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了,那就嫁强大又短命的丈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5章 一条道走到底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韦夫人情绪向来稳定,也很少会对女儿生气,但今日她在离开摄政王府,脸上已经乌云密布。 要不是此处并非说话地方,她已经要压抑不住怒火。 直到上了马车,她才克制不住,“韦俪初,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韦夫人不敢置信,平日端庄有礼又聪慧过人的女儿,今日在王府今日像个蠢货,一味地挑衅得罪摄政王妃。 在人人自危的局势中,怎么还能做出这样的蠢事。 “娘亲,您别生气,等回家我再慢慢与您细说。”韦俪初眼中已经没有刚才在摄政王府的傲慢自负,连姿态也放低了下来。 韦夫人紧抿着唇,脸色十分难看。 马车一路疾驰回到韦家,韦夫人挥开韦俪初要去挽住她的手,寒着脸走下马车。 韦俪初紧随她身后来到上房。 “都下去。”韦夫人把屋里所有下人都赶下去。 韦俪初规规矩矩站在韦夫人的面前,直直地跪下去。 “娘亲,我今日所做一切并非冲动莽撞,我心中有数的。” “那你告诉我,不顾一切得罪摄政王妃,你到底想要做什么?”韦夫人目光犀利地看她。 “是不是你表姐教你这么做的?” 韦俪初低声说,“您也知道,摄政王是镇抚司指挥使,他在来肃州之前,一定把我们都调查得清清楚楚。” “否则也不会刚到肃州第一件事便是圈地禁令。” “我就是要让摄政王妃以为我愚昧冲动,如此以后我无论做任何事情,王妃都只会觉得是我愚昧无知,不会怀疑我做的事另有目的。” 韦夫人并没有因为她这番话有所松动。 “那你告诉我,你和易澜心到底想要做什么?” 韦俪初抬起一双清亮的眼眸,“娘亲,皇上的心疾是天生的,就算如今有所好转,他也活不了几年,一旦皇上驾崩,您说,韦家是该支持太后,还是摄政王呢?” “……”韦夫人眸色微沉。 “我们若是助太后,那是从龙之功,投靠摄政王……”韦俪初的眼眸灼着两束光。 “只凭今日摄政王的圈地禁令,他已经把整个南朝的世家都得罪了,他若是登基,只会削弱世家势力,把我们南朝变成另外的雍朝。” “我们没有别的办法。” “所以,你们到底想要什么?”韦夫人并没有被女儿激昂的话带着走。 韦俪初说,“鹰嘴湾的港口,我们要比摄政王妃先得到海运权。” “做梦!”韦夫人咬牙切齿,“你们太小看摄政王和沈岁安了。” “轻敌是要付出代价的。” 韦俪初皱了皱眉,“娘亲,是您太高估他们,今日一看,沈岁安也不过如此。” 摄政王妃就是个普通后宅妇人,无非就是办个宴席吃吃喝喝,谈论些家长里短,当真无趣。 比起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她怎么跟第一女官的表姐相比。 “我真不该留易澜心。”韦夫人自嘲。 原本看在易澜心是她表姐的女儿,女儿又向来敬佩她,所以才将她收留在府里,看着女儿满眼的野心,韦夫人觉得自己做错了。 “娘亲,我所说的并没有错,爹爹也是这么想的,我们世家是不可能拥护摄政王的。”韦俪初蹙眉。 怎么就不能说服母亲相信她所言呢。 “天下大事,岂是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能懂的。”韦夫人苦口婆心劝着,“初儿,莫要听信你表姐的话,她该回王都城了。” 韦俪初挣脱开韦夫人的手,“娘亲,你太妇人之仁,反正今日我不该得罪的也得罪了,她沈岁安不是要在鹰嘴湾建什么商行吗?那就看她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够了!”韦夫人厉声呵斥,“从今日起,没有我的允许,你不许踏出后院,肃州书院也不许再去了。” “娘亲!”韦俪初不甘心。 “来人,送姑娘回房。”韦夫人冷声下令。 “去请表姑娘来见我。” 走到门边的韦俪初满眼惊慌,“娘亲……” 难道娘亲真的要把表姐赶走吗?那怎么可以! “初儿,听你娘亲的话,先回屋里。”温和低沉的声音在背后传来。 韦俪初如见救星,满眼恳求看向来人,“爹爹,您劝劝娘亲吧。” “嗯,我来跟你娘亲谈一谈。” 听到这话,韦俪初才放下心,她抿了抿唇,转身离开。 韦夫人是个极少会动怒的人,这是她第一次被女儿的话气得胸口闷疼,连丈夫进来,她都不想起身去相迎。 “别气,先喝口茶。”韦史东倒了茶,温声细语地说着。 “女儿年纪小,说话做事难免过激,但她初心是好的,都是为了咱们韦家着想。” 韦夫人蹙眉,“连你也这么说。” “你们是不是太小看摄政王,吕家跟洪家是怎样的下场,还不够你们了解摄政王的能耐吗?” “如果太后能护得住他们,他们就不会满门抄斩。” 韦史东低声道,“我们又不曾做伤天害理的事,摄政王要如何对付我们。” “若是摄政王能够与世家交好,与我们共同谋利益,那世家自然愿意拥护他,可是,摄政王从来了南朝种种事情,他若是登基,首先要对付的就是世家。” “圈地禁令就能证明一切。” 韦夫人深吸一口气,“那又如何,他如今是摄政王,为何偏偏要先去得罪他。” “不是我们要得罪他,是他容不下世族。”韦史东道。 “夫人,王都城那边传来消息,新帝……怕是用不了多久,如果到时候新帝没了,你觉得还能有谁坐那个位置。” “与其选一个让我们胆战心惊的,不如……” 韦夫人神色变幻莫测,“你说真的?这消息可真?” “从宫里出来的,难道还能有假。”韦史东笑了笑,“澜心是太后身边的女官,她留在肃州,谁说不是太后的意思。” “我们早就已经选择站队,如今就算要另选明君,也未必信得过我们。” “不如就这样吧。” 一条道走到底。 是输是赢,日后自有定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