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我基建狂魔,拥兵百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给宣纸的价格提提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原来他就是曹操啊,当时他的名声很响亮,听说对王公大臣的孩子都不包庇。” “此人竟然敢这么买,也许这宣纸很有价值啊!” 围观的人议论纷纷,郭嘉微微一笑。 “来人,先给这位公子一箱宣纸。” “剩下九箱,一个月后会派人给你送到府上!”郭嘉对曹操点头道。 曹操曾经去过九门县,自然知道宣纸的价值,一百万钱买十箱,稳赚不赔。 袁绍若有所思的看着曹操,他和曹操从小一起长大,曹操肚子里鬼点子多了,这么聪明一个人肯定不会让自己上当吃亏的,这么做说明宣纸的价值不但高,还有保障。 “给我来一箱!!!” 围观的人递给郭嘉一块黄金,郭嘉立即吩咐仆从拿出一箱宣纸。 “诸位,剩下没有几箱了,若是想买请尽早,卖完我们就离开了!” 袁绍脸色一变,连忙喊道。 “我买十箱,我已经让人去取钱了,马上就来!” 郭嘉笑道:“实在抱歉,我们的宣纸不给任何人留,谁出钱就卖给谁!” 袁绍有些焦急道::“我家乃是四世三公,洛阳城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我还能缺了你的钱?” “抱歉,这规矩是我家主公定的,我只是服从命令!”郭嘉不为所动道。 袁绍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你就不能变通一下?” 郭嘉不理会袁绍,不断有人出钱买走宣纸,直到卖完最后一箱,郭嘉对袁绍说道。 “钱到了吗?还没到的话,我们就走了!” 袁绍祈求的眼神看着郭嘉:“再等一盏茶时间,拜托了!” 郭嘉叹息一声:“好吧,若是一盏茶后钱还没到,我们就真的走了!” 袁绍焦急的看着远处:“哎呀,怎么还没到!” “钱来了,少爷!!!” 袁绍面露心喜,只见一辆装着箱子的车子走来,几名侍卫将上面的箱子搬到郭嘉面前。 袁绍笑道:“这些都是黄金,还请过目!” 郭嘉打开箱子看了一眼,摆手让人装车。 “一个月后,自会有人将十箱宣纸送到府上!” 随后郭嘉对围观众人拱手:“诸位,宣纸已经卖完,还想要购买宣纸的,那就要看诸位的运气,我们不定时销售,告辞!” 郭嘉等人拉着车子离开。 围观中人有好多露出懊悔之色,有的后悔自己犹豫了,有的后悔少买了一箱,下次购买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郭嘉嘴角上扬,主公教的这种营销模式真的非常管用,先借着蔡邕的名声打开知名度,然后以限量的方式刺激人的弱点,让他们觉得这东西很珍贵。 限量加珍贵,宣纸的价值瞬间就提升上去了,下一次来卖的时候,定会大卖。 郭嘉的兵马刚出城没有多远,快速转入树林之中,换了一身衣服后,重新进入城中。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我们走了,现在你们的任务就是暗中推波助澜,将宣纸的价格炒上去!”郭嘉吩咐道。 几人点头,各自分散离去。 周仓好奇问道:“我们去哪?” 郭嘉笑道:“去蔡府!” “你听说了吗,最近宣纸的价格涨的很高,已经涨到十二万钱一箱,甚至有一些士家大族的人愿意出三倍的价钱购买!” “是吗,这宣纸到底有什么好的,竟然这么贵?”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宣纸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没有任何用处,对一些士家大族可非常重要,它不但写字束缚,还可以修订成书,传承收藏用。”“对对对,我听说不止洛阳的,这一段时间,周围的士家大族也都收到消息,纷纷前往洛阳出高价购买。” 这几人的声音不大也不小,酒馆中正好都听的清楚,第二天消息就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宣纸的价格开始疯涨,从一箱十万钱,直接上涨到一箱十五万钱,有价无市。 曹府和袁府门前排着很长的队伍,都是一些士族向曹操、袁绍商量,是否能购买走一些宣纸。 曹操和袁绍那都是人精,自然知道宣纸的价值,岂会轻易买卖,宣纸买不到,价格又开始疯狂上涨。 袁绍在家中乐的合不拢嘴,庆幸当初自己看曹操买了自己也买了,不然就亏大了。 如今只要坐在家中,等着宣纸价格上涨就完事了。 蔡府。 郭嘉与蔡邕坐在一起喝茶。 “刘小友还真是做生意的好手,一个月的时间不到,竟然能将宣纸涨到这个价格,实在让人佩服!” 郭嘉摇摇头:“我家主公来信说,这个价格涨的还是太慢了。” 蔡邕瞪大眼睛。 “现在一箱宣纸已经涨到了十七万钱,还太慢了?” 蔡邕有些难以置信,还能怎么涨?郭嘉笑道:“我家主公说,还差一个名人效应。” 随后郭嘉指了指蔡邕身后裱起来的宣纸,上面写着刘楚当时作的诗词。 蔡邕沉思道:“什么意思?” 郭嘉笑道:“当然是将我主诗仙的身份推出去,有了诗仙身份的加持,宣纸的价格会再次疯涨!” 蔡邕倒吸一口凉气,他已经不敢想象,宣纸的价格能涨到什么程度了。 过了几天,大街几个小孩玩耍,口中喊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荀彧脸色一变,走到几个小孩身边。 “你们这是从哪里得知的诗词?” 一个女孩指着旁边的男孩。 “他父母在蔡家干杂役,这首诗就挂在蔡家的大堂中。” 荀彧身体一震,对身边的仆从吩咐:“去蔡家!” 荀彧来到蔡家后,顿时被面前的景象震惊住,很多人都在门外排队。 其中每一个人都是重量级的人物,其中就有王允、卢植、杨彪、曹操、袁绍、袁术等。 每一个人出来的人嘴里都叨念着荀彧之前听到的诗词。 排了半天的队,荀彧终于进入蔡家大堂。 荀彧向蔡邕行礼。 “颍川荀家荀彧见过蔡大家!” 蔡邕笑道:“想必你也是来看诗词的,诗词就表在那里,自己看吧!” 荀彧抬头看向墙上的诗词,仔细琢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