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侯弃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6章 少年大员,冲动傲慢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赵林下马,跟着葛若川进了酒楼。搜索本文首发:小说痴xiaoshuochi. 为了迎接赵林,葛若川把排场做得非常足。 除了葛若川外,巡抚衙门里的布政使、巡察使、参政等等,以及附近几个州府的知府等全都来了。 此外,还有清远省内的名人。 济济一堂。 总之,这个排场非常得足,就算皇帝来了也挑不出错来。 赵林笑道:“葛大人如此安排,真是愧煞赵某啊。” 葛若川连忙道:“赵大人为国之栋梁,未来的国家柱石,些许招待是应该的。只恨我省贫弊,没有更多人杰,否则全都叫来迎接大人。下官来介绍。这位就是虞知勇虞老。” 赵林连忙上前见礼。 “原来是虞郡王,小子有礼了。” 虞知勇,前内阁阁老之一,曾短暂做过宰相,荣退后加封为东河郡王。 所以赵林称他为虞郡王。 虞知勇点点头:“赵大人真是年轻有为。” 葛若川又介绍道:“这位是大儒米墨璃米老。” 赵林露出激动之色:“久闻米老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米墨璃倨傲地点点头。 米墨璃不仅是当世大儒,还是清远书院的院长,桃李满天下,倨傲一点也正常。 赵林不以为意,道:“本想把差使办完后去拜见米老和虞郡王,没想到两位竟然纡尊降贵,真是愧煞小子。” 米墨璃看了眼葛若川,心道葛若川话里的赵林是个嚣张跋扈的人,此来就是为了争夺海商的利益,根本不讲理,但现在看来并不是那样。 但是人老成精,知道人不可貌相的道理,所以他不动声色,笑道:“都说英雄出少年,今日一见大人,古人诚不欺我。” 虞知勇则道:“老夫听说朝廷出了个了不得的人物,特来看看。” 赵林笑道:“虞郡王觉得小子如何?” 虞知勇道:“尚未可知。” 赵林哈哈一笑。 葛若川在一旁道:“三位大人里面请,坐下聊。” 赵林伸手虚邀:“两位大人请。” 米墨璃摇头道:“老夫是来陪客,哪能走在客人前面。” 虞知勇也道:“老夫现在不过是个糟老头子,赵大人不必客气。” 赵林道:“也罢,小子就不客气了。两位大人,葛大人,请。” 进入酒楼。 赵林坐在最上首。 虞知勇坐在左边,米墨璃坐在右边,葛若川还要往外排。 葛若川端起酒杯,道:“让我们一起敬大人一杯,欢迎大人到我们清远来。” 众人纷纷举杯。 赵林含笑,一饮而尽。 等放下酒杯,米墨璃突然就开口了。 “听说赵大人此来是冲着海贸来的?” 原本还在冥思苦想怎么结交赵林的人都是一愣。 米墨璃这也太粗糙了吧? 好歹大家先喝酒,再上歌舞,等气氛到了再和赵林谈论此事。 现在就硬邦邦地谈,万一惹恼了他怎么办? 赵林闻言笑道:“米老听谁说的?” 米墨璃道:“难道不是吗?” “是。”赵林道。 米墨璃一怔,他还以为赵林反问那一句会有别的话呢,结果来了个肯定,顿觉自己被戏弄了,不悦道:“大人身为河道总督,管理天下河道,不趁现在赶紧整理河道,以备来年春汛夏涝,跑来管海贸干什么?” 赵林不以为意,道:“本官来这里,就是为了河道之事。” 米墨璃紧紧皱起眉头:“请赵大人明言。” 赵林问道:“你是?” 葛若川连忙介绍:“大人忘了,这是米墨璃老先生,清远书院的院长。” “哦~~”赵林恍然大悟:“原来是米老先生,本官还以为是哪位言官御史呢。” 哗…… 众人一片哗然。 都不可思议地看着赵林。 这可是米墨璃,当世大儒。 先不说他的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就说他个人的名望,那就是清远省的一面旗帜。 米墨璃对于经史子集有着相当深的研究,自身的学问在整个大启都属于第一档,能跟他比的寥寥无几。 谁见了米墨璃不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 就算赵林背后的傅承望、李兴业来了,都得叫米墨璃一声先生。 你赵林敢讽刺他? 不想活了? 米墨璃的脸色沉下去,但良好的修养并未让他发火,而是淡淡问道:“赵大人似乎对老夫的问话很介意。” “当然介意。”赵林毫不客气道:“说好听你是当世大儒,仕林前辈,说不好听你就是一先生,什么时候本官办事也需要向你解释了?” “好!好!” 哪怕米墨璃那么好的修养都被赵林给气笑了,冷着脸道:“既然赵大人不欢迎老夫询问,那老夫告辞了。” 米墨璃站起来就走。 葛若川暗暗高兴,赵林得罪了米墨璃还想混下去? 不用米墨璃出手,他的徒子徒孙们就能让赵林的这官当不下去。 葛若川赶紧站起来假惺惺劝道:“米老,米老,赵大人年轻冲动,别和他一般见识啊。赵大人,快给米老道歉。米老那么忙,今日能来这里,也是为了一见少年总督的风采,你怎么能这么说米老呢?” 赵林夹了一筷子菜慢条斯理塞进嘴里,慢条斯理地嚼着,慢条斯理地咽下去,最后才慢条斯理地说道:“本官和他冲突不是你所希望的吗?” “这、赵大人说笑了,下官特意请米老过来,是为了彰显对您的尊重和重视,哪能希望你们冲突啊。”葛若川心中一跳,连忙解释道。 赵林冷冷一笑,扭头看向虞知勇:“虞郡王有什么要问的吗?” 虞知勇平静道:“老夫早就退隐不问世事,今日来也是葛大人邀请,加上老夫对赵大人的风采很是好奇,特意过来一观。至于赵大人要整治海贸,跟老夫没有任何关系,老夫也不会管这种闲事。” “虞王爷……”葛若川直擦汗。 赵林露出笑容,道:“晚辈敬王爷一杯。以前经常听岳父大人和李大人说起王爷,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哦?他们两个怎么说老夫?”虞知勇端起酒杯和赵林碰了一杯,问道。 赵林喝了酒把酒杯放下,道:“两位大人都说王爷外圆内方,大局观无人能比。” “外圆内方?大局观?” 虞知勇细细琢磨这两个词,突然大笑,一边笑一边摇头:“这两个家伙,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啊。” 赵林笑道:“但是在晚辈看来,这非常符合王爷,而且是绝对的好词。” “呵呵。” 虞知勇笑完,道:“海贸之事,涉及三省百万计的百姓,一定要谨慎。” 赵林肃然道:“晚辈来这里不是为了断他们的生计,而是让他们能更好地生活。” 虞知勇问道:“你成为河道总督已经位极人臣,只要不出差错,日后内阁必然有你一个位置,为何非要这市舶司?” 赵林也不掩饰:“天下河道多有淤塞,再加上各处水渠、堤坝等都需要整修,而这需要很多的银子。” 虞知勇不解道:“海贸每年只能提供几十万两税银,还不如你抄一次家得来的多,何必费那么大力气插手这个?” 赵林微微一笑,也不解释:“等事情了结后,王爷就明白了。” 虞知勇点了点头,对众人道:“大家要尽力配合赵大人。” “王爷说的是。”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众人纷纷说道。 接下来宾主尽欢。 当然,在赵林看来是宾主尽欢。 赵林把行辕安置在了市舶司内。 陈奇峰率领兵马把整个市舶司围得严严实实,一只蚊子都飞不进去。 内里还有赵林自己的亲军。 陈奇峰率领的兵马严格说起来是李薇白的人,赵林只是用得顺手,外人也最为熟悉,真要信任的,还是自己人。 当初赵林就训练出三千骑兵做自己的亲军,虽然大部分被宋淮安拉走了,但还是留了五百骑。 这五百骑此时分出五十人跟在赵林身边,剩下的四百五十人早就提前过来,隐藏在附近。 清远市舶司的主官市舶司提举名为廖弼琳,从五品官员。 廖弼琳站在赵林面前,几次都要说话,但赵林并未跟他说话,而是翻看着市舶司的文书。 廖弼琳暗暗腹诽,装什么啊,你看得懂上面的数字吗? “整个清远省海商,去年一年上缴的税银只有十七万两?” 终于,赵林放下手中的文书,问道。 廖弼琳连忙换上一副笑脸,道:“是的,大人,总共是十七万三千两百一十八两四分,全部上缴国库,卑职没动一文。” 赵林不置可否,继续问道:“这里面上缴税银最多的海商姓刘?” 廖弼琳赶紧道:“是,刘家是本地最大的海商,每次交税也非常积极,从不拖欠。当家人刘瑞今日也来迎接大人。” 赵林笑道:“这是一个奉公守法的良民啊。” 廖弼琳不知道赵林的意思,只是赔笑。 赵林屈指轻扣桌面。 噔!噔!噔!…… 一声又一声,每一声都好像扣在廖弼琳身上,扣得他大秋天的一身的汗。 “明日本官让刘瑞来。”赵林开口道。 “卑职这就安排。”廖弼琳道。 “嗯。去吧。”赵林点头。 廖弼琳如获大赦,连忙退出去。 出了市舶司,廖弼琳先回了自己家,然后穿上下人的衣服,乔装打扮,悄然来到葛若川府里。 此时葛若川这里有很多人。 要是赵林来了,就会发现除了米墨璃和虞知勇不在,今天宴会上的人都来了。 葛若川正在发言:“赵林此人少年高官,容易膨胀,从他得罪了米老就能看出来。这样的人,不值一提!” 众人纷纷点头。 今日赵林的表现让他们很满意。 年轻冲动,傲慢无礼。 好拿捏。 “大人。”廖弼琳赶紧过去行礼。 葛若川问道:“赵林都做了什么?” 廖弼琳道:“他把市舶司所有文书全部调集到一处一一查看。” 葛若川冷笑道:“装模作样,他看得懂吗?” 众人都笑起来。 廖弼琳也跟着笑道:“下官不知道他看不看得懂,但是他看得很快,逼我们快多了。” “不愧是少年高官,这速度可不是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能比。”一个官员笑道。 廖弼琳道:“明天他要去刘家。” 众人的笑声一收,都看向一个矮胖的中年男子。 中年男子便是刘家的当家人刘瑞,闻言道:“来便是了,我也要看看这位深得陛下宠信的少年高官到底有几分能耐。” “不可小视。”葛若川叮嘱道:“他能在九江省大杀四方,江北总督都死在他手里,熊家都没说要报仇,绝不是泛泛之辈。” “哼,我看不过如此。”刘瑞不以为意,道:“大家没注意一点,赵林去了九江省后,还有些人去了。” “谁?” 众人都很好奇,难道刘瑞发现了他们没能发现的东西? 刘瑞得意道:“傅文启,贡秋白,他们都带了不少人过去。此外,晋州苏家也派了很多人,有这些人帮助,区区一个熊家算什么?” “你是说,赵林做的那些事都是别人帮他的?可是为什么?”葛若川不解道。 刘瑞道:“得知赵林把三省市舶司都要走了,我就开始调查他。我发现,他做的每一件事,背后都有人撑腰。比如他去青州征收花石纲,谁派他去的?李兴业!” “再比如,他做青州知府,怎么成功的?李兴业和朱忠言!” “还有,他怎么做的九江巡抚?李兴业、傅承望和朱忠言帮忙!” “至于他平叛剿匪成功,是手下有青州军。换成在座诸位有此军队,平叛剿匪还有苦难吗?” 众人纷纷点头。 谁手里握着三万青州军,能把全国的叛军全都平定了。 刘瑞继续道:“至于杀江北总督熊辉,熊家不敢报复,那是因为他背后有更大的人物撑腰。” “更大的人物?”众人不解。 只有葛若川悚然一惊:“你是说?” “对!熊家世代叛军西北,是西北豪族之一,早就成了西北王一样的存在。而不仅如此,他们的家人甚至入朝为官,在其他地方也有势力,已经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赵林悍然杀了熊辉,绝不是一时意气,是有人指使的。”刘瑞道。 廖弼琳忍不住道:“谁能指使他杀一位总督呢?” 刘瑞不屑地看了廖弼琳一眼:“蠢货,你觉得是谁呢?” “是……” 忽然想起那个名字,廖弼琳和葛若川一样全身一震,不敢说出来。 其他人也都纷纷想到了。 “怪不得啊,赵林杀死一位总督,非但没被处置,反而升官了。” “人人都说赵林是马屁拍得好,送礼送得多,皇上这才宠信他。我看啊,是因为他是一条听话的好狗,皇上才信任他。” “如此说来,赵林来这里也是那位的旨意了?” “若是如此,我们岂不是惨了?毕竟赵林好对付,那位可不好糊弄啊。” 众人纷纷说道。 不少人脸上都布满了愁云。 “哼!一群蠢货!” 刘瑞冷哼一声,道:“就算是皇上特意派来的又如何?这里是我们的地盘,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得卧着,老实地跟我们合作,少不了他的好处。否则,水土不服的事情那都是,不差这一个。” 刘瑞的声话充满了杀气。 对一位从一品大员,他没有丝毫的敬意。 甚至连说起皇上都没有半点尊重。 葛若川缓缓点头:“刘瑞说得对。这海贸是我们的生意,谁都不能伸手。赵林的胃口太大,之前我和另外两位巡抚答应每省给他一成的好处,加起来每年都有五十万两左右,他竟然都不满意,这是存心要我们的命啊。” “他想要我们的命,我们就先要他的命。”另一个中年人大声说道。 他也是一个海商,名为郭成军,手下的贸易规模仅次于刘家,每年都有百万两以上的收入。 “郭兄说得对,谁想要我们的命,我们就先要他的命。” “不听话就弄他!” “没人能在这里跟我们撒野!” 一些人纷纷大声喊道。 他们都是海商。 规模或大或小,但都不甘心交出更多的税银。 光刘家一个船队,每年的收入就达百万两以上,需要缴纳的税银最少得有二三十万两白银。 而三省所有海贸加一起,每年的税银才三四十万两。 可想而知这里面有多大的窟窿。 也难怪赵林把市舶司要去,他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见这些人都这种反应,葛若川很高兴。 让他们去跟赵林作对,让赵林焦头烂额丢人现眼,最后自己再出来收拾残局,这样既能对下面有交代,也能应付赵林。 “大家先不急。” 葛若川道:“明日刘瑞先和赵林见面,打探一下他的意思。本官还是那个意思,要是不过分的话可以答应,就当给大家再找个靠山。” “要是过分呢?”刘瑞问道。 葛若川狰狞一笑,道:“秋天到了,风大浪急,容易出事啊。” 众人默契一笑。 赵林乔装打扮,在掩护下离开行辕,穿过夜幕,来到一个宅院的后门处。 护卫敲了敲门,院门立刻打开,赵林赶紧进去,院门随即关闭。 “大人,请随我来。” 下人带着赵林悄然行走,不多时来到一间屋子前。 下人向赵林做了个请的手势,便转身离开。 赵林吩咐护卫在门外守着,自己推门进去,对屋内正在读书的人道:“赵林拜见米老。” 屋中人正是愤怒离席的米墨璃。 此时他穿着一身简单的长袍,正坐在书桌前,闻言道:“为官之道重在哪些?” 赵林毫不犹豫道:“百姓。” 米墨璃接着问道:“百姓有何重?” 赵林道:“百姓为水,朝廷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米墨璃眼前一亮,道:“好一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坐!” 赵林这才来到米墨璃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米墨璃道:“承望信中说得不错,你确实是个不错的官。” 赵林笑道:“都是岳父大人抬举。” 傅承望不光是礼部尚书、楚党魁首,更是一位文坛领袖。 米墨璃这样的当世大儒和傅承望的关系极好,两人经常书信往来谈论天下大事。 所以之前米墨璃生气离席不过是做给外人看的,也是他不愿意跟那些人掺和。 赵林一看便知米墨璃的打算,所以才故意把他气走,只等晚上来拜见。 米墨璃道:“李兴业也给老夫来信了。” 李兴业本人也是文采极好,和米墨璃相熟,不止地位高。 赵林叹道:“恩师对我太好了,不管去哪儿都要关切爱护。” 米墨璃笑道:“他们两个一起夸你,老夫觉得应该没问题。” 赵林肃然道:“请米老指点。” 米墨璃反问道:“整治海贸之事,困难重重,就算内阁阁老都不一定能理清,你好好做你的河道总督就是了,反正陛下宠信你,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为何非要给自己找麻烦?” 赵林道:“米老也知道海贸之事问题很大,但可知海贸的具体收入?” 米墨璃摇头道:“老夫不知,只是隐约听闻他们隐瞒了很多收入。” 赵林道:“现在每年的海贸税银是三四十万两,但据晚辈调查,如果所有海商都依法依规的缴纳税银,这个数目至少能翻一倍多甚至两倍以上。” 米墨璃动容:“果真如此?” 赵林点头道:“这就是晚辈不惜得罪人也要来的原因。国库空虚,边境又连连打仗,再加上东南大水,西北干旱,饿殍遍地,处处都需要钱。只靠晚辈抄家能抄多少?所以必须要从根本上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米墨璃仔细咀嚼这四个字,道:“不错,必须要开源节流。老夫虽不在朝廷,但也知道朝廷的难处,没钱。” 赵林道:“银子可以解决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那就是银子不够。” 米墨璃呵呵笑道:“你倒是一番歪理。罢了,有什么需要老夫帮助的尽管说。” 赵林道:“一是需要找知道当地真正情况的人询问具体情况,二也想从书院接些人手来。米老也知道,晚辈升官太快,手底下可信任的人太少。” 米墨璃思索了一阵,道:“老夫书院中倒是有些人手,只是他们中有一部分和海商有关,你得小心使用。” 赵林大喜:“多谢米老。有他们相助,此事成了!” 米墨璃笑道:“好了,公事说完,我们说说别的。你在青州做得不错,承望在信中多次提起,很为你骄傲。” 赵林赧然道:“岳父大人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米墨璃哈哈笑道:“他一点都不谦虚,你倒是谦虚了。老夫仔细询问过你在青州的所作所为,说说看你做了那么多,哪一条才是最重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