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1978年,我从养猪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 赵家五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二伯家的老二,赵东深的日子下来了,过年前结婚,既然结婚了,就要加盖一间屋子,不能新媳妇进门了,还要和兄弟挤一间屋子。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赵东阳有空,也得去出力,代表赵江山家,出一份力。 这年代盖房子,就等于生产队出工一样热闹。 赵大龙是赵家的顶梁柱,他吆喝一声,老赵家十几户人,家家户户都让人来帮忙了,刚好是农闲,出工的工分七八分也顶天了,大都是五六分而已。 这时候,刚好让赵东阳认识一下老赵家的人。 “这是你大猫爷!” “大猫爷好!” 赵东阳乖巧的打招呼。 赵大猫,要是脸上没有一道凶狠恶煞的疤痕,估计也就是一个农民老头而已,就是他笑的时候,总有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感觉。 “东阳,赵老三家的小七,你小子不错,娶了个知青当媳妇,娃是好娃,但是以后可不能好像你老汉那样,要好好孝敬你爷,你爷这辈子,苦啊!” 赵大猫别看几十岁了的老头了,有一手垒砖的手艺,十几斤的土砖,用力一甩,就能丢上屋顶去了,年轻的时候,肯定不是省油的灯。 “大猫,和孩子说什么呢!”旁边走出来一个斯斯文文的老头,看起来笑呵呵的,突兀一看,就给人一种笑面虎的感觉,他看着赵东阳,笑着说道:“东阳,你们家,你最有出息了,以后比你老汉更有出息,你要是在向阳当家做主,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挺你!” 赵大中,看起来斯文,事实上,老爷子称之斯文败类,说当土匪的时候,他心思最坏最阴了。 “大中爷,你这话别让我老汉听到了,不然我活不过三天,我老汉人可恨了,我要是惦记他的位置,那还得了!”赵东阳苦笑。 “放心了,你老汉这人,狠归狠,可虎毒不食子,为了你兄弟几个,他也是吃了不少苦头了,他能卖了他爹,肯定不会动你分毫的!” 赵大中笑着说道。 “还有这事情?”赵东阳干活的手不停,但是一脸八卦的样子。 他感觉啊,以前就是自己太闷了,从来没有和老一辈打交道,一心往外走,对赵家的那些事情,不管是他老子的,还是他爷爷的,知道的都不多了。 “东阳,别听这些老家伙胡诌,你老汉顶好的人,一群过时的老家伙,不是你老汉在前面盯着,他们有一个算一个,全进去了,哪能还这么潇潇洒洒过日子啊!” 一个国字脸的人凑过来。 赵东阳那眼睛眨巴眨巴的看着,没认出来。 “我叫赵康,你大猫爷家的大儿子!”国字脸的自我介绍起来了,他今天盖房子是负责扛木头上梁的主力,他压低声音在赵东阳旁边说道:“有机会,多了解你老汉,你老汉不容易啊!” “他们都是大字辈,你不应该是江字辈吗?” 赵东阳倒是有些好奇。 老赵家的人,赵大龙这一辈分,赵大猫,赵大中,赵大通,赵大明。 十几户人。 基本上就是出自五个大字辈的了。 他听老汉说,赵大通和赵大明虽然也是四队的,好像后来没怎么来往了,但是赵大猫和赵大中一直和赵大龙绑在一起,那是要死一起死的那种。 大字辈之后,就是江字辈。 大江东安…… 后面的是什么。 他也不知道。 “我们家和你们不一样!”赵康笑着说道:“事实上,赵家的族谱上,就大龙伯一户的,我家,大中叔家,大通叔,大明叔他们,其实都是跟着你爷姓赵,那时候兵荒马乱的,除了赵家的长工,跟着你爷的,都是一群没有名字的孤魂野鬼而已,就都姓赵了!” “哦!” 赵东阳听明白了。 他们家有族谱,他是知道的,但是他倒是不知道,他们家的族谱,在向阳这一脉之中,一个都没有的,这些都是姓赵,赵大龙的赵而已,不是赵家的赵。 “康伯和我老汉很熟悉啊!” “我和你大伯熟点!”赵康笑着说道:“你老汉那人,不是和我们一起长大的,他丢了,后来又被找回来了,可不管他是在渝都做厂长的时候,还是在向阳大队当生产队长,对我们这些兄弟,都挺好的,而且做人做事,有目共睹的,别看这些老家伙不是眼睛不是鼻子的,事实上你老汉做事情,公正严明,面面俱到,从来不偏私,也从来不会清高,但凡能先想着自己兄弟的,也不会帮外人,他得人心,这一点,他们这些老家伙自己都清楚的,就是替你阿公鸣不平而已,他们和你阿公,几十年的生死兄弟了,总归是帮亲不帮理的,所以有时候,你别搭理他们就行了!” 赵东阳听着,心中倒是暖暖的。 他对自己父亲。 好像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儿子想要了解父亲。 或许,用两辈子才够吧。 父爱的深沉。 沉,是沉默。 从来不是文字上能表达出来的。………… 十一月,开始有些冷了起来了。 全国的气氛也在冷。 傍晚,学校,戴凯把学生的作业都批改之后,想了想,去了一趟猪场,找到了赵东阳。 “有什么事情,是学校那边……” 赵东阳最近忙。 随着这几十头猪越来越长大,他也变得紧张起来了,毕竟越是这种时候,越是关键,要是在这种关头出问题,那就算是大了,投入了多少饲料,人力物力的。 “不是学校那边,我有点私人的事情想要和你聊聊!” 戴凯说道。 “这边说!”赵东阳洗洗手,往竹林里面走,竹林里面,距离猪场五十米吧,搭了一个亭子,有一张石桌子。 赵东阳和猪秀才喜欢在这里附庸风雅,虽然很多时候喝的都是白开水而已,哪怕是泡茶喝,喝的是茶叶末,但是也是一种享受。 “看你这样子,遇上难题了!”赵东阳说道:“不是要专心备考吗,哪有这么多心思去想其他的!” 赵东阳不是一个只说不干的人,他既然要帮助戴凯改变个人命运,他就下苦功夫,对于七九年的高考,他是回忆过一遍,亲自出题,给戴凯进行小镇做题家的方式进行努力。 “我是想要静,可有些事情让我静不下来!” 戴凯喝了一口水,才说道:“南诏那边的事情,你知道吗?” “知青回城?” 赵东阳不知道,但是算算时间,南诏省那边,最近的大事情,好像也就这件事情了。 现在才是开始。 十二月才真的是热闹的, 知青想要回城的决心。 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你还真知道啊?”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赵东阳品茗白开水,也是一种享受,他懒洋洋的说道:“他们想要串联四方,消息就藏不住了!” “你觉得,他们能成吗?” “能!” “为什么?” “大势所趋,知识青年上千万之多,在农村太浪费了,如今是一个发展的大时代,他们早晚会回城去的,至于什么时候,不好猜了!” “那你觉得我……” “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安安静静考试,不掺合这事情,一来,南诏太远了,二来这种出风头的事情,能躲就躲过去,你还凑上去!”赵东阳眯眼:“咱们向阳大队的知青,请假了几个,都是去南诏了吧!” 他们南下渝都就几百里,去南诏,不得千里之遥,现在出门,可没有这么容易,如果没有大队部的盖印,寸步难行。 “嗯!”戴凯点头。 “你如果能够踏踏实实,通过考大学回城的话,你还要掺合这事情干嘛,他们这些人,不是没路走了,能这么冒险啊,成败难说,既然成了,也需要付出代价的!”赵东阳摇摇头。 “我毕竟一定是属于知青的一员!”人是很难背叛自己的阶级的。 “有时候做事情,看笔杆子,笔杆子好用过这种方式去摇旗呐喊,你实在想要助力,那就写文章,如果文笔尚可,又能刊登,可比你去南诏好多了!”赵东阳笑了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