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黄巢挽天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六章 兵分三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先生,真不是我。” 与此同时。 距离琼山县一百二十里外的澄迈县衙内。 黄举天盘腿坐在茶案一侧,双手摊在膝盖上,诚恳地解释道: “南下途中,您还特意叮嘱过我,不要贸然采取过激行动。 “如今到任不足两月,我怎会擅自招惹陈家,且不与您商议?” 李景让轻哼一声,狐疑的目光在年轻人面上扫了三圈,愣是没找出半点破绽。 “当日,你去州府面见刺史,为何要在琼山县逗留至八月十五之后?” “深入琼山县,了解当地百姓的瘴疾情况,为下一步施政做准备。” “王弘业突然对陈家下手,是否受你影响?” “此人志在中枢,唯恐治瘴之功不足以助他连升,故而决定惩治地方恶绅,以扩大功劳,与举天无关。” “为何又将崖州四百州兵,交予你统领?” “王弘业见我武艺尚可,且陈家大本营在澄迈,便临时将州兵交予我指挥。” “衙役呢?这么多新人,你是从何处招来的?” “他们都是渔民,听闻同村大哥梁家明的经历后,来澄迈投奔我。” “书童又是怎么回事?” “成亮回曹州冤句报喜后,又奉家翁之命,马不停蹄赶来琼州侍奉。” 李景让沉默片刻,缓缓说道: “老夫明白了。 “意思是,你在琼山县偶遇了书童,以及梁家明同村的渔民,带着他们回来后,还接管了四百崖州州兵; “并顺便与陈延雷达成一致,除掉陈延风与陈家大翁后,让他接任家主?” “正是如此。” “世上之事,竟有这般巧合?” “学生运气向来不错。例如从长安全身而退,又幸得先生这般贵人教导。” 李景让一时无言。 随后深深看了黄举天一眼,目光复杂难明。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道义,小人看重利益。 即便目的正义,也不该用下作手段; 行事应秉持道义,走正道而行。 黄举天当即拱手,肃然答道: “行不由径,虽曲巷可通,吾不为也。” 李景让见黄举天举止坦率,言辞恳切; 再想到这些日子他为琼州百姓所做之事,心头纵有万般疑虑,也只能暂且按下,转而向门边的老仆问道: “几时了?” 李老仆快步走到屋外,看了看日晷,回来答道: “应是未时初。” 李景让目光转向黄举天: “你与陈延雷商议的时间是?” “巳时动手。” 李景让眉头微皱: “那他为何仍未发动盐工,冲击县衙?” “我亦不知。” 黄举天低头,恭敬地行了一礼: “举天需立即外出查明,请先生勿怪。” 李景让点了点头,在黄举天即将踏出门槛时,忽然开口道: “记住,老夫与你同舟共济。 “若遇事不决,一切责任由老夫承担,你尽管放手施为!” 黄举天真心拜谢。 等他到了大堂,只见五十名衙役列队整齐,站姿笔挺; 见黄举天阔步入内,连低声交谈都戛然而止,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他。 抛开事实不谈,这已是一支久经沙场的精锐。 “黄成功,黄成就,你们到门口守着去。” 黄举天挥了挥手,语气沉稳: “其他人放松些,行动前再绷紧。” 指令一下,这支自泰山西部南下而来、精力旺盛的青少年部曲,顿时七嘴八舌地汇报起来: “报告义父,截至下午三点,县衙仍未遭受冲击。” “据黄成效等十五个兄弟探查,澄迈县西、北方向不见盐工与陈家人的身影。” “郑翊已集结八十余名郑家家仆,于县城南门,等候指示。” 起初汇报还算正常。 可慢慢地,画风突变,开始打起岔来: “我三天前就说陈延雷是个老阴比,你们都不信!” 一个少年撇着嘴,满脸不屑。 “得了吧,你还说陈家会从东门攻进来呢,结果呢?东门连只鸟都没有!” 另一个少年立刻反驳,语气中带着几分嘲弄。 “哎,你们说陈延雷是不是怂了?还是他压根就没打算动手?” “怂?我看他是憋着坏呢!说不定正躲在哪个犄角旮旯里算计咱们!” “就他那点脑子,能算计得过义父?” “定是被咱们吓破胆了!” “哈哈哈,说得对!” 黄举天听着这群少年你一言我一语,嘴角微微上扬,却并未急着打断。 除了数月未见的亲切,让他比往常多了对纪律的包容; 黄举天还在心里默默复盘,计划是否有哪处出了破绽。 三日前,陈延雷来到澄迈县衙,黄举天与他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 为夺取利益,兄弟相残、背弃亲族的案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黄举天能看出,对于自己的提议,陈延雷是当真心动。 为了打消他的顾虑,黄举天在写下亲笔信承诺的同时,还明确告知陈延雷—— 只要他愿意配合,计划必然成功; 因为琼州刺史也在背后出力。 "那么,是陈家大翁发现了陈延雷的二心?" 也不对啊。 且不说陈延雷为人谨慎,不像会走漏风声的模样; 年老成精的陈家大翁,更不至于大难临头,还稳坐宅中束手就缚。 “行了,都别贫了。” 黄举天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声说道: “陈延雷不动手,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黄成仁,你带几个人再去探查一遍,务必摸清陈家的动向。 “留下的原地待命,随时准备行动。” “是,义父!” 众人齐声应道。 就在他们即将告退时,县衙大门由内打开。 一个身着黑色窄袖胡服、腰束革带的少年冲了进来; 身形矫健,步伐轻盈,背后斜挎着一把雕花角弓,箭囊中几支白羽箭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 正是成亮。 额间还挂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匆忙赶来的。 一进堂内,他的目光便锁定黄举天,快步上前,单膝下跪行礼: “阿郎,成亮来迟了!” 当初,黄举天命令部曲们分散成十组,各自选择不同的路线南下。 如今归队的总计八十人,黄举天便让成亮继续守在琼山县,接应余下两组兄弟。 此刻成亮却孤身而来,神色匆匆,显然州府那边出了变故。 “出了何事?”黄举天沉声问道。 成亮深吸一口气道: “陈家有盐工千余人,午前突然聚众冲击琼山县。 “由于事发突然,刺史王弘业当场下令戒严,封锁了所有城门。” 黄举天闻言,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他环顾四周,身旁的少年部曲们纷纷开口: “义父,咱们快去救那姓王的吧!” “虽然那狗官抢了义父的功劳,但上官要是出事,义父手上带兵却不去救援,也会被降罪的。” “那陈家怎么办?” “怕什么,离澄迈最近的渡口都被项校尉看住了,没有船他们能往哪里跑?” “没错,我们先去救了那王狗官,再杀回来灭了陈家!” 黄举天还未发话,成亮已转过身,朝县衙大门外的黄成功喊道: “把那家伙抓进来!” 很快,黄成功便用绳子,牵着一个绑得结结实实、嘴里塞着椰子壳的肥胖男子走了进来。 男子身穿皂衣,满脸惊恐。 成亮抬腿踢在他脚跟上,男子顿时摔倒在地,涕泪横流,口中不住地“呜呜”。 黄成功抽出男子嘴里的椰子壳,后者立刻垂下头,哭嚎道: “别、别杀我!我是刺史派来报信的! “州府正被数千乱民攻打,危在旦夕…… “刺史请黄县丞速速带人救援!” 黄举天听了,不为所动: “满口谎话。” 果然,成亮接着说道: “阿郎,我在发现琼山情势突变后,紧赶慢赶,才在城门落下的最后一刻骑马飞奔出城。 “可在半道上,撞见三个琼州府衙役打扮的人,鬼鬼祟祟地把马停在路边,将身上的衣服换成琼州州兵的装束。 “我心下起疑,便射箭伤了其中两个,只将这一个绑在马上带回。 “按时间推算,此人出发来向阿郎报信时,琼山县尚未受到盐工袭击,他又怎能未卜先知?” 说到这里,成亮忽然想到什么,蹲下身,一把抓住男子的头发,将他的脸强行抬起,让黄举天辨认: “我见三人中,只有此人没有更换衣物; “且他一直叫我带另外两个同伴过来澄迈汇报,猜想其中必然有鬼。 “阿郎看看,是否认识此人?” 黄举天目光落在男子脸上,端详片刻,眼中骤然闪过一丝冷意—— 不正是他与李景让初到海南那日,欺压梁家明的胖差役吗! “还记得本官么?” “县丞……冤枉啊县丞……” 胖差役不敢直视黄举天的眼睛,只低声哀嚎: “我真是来为王刺史报信的……他如今性命堪忧,急需您伸手搭救呀……” “你叫什么?”黄举天语气淡漠。 “小的……小的叫江大。” “那姓什么?” “当然是姓江啊……县丞……” 黄举天不再多言,转身吩咐身旁一名义子: “去后院,把看大门的刘老翁找来。” 义子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带着刘谷那老头出现。 “老翁,你在岛上土生土长几十年,认得此人否?”黄举天问道。 刘谷似乎有些远视,退后几步,弓着腰仔细打量了好一会儿,才道: “回县丞的话,他在琼州府衙当差,是陈县尉的表兄弟。” 胖差役一听,急得脖子通红,扯着嗓子大喊: “老不死的乱讲什么!老子姓江,叫江大,是王刺史派来求援的亲信!” “姓陈啊……那整件事,就说得通了。” 黄举天冷笑着蹲下,抬手重重拍了拍那张肥腻的脸: “若是本官问你,陈延雷的对策是什么,你会如实交代的——对吧?” 胖差役忙不迭地点头,随即又慌乱地摇头,额上冷汗直冒,口中只剩下破碎的求饶: “县丞饶命!小的真的只是来报信的……小的什么都不知道啊……” “堵上他的嘴,拉到院外用刑。” 黄举天摇了摇头,抬手示意: “时间紧迫,能问多少算多少。” 话音刚落,两名义子立刻上前,架起胖差役,像拖死狗一般将他拽了出去。 院外很快传来压抑的闷哼声。 黄举天则站在原地,目光深沉,似在思索接下来的对策。 尚未理清状况的部曲们见状,悄悄拉了拉成亮的衣角: “亮帅,帮兄弟们讲解讲解。” 成亮不愿打扰黄举天思考,便示意众人随他走出大堂。 等到了外边,他才低声解释道: “事发突然,王弘业没那么快派出人马报信。 “那死胖子却早就在半道上,分明是想把阿郎和我们调去琼山县! “我本来也想不明白,但下马时听黄成功说,陈延雷没有带盐工按时冲击县衙,便猜—— “陈延雷必然反悔了! “说不准,他早将三日前,同阿郎的算计对陈家大翁全盘托出…… “这才有了今日"围魏救赵"的戏码。” 成亮正说得兴起,还想继续详解,一只宽大有力的手掌已按上他的头顶,宠溺地揉了揉: “你小子不错,去了趟长安回来,脑袋都开窍不少。” 旁观的少年们,先是看了看义父放在亮帅头顶的手; 又看了看亮帅那副貌似不情愿,却满脸嘚瑟的笑; 顿时炸毛了。 “义父!这半年咱大伙都开窍了!” “没错!我现在就想到,陈家人必定还有后手!” “他们要跑路!” “被封锁的渡口封了,不代表东边没船!” “您不是说海南有四大家族吗?” “那什么林家,会不会就是陈家的帮凶?” “俺、俺也是这么想的!” “总之大家都变聪明了!” 众人七嘴八舌,冒出各种对局势的分析推断。 自离开长安以来,黄举天很久没有这么开心过。 只是,眼下高兴还为时过早。 他很快收敛神色,抬手止住了部曲们的聒噪。 “兵分三路。 “黄成败,你去叫上李县令;黄成功,你去联系项校尉,之后直接带领四百州兵前往州府,为刺史解危。 “黄成效,你去寻郑翊,让郑家人立刻南下振州、万安州,抓捕陈氏一族的衙吏。 “剩下的人——” 黄举天扫视了一圈英气勃勃的少年们,左手长枪一振,朗声道: “随我覆灭豪族陈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