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巢挽天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省试放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月三,上巳节。 长安民众纷纷涌向河畔溪边,以菖蒲、兰草浸泡之水沐浴洁身,洗去冬日沉积的尘垢,祈求疾病远离、灾祸消散,新的一年吉祥顺遂。 黄举天一面手拿青桃啃咬,酸涩滋味让他不自觉地眯起了眼睛。 一面怡然自得,欣赏渭河沿岸的青山连绵,绿水悠悠。 成亮身背行囊,满脸忧虑地望着自家阿郎的背影。 见黄举天啃完酸桃后,脱下云纹靴,看样子还打算下河戏水。 成亮实在忍不住,赶忙道: “阿郎,要不咱们回贡院等着吧?” 往年,省试放榜多定于二月底。 可今年不知怎的,莫名延期到现在也没个结果。 成亮劝阿郎寻人打听,偏偏阿郎又是个浪荡洒脱的性子。 考完都这么多天了,他好似全然不放在心上,玩遍全长安名胜古迹不说,今日甚至还有闲情到城外过上巳节。 而参加省试的其他士子,哪怕平日里涵养功夫再好,过完二月,也都按捺不住焦急,跑到贡院门口里蹲守放榜。 成亮深知自家阿郎满腹经纶,诸多独到见解,就连老家那些学识渊博的夫子都难以应答。 他相信,以阿郎的才学,只要认真应考,高中的希望极大。 成亮正欲再次开口相劝,冷不防一件圆领袍和一条裈裤迎面飞来,糊在了他的脸上。 紧接着,前面传来“扑通”一声,他便知阿郎已然跃入河中。 早春的渭河水冷冽异常,敢于此时下河游泳之人,无疑迅速吸引了周遭百姓的注意。 围观的女眷亦也不在少数。 她们脸颊泛红,彼此交头接耳,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不由自主地朝着河边移步靠近,想要瞧个真切。 黄举天对岸上的动静置若罔闻。 在河中畅游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才带着几分意犹未尽,攀上岸来。 成亮见状,急忙从行囊里取出郊游用的篷布,以树枝撑起临时的遮挡之所。 黄举天擦拭完身上的水珠,冲书童扬起眉梢: “瞧你这百无聊赖的样子,要不也下去游个两趟?” 成亮不语,直勾勾地仰头盯着黄举天,眼中满是委屈。 黄举天见状,摆了摆手: “得得得,回去好好收拾,咱们明天就启程回山东。” 成亮一脸认真地摇头,劝阻道: “阿郎,可不能提前走啊,这还没放榜呢。万一阿郎考中了进士,吏部要留您在长安做官,那可如何是好?” “你这小子,年纪轻轻,想得总是挺美。” 黄举天明知自己考中的概率为零,却也不点破,一边系上腰带,一边答道: “可不是考中了进士,立马就能做官的。 “还得再通过吏部的"关试"。只有过关的人,才有做官的资格。 “而且啊,名次靠后的进士,一般也就只能当个县尉之类的九品小官。 “只有那些家世极为优越、名次又名列前茅的,才有机会留在京城任八品官职。” 两人离开河岸,行至路旁的官家驿站,租了一驴一马。 黄举天跃上马背,冲身后的莺莺燕燕们吹了声响亮的口哨,惊起道道轻呼。 马蹄嘚嘚,驴蹄笃笃。 黄举天百无聊赖,便给自家书童科普起唐朝官制。 待夕阳西下,晚霞似火,将整座长安染上一层瑰丽。 黄举天望见前方礼泉坊的坊门,谈兴未尽地总结道: “综上所述,我大唐官制虽仍以三省六部制为框架,但科举受朋党之争干扰,藩镇割据使地方官制混乱,中央集权削弱,考核监督也流于形式。” 最后半句话,成亮听着格外耳熟。 记得自己九岁那年被阿郎买回家,往后六七年间,阿郎可没少在家主和大家翁面前,念叨什么“科举无用,种田有理”。 每次说起,阿郎都言辞激烈,控诉大唐官场黑暗腐朽、商贾庶民在这世道下如何饱受不公,永无出头之日。 来长安之前,成亮曾以为阿郎是因为懒,不想费神考功名,才那般大放厥词。 直到他亲眼目睹邱慕阳当街买望,才真正相信了阿郎的说辞。 一想到才华横溢的阿郎,仅仅因为出身问题,便可能被永远埋没在乡野之间,成亮心里就像堵了一块大石头。 他想起这几日在酒楼茶馆里听来的各种消息,赶忙对阿郎说道: “阿郎,您也别太灰心丧气。 “我听说当今圣上励精图治,年前还把前朝李德裕宰相召回朝中任职。 “说不定,今年已经开始整顿舞弊乱象,那您的机会不就来了嘛!” 傻小子,知道李德裕是什么人吗,随随便便就期待上了? 黄举天刚要开口,便听坊内陡然响起一声清脆锣声。 “回来了,回来了!下榻咱们福悦客栈,金榜题名的第七位进士回来咯!” 伴随这声高喊,提着铜锣的客栈掌柜与几名小二,满脸堆笑地凑了上来。 掌柜身手敏捷,赶忙伸手去牵黄举天的缰绳,嘴里不住念叨着恭维话: “您可算回来了,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店小二则殷切地扶着他的胳膊,半拉半拽地协助他下马。 与此同时,客栈里瞬间涌出一帮士子。 他们簇拥到黄举天跟前,纷纷拱手作揖,恭贺道: “恭喜黄兄考中进士!” “真乃我等楷模!” “日后还望多多提携。” 也有落榜者阴阳怪气道: “不知是何缘故……今科的录取人数较往届,竟多了好几番!” 几个带着家丁的华衣老者,此刻也卯足了劲儿,奋力往人群里挤。 每往前一步,他们都要用手肘不动声色地顶一顶旁边的人,彼此暗暗较劲,只为抢先捉到这位新科进士做女婿。 黄举天站在中央,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好不容易从喧闹声中理出头绪,他仿佛听到了什么荒诞无稽的玩笑话; 干脆利落地挣开捉婿之人的拉扯,重新翻身上马。 待黄举天赶到贡院时,守榜的人群大多散去,只留下几个落榜者瘫坐在地,抱头痛哭。 黄举天胸膛起伏,目光急切地在榜单上搜寻,试图确认意外之变是否真实发生。 一行又一行,直到视线猛地顿住。 “今科进士第一百一十一……黄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