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西域惊变起,何为孝 (新年快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任何一位皇帝的骤然离世都会对整个天下造成难以想象的影响。 更何况是刘庄这种万民敬仰的明君? 苍生泣血,山河同悲。 自这一日起,整个大汉仿佛都被盖上了一层阴霾,久久难以散去。 但影响最大的; ——仍是西域。 自刘庄再次重启西域都护府之时,整个大汉便已经相当于在西域与北匈奴展开了正式的对弈。 顾晟本就是一名天生的统帅。 他不会浪费掉任何的机会,于整个西域不断扩大大汉的影响力。 尤其是在大汉治水城后的消息传开之后。 这种影响力成倍的提升。 还不到一年时间,已经有数个小国相继来投。 顾晟自然不会拒绝这些人。 但在这种状况下,短时间内,整个西域都护府于西域的根基自然便会不稳。 其实若是刘庄不死,大汉能准时出兵的话。 这便不是什么大问题。 无论是西域列国亦或是北匈奴,都不可能承受住如今大汉的铁蹄。 但刘庄的突然崩世彻底改变了这一切。 焉耆国。 当顾晟听到刘庄病逝的消息时,整个人都呆住了。 错愕...难以相信...随之而来的便是大悲。 虽然就顾晟的政治能力远远不如顾康,但此时此刻他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刘庄的想法? 多年锻炼,只为在将来能够托付重任。 如今...这个皇帝就这样死了? 无数的思绪在脑海中翻涌,紧接着顾晟便立刻察觉到了此事暗中的危险。 北匈奴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段时间来,北匈奴本就一直在备战,准备迎接大汉的大军。 期间双方小摩擦不断。 若是让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他们岂会不前来围攻? 而若是西域都护府被攻破。 顷刻之间,整个大汉这几年来在西域重新建立的一切便都会土崩瓦解! 一瞬间,顾晟表情大变。 “传令,立刻布防,准备迎敌!” 这个消息是不可能瞒得住的,顾晟只能马不停蹄的选择整备大军。 闻言,众将顿时一愣。 但他们也都不是傻子,能在刘庄这种皇帝治下走到今天之人,哪个能没有点真本事? 只是片刻,他们便想通了一切。 一个个表情瞬间大变。 “将军!” 窦固朝着顾康拱了拱手,“我军此时处境堪忧,何不趁敌人未曾察觉之际,撤回车师,乃至伊吾卢城?” 没错,他现在反倒是成为了顾晟的部下。 但这种事他也丝毫生不出什么怨言。 毕竟顾晟曾经给过他机会了。 听到这话,众将眼神瞬间便是一亮。 撤军? 这倒是个好主意啊! 只要能退回伊吾卢城,那便有了援军,且还无需再担忧 此话一出,众将皆是有些意动。 退军确实是一个万全之策。 只要能退回伊吾卢城,那他们便有了保障,无需再担忧被围困此地的风险。 但顾晟却是直接摇了摇头。 “撤军?”顾晟扫视众将,严肃的道:“朝廷旨意未达之前,我等绝不可动。” “此次若是退兵。” “西域列国会怎么想?” “他们会以为我大汉的天兵怕了北匈奴。” “若是如此,他日我大汉若想重新再掌西域,便是千难万难。” “我等岂能如此?” 顾晟的表情十分坚定。 他说的确实不错,如今的西域就是大汉与北匈奴两方大势力的角逐场。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方法在这行不通。 唯有一直的强盛,才能让更多的西域列国亲近大汉。 若是直接退去。 北匈奴定会直接吃掉大汉如今现有的一切,并将其中培养起来的亲汉势力全都清除掉。 此事若出...西域列国中断难再有亲汉之人。 出了事就跑,谁还会愿意追随你? 这可是关系着身家性命的选择。 这是大汉不可承受之重。 “诸位,这可是我等千辛万苦才建立下来的功勋。” “更何况如今敌军未至?” “且我等难不成就注定会输嘛?” 顾康扫视众人,格外严肃的说道:“敌军若来,只要我等能守住。” “届时朝廷援军已到,我等便是泼天的功劳!” “记得少年我曾听家父说过,当初光武皇帝于昆阳之时,面对数十万大军仍毫无惧色。” “更是曾说大丈夫岂能贪生怕死?” “如今我等在此,岂能退去?” “诸位放心,若我汉军当真会有大败的那一日,本将军也定会死在诸位前面!” 整个营内,一阵寂静。 众将士看着严肃的顾晟,丝毫都不怀疑最后那句话的真实性。 若是当真兵败,顾晟绝对会死在他们的前面。 因为他向来都是身先士卒。 在场之人也都是上过战场的汉子,话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自然也便不再犹豫,纷纷点头拱手应承了下来。 顾晟的安排不仅仅如此。 紧接着,他便要求众将主动将皇帝病逝的消息告诉给麾下的甲士。 但要告诉他们,朝廷仍然会派兵前来。 并且,军营上下一切如旧,不必挂丧布。 在这种紧张的情况下,他对于大局的判断力就完全彰显了出来。 消息既然瞒不住。 那便不能让它影响到了军心。 一定要让将士们相信自己不是孤军奋战,若是不然哪怕就是那只剩下八百余人的中军都会失去军心。 但对于最后一件事众将士就有些犹豫了。 不准挂丧布? 一切如旧? 皇帝殡天这可是国丧啊! 若是传出去,朝廷甚至可以直接以这种行为断你要造反。 哪怕就算你是顾氏子弟,兄长在朝中如日中天,但面对的弹劾却也一定是少不了。 这... 但顾晟的态度却十分坚定。 “本将军不仅仅要稳住军心,同样还要让敌人摸不清我们的动向!” “等下我将亲自带人前去寻敌。” “尔等立刻行事,违者立斩!” 虽然平日里顾晟的性子大大咧咧,但当他到了军营之中可就完全不同了。 听到这话,众将也是不再敢多说什么,连忙便纷纷拱手退了出去。 顾晟深深的呼了口气,待众人离去。 他先是写信让人送回洛阳,想问一问顾康的看法。 随后便唤来了一直追随自己的中军校尉,沉声说道: “立刻派人前去通知仲华,他现在的处境十分危险,让他立刻赶回来。” “喏!” 校尉丝毫都不犹豫,直接离去。 随后,顾晟也是直接走出营帐,直接带领着一千余人马杀了出去! ....... 班超如今确实距离大汉有些遥远了。 在平定了于阗国之后,他随后便马不停蹄的赶来了疏勒国。 并通过自己平定于阗的余威,加上大汉治水成功的消息,迅速掌控了整个疏勒国。 甚至还直接废掉了原本亲匈奴的疏勒王。 重新立了一个王。 可谓是一片顺风顺水。 但当他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整个人还是愣住了。 “陛下病逝?” “兄长让我立刻返回?” 班超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面前的甲士,要不是他也在中军内待了数年,见过此人,甚至都要开始怀疑他的身份了。 可这怎么可能的? 这才过了多久呀! 班超沉默了一下,旋即也是立刻意识到了此事的紧迫。 当下便打算收拾行李与甲士一同离去。 但,就在他走出房门的刹那。 整个人瞬间便是一愣。 只见如今的疏勒王忠正率领着疏勒群臣以及百姓,直接挡在了他的府门前。 “汉使如果离开我们,我们必定会再次被北匈奴压榨至灭亡。” “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汉使离去。” “汉使若去,今日我便自裁在您的面前。” 说话之人是一个汉子,班超认得此人。 乃是都尉黎弇。 说罢,他竟是要直接拔剑自刎。 班超连忙拦住了他。 这时候,疏勒王忠也是同样泪眼婆娑的开口:“我们已经收到了大汉国皇帝病逝的消息。” “难不成汉使真的要在这种时候抛弃我疏勒?” “我疏勒国可是真心想要依附大汉的。” “大汉岂能如此对待我等?” 一声声呜咽声在这一刻逐渐响起,有老人...有孩子... 这群人的脸上都是满满的恐惧。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班超整个人瞬间便是一愣。 恍惚间,他仿佛看到了冥冥之中出现了两个人。 谷吉与张骞。 这是他一直都极为敬仰的两人。 想想他们的经历,又想了想当初那个觉着自己不应该只拿笔的少年。 一瞬间,他紧绷的心弦忽然便送了下来。 “尔等这是作甚?快快让路!” 前来此地送信的中军将士立刻便想要为班超清出一条路来。 但班超却直接伸手挡住了他。 “大人,你...”那甲士一愣。 班超无比淡然的看向了他,平静的问道:“我兄长他撤军了嘛?” 甲士本能摇头,眼神之中闪过了一丝崇拜之色,“破虏将军未曾撤军,将与敌死战。” “既如此,我又岂能丢了兄长的脸?” 班超淡淡一笑,眼神无比清明。 他转过头看向了那一个个跪在地上的百姓,整个人的眼神也是愈发坚定。 闻言,那甲士瞬间一愣。 但看着班超的背影,却再也说不出来什么。 “汉使,您当真不走了嘛?” 疏勒王忠一脸激动的看着班超问道,就连手都在隐隐的颤抖。 没办法。 对于他而言,唯一能依附的便只是大汉。 若是班超一走,甚至都不需要外部势力的影响可能疏勒国内的势力便能直接吃了他。 虽然如今班超只有三十余人,但这对于他而言却也是一个依靠。 “不走了。” 班超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 一瞬间,那一个个百姓的脸上瞬间便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对于他们而言,班超这汉使的身份,便胜过了一切! “汉使可知大汉会不会出兵?” 疏勒王忠一脸兴奋,期待的问道。 “不知。”班超摇了摇头。 “那该如何应敌?我疏勒....” 未等疏勒王忠说完,班超便直接打断了他,看着众人朗声道:“如何应敌?” “既然为敌,那便只有一个选择!”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在场之人,缓缓抽出了腰间的挎刀: “打!”..... ......... 洛阳。 顾康已经有多日未曾上朝了。 自刘庄病逝之后,他整个人也是好像一下子就苍老了许多。 尽管身体并无大碍,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质,却截然不同。 从前的顾康,沉稳自信,仿佛世间万物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没有什么困难是他无法克服的。 但现在的顾康却能让人明显的感觉出他老了。 对此,顾易也是无奈。 就如同当初的顾啸刘秀一般,一对明君贤臣之间的感情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而随着刘庄丧事渐渐办完。 群臣也自然而然上奏起了出兵之事。 刘庄其实早就已经做起了准备,距离出兵也只差一封诏令罢了。 他还在的话,群臣自然不可能挡得住。 但如今刘庄病逝了那可就不同了。 面对刘炟这个才十四岁年纪的皇帝,群臣可谓是直接送了他一份大礼。 纷纷上奏,以孝为由,劝刘炟将出兵之事完全压下去。 这一次,顾康来了。 “何为孝?” 朝堂之上。 顾康身姿挺拔,站在群臣正中间,深邃的眼眸如寒星般扫视众人,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光武皇帝再兴大汉,复刘氏社稷,此为孝。” “先帝承继光武帝大业,一生只为百姓只为大汉天下,此亦为孝!” “当初先帝在世之时,曾多次说出自己心中伟业。” “如今先帝归天,大业未竟。” “而庙堂的衮衮诸公,竟然想劝陛下罢兵。” “难不成尔等这是要让陛下做不孝之人嘛?” 铿锵之音,响彻全场。 群臣的表情一下子就难看了起来,但却终是没有人开口。 虽然如今刘庄死了。 但顾康在朝堂上却还是让他们忌惮万分。 没办法,毕竟顾康的功劳摆在那呢,他们可都是从中受益者。 最关键的是,大家同朝为官这么多年了,对于顾康的手段,他们还是清楚的。 可以说,这些年来但凡想对顾氏下手之人可谓是就没一个能有好下场的。 没人愿意得罪顾康。 一时之间,整个殿内竟就这样沉默了下来。 刘炟看着在场众人,心中还是有些犹豫。 他的性格本就有些优柔寡断。 但回想着刘庄生前与他交代的一切,他又看了看顾康,想了想后,这才做出了决定。 “大司徒说的有理...” “朕以为,先帝也定会想看到朕能完成他心中的伟业。” “既然如此,那便出兵吧。” 刘炟的声音虽然还是有些稚嫩,但却并不影响对此事盖棺定论。 众臣沉默,表情各异。 唯有顾康朝着刘庄行了一礼。 “陛下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