” 凯文点燃一根烟,抽了一口后说道。 不同的地方行情不一样,在美国这把早期型瓦尔特P38能卖出五千刀乐。 在欧洲,最多就四千欧。 而为了保证利润,收货的人最高能报到三千五。 因为是熟人,凯文的要价并不高,这差不多就是他两个月的工资。 “行!” 夏彧也没有砍价,直接掏出一摞欧元点出三千,付给了对方。 比起信用卡、线上支付,欧洲人还是更喜欢现金交易,这也造成了小偷在这边是份很有钱途的工作。 在以前这是吉普赛人的专属赛道,现在非法移民和难民纷纷加入,上至前总理下至平民怕是都不安全了。 “晚安,凯文大叔!” 夏彧拿着枪挥手和对方告别,打着手电筒向自家工坊走去。 有了这把瓦尔特P38,他可以在原先的总价上,至少多要五千欧。 想到能够一次性入账六位数,夏彧心头就一片火热。 到底还是没见过大场面,加上成本毛的才十几万就如此激动,往后赚到他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怕不是要蹦着跳着走? 到了家关上门,洗漱后夏彧钻进了他的旧房车,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一夜无话,第二天小面包早早的驶出厂区,带着一车家伙来到了罗斯托克NR分局。 德国八千多万人口,民间的注册枪支新旧加一块有个大几百万,而没注册的黑枪据专家估计有一两千万。 夏彧则觉得人均持枪比例还是太低了,应该让八千万老百姓人均一支才对嘛! 隔壁老美人均1.2支,德国乃至整个欧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而这个市场,新枪的份额夏彧吃不到,那是属于HK、Glock、FN这些大厂的。 但是古董枪械嘛,这拼的就是谁的货数量多,质量好,报价合理了。 获得系统前,有进货成本的他只能赚个差价,不过现在嘛,他正在填写注册文件MP-40和MG-34都没花一分钱。 这还是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经夏彧手,只要出个发掘、修复成本的古董枪械还多着呢! “雨果?运气不错嘛,又是机枪,又是冲锋枪的。” 突然有嘈杂声从外面传进来,而后就有人开口道。 扭头望过去是颗“卤蛋”,正是夏彧的同行——冈道夫·波尔。 纵然罗斯托克只是个小地方,古董武器生意也不可能被他一个华夏人垄断了,还有很多当地人吃这碗饭。 眼前这家伙在波兰有点关系,一半的货都是从那边进的,至于和夏彧的关系只能说一般般。 毕竟同行是冤家,面子上过得起就很不错了。 “一点点小收获,你的运气也很不错,居然是挺MG-08,哪收来的?这可比我的MG-34贵多了。” 夏彧瞅到了他身后两个伙计搬的德产马克沁,也开口说道。 这可是打满一战的硬货,当年国内从德国进口一挺就要850块大洋,直到今天也十分昂贵。 “吕根岛那边一个叫格赖夫斯瓦尔德的地方,当时花了我两万五千欧呢,这不修复好了来登记了么。” 冈道夫炫耀的说道。 这种一战的老家伙,现在的行价要三万欧元左右,对方在这挺重机枪上至少能挣五千。 放在以前,夏彧肯定很羡慕。 可现在嘛,就一挺MG-08还差了点意思。 来个6挺凑个重机枪连才够牌面。 不过因为两次都是战败国,德产马克沁不仅价格贵,数量也少。 夏彧以后开了线下店,高端要做,中低端也要兼顾,必须选择一款老百姓用得起的马克沁作为主打产品。 对此他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希望接下来的几年能积攒到相关的人脉。 “赶着周一就来登记,你们这周末也去比利时?” 夏彧的注意力从马克沁上收回来,突然想到了什么。 刚修复好就来NR备案,不和他一样么。 “什么叫我们也…你也有这个打算?” “那当然了,展会才有更多的客流,梅克伦堡老百姓的消费能力你懂的,这里只适合收货,不适合卖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