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基建狂魔,拥兵百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士族们坐不住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他们来的越多,需要建造的房屋就越多,越多的人就有活儿干,越多人就有饭吃,就有钱挣!” 户曹一愣,似乎县令大人说的在理。 刘楚没有说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他招募的兵也就越多。 消息传出去后,只需要等待时间便是。 随后刘楚又吩咐修筑城墙的百姓、流民开始重新翻修护城河。 士族们坐不住了,又聚到一起商议起来。 “这些贱民现在人人有饭吃,人人有钱赚,还有刘楚给他们撑腰,完全不把我们放在眼里。” “这些贱民都吃饱喝足了,我们赚谁的?我们吃什么?” “唉,可是刘楚的手腕很硬,我们根本没办法抗衡,不如离开九门县。” 就在此时,其中一个士族得到消息,麾下有一名奴仆有关于刘楚的事情禀报。 那名士族顿时来了兴趣,立即叫奴仆进来说话。 奴仆跪在地上说道。 “老爷,我赌输了所有家底,我想要用这个消息换些钱,还请老爷成全!” 士族也不吝啬,立即让人扔了一袋钱。“这些钱够吗?” 奴仆兴奋的不断点头。 “既然够了,那就说!” 奴仆说道。 “我前些日子,无意间看到县尉大人领着一个青年和几名随从进入了县令府,然后再也没见出来过。” “再加上县尉大人好多天没有露过面,小的猜测,县尉大人和那名青年很可能没命了!” 众士族、商贾眼睛一亮,县尉的官职虽说小,但也是个官,官员不明不白死了,刘楚不死也脱层皮,县令肯定是当不成了。 “此事速速禀报常山王!” 士族们商议后,立即派人快马加鞭送往常山。 常山王收到消息后,大发雷霆。 “我就说策儿已经出去那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消息,还以为贪玩多耽误了几天,原来是出事儿了!” “一个小小县令,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杀我侄子,来人集结一千兵马前往九门县,我倒要看看这九门县令究竟是个何方神圣!” 旁边谒(ye)者劝说。 “主公,您息怒啊,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就动兵问罪,会让别人抓住您的把柄的!” 常山王冷哼。 “以雷霆手段将九门县令拿下,然后大刑审问,只要有了证据,把柄也就不存在了!” 谒者不再劝说,常山王正在气头上,再劝说完全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赵军尉,本王命你率领一千兵马前往九门县抓捕九门县令刘楚!” 赵峻拱手。 “喏!” 赵峻立即率领一千兵马直奔九门县。 九门县的百姓们干劲十足,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越来越多的人干活儿,护城河很快修好。 然后百姓们将卫水中的水引入护城河中,九门县的护城河修建完成。 【叮】 【恭喜宿主翻修主城护城河,奖励宿主一百匹战马】 刘楚脸色一喜,这可是战马,并非普通的马匹,想要培养一匹战马费时又费钱,相当珍贵。 拥有了这么一百匹战马也算是有了自己的骑兵了, 刘楚打算从1000个护卫中挑选100个作为骑兵培养,这些护卫基本素质本就比正规军高不少,若是培养成骑兵,完全可以大杀四方。 “护城河成了,是时候前往城外田地看看了!” 刘楚亲自到城外田地勘察,百姓们纷纷围了上来。 “大人,庄稼种子我们已经种下了,只是如今连年干旱,庄稼的存活率很低,恐怕种了也白种!” 刘楚笑道。 “无妨,我已经吩咐其他人修了护城河,你们只需要将护城河中的水引入田中即可!” “县城的粮食也足够供给你们吃上一年。” 周围的百姓们脸上挂着喜悦,随后纷纷向刘楚下跪叩拜。 “大人真是我们的再生父母,给我们吃的,给我们建房子,今后县令大人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干什么,誓死追随县令大人!” 刘楚微微一笑。 “都起来吧,我可不是白让你们吃,白让你们住的,有活你们要干,九门县遭遇危险你们也要保卫九门县。” 百姓们笑道。 “县令大人放心,九门县就是我生存的家园,若是谁敢破坏九门县,就是破坏我们的家园,定会与其拼个你死我活。” 刘楚满意点点头,随后让其中一个百姓给自己找块闲置的田地。 “大人,这活儿让我们干就行了,您可不能干这个!” 刘楚笑道。 “这有什么不能干的,我手里有一种叫做土豆的种子,它易存活,产量不低,需要教你们如何种。” 百姓们面面相觑,还有这种东西? “大人,您说的土豆,一亩地能产多少?” “一亩地普通产量可以达10至30石,高产的话可以到40至60石!” 多少?!! 周围的百姓一下懵了,平常的粮食产量也就才一石五斗或者二石,这几年灾害原因实际情况可能会更低。 这玩意普通产量就能是平常粮食产量的十倍到三十倍? 高产更是能达到四十倍、六十倍。 我了个老天爷,这种事情他们想都不敢想。 这要是都种成这种植物,还会缺吃的吗? 田外,两道身影走过,一个青年一个书童,正是前些天酒肆外的两人。 “先生,县令亲自下田干活,手把手教百姓种田的事情可不多见!” 青年点头赞同。 “是啊,能让百姓一天吃上三顿饭,能给百姓建造住房的,慷慨收留流民的官也不多见!” “这样的好官,可不能就这么死了!” 青年领着书童走到徐山身前。 “劳烦通报一声,我们有要事找县令大人!”徐山上下打量青年,面容俊朗、目光犀利、举止文雅,一看就是有学识之人。 不敢怠慢,准身向田中的刘楚禀报。 刘楚回头望向田外。 “此人气度不凡,非常人也!” 刘楚起身向田外走去。 距离的近了,青年的气质更加让刘楚认定此人不凡。 “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青年谦逊道。 “不敢,在下颍川阳翟人士,姓郭名嘉,字奉孝,乃一闲赋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