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离婚后独美,渣夫一家跪求我原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人情练达即文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林静文做完甜品,再亲自送过去,又寒暄了两句,就离开了。 她能清晰地感觉到孔飞燕的敌意,她也只能说女人在感知自己男人偷腥这一块的敏锐度,真是无敌,都堪比侦探。 那秦光耀和她说句话,孔飞燕都能狠狠甩她几个眼刀子。 林静文也在心里把这对夫妻骂了个狗血喷头,遇见他们,也是自己倒霉。 还好她马上就要辞职了,以后不会再轻易碰上他们了。 至于那位和自己长的有一点相似的钱太太,林静文也没把这事放心上,世上毫无关系也有长相相似的人,这也很正常。 小时候,因为父母不疼爱她,她曾经幻想过她的爸爸妈妈是别人就好了,或许就会疼她爱她了。 也或许是她已经过了做梦的年纪,不再幻想有什么人能从天而降来救自己,也就不再这么想了。 而且,现在她对自己的生活已经很满意了,甚至不希望再生大的变故。 还有那些贵太太们说要捧场,她觉得只有张太太是真心的,因为她是真的喜欢她做的甜品。 其他人也就是场面话,客套客套,大家当场说说笑笑,也就算了。 她要是太当真了,盼着人家来,人家不来的话,她还失望埋怨,那真是大可不必。 所以,又过了两天,林静文办完离职手续,把她的工资结清后,就全身心投入到她的饭馆上了。 饭店里的设备,还有桌椅板凳这些东西,她让师傅还有蔡建兵和她一起去采购。 她一个人出面,肯定会被老板小瞧的,说不定还会坑她,有师傅和蔡建兵在,就会好很多。 如今八十年代,女人的地位还不算高呢,依旧普遍觉得女人啥也不懂,只适合在家做家务带孩子。 当然也有出彩的女人,那也很少,是个例,不是普遍现象。 选购完设备还有桌椅等东西,再等人家给送来,再安装好,再把店铺弄整洁,又是三天过去了。 转眼间,日子就到了初十。 现在饭店里的设备一切就绪,就还差员工了。 他们饭店上下两层,二楼分割了一共六个包厢,俩个大点的,还有四个小点的,还有个邱教授的小小单间。 下面的一楼,摆放了十三桌的桌椅,规模已经不小了,所以,需要的员工也不少。 首先是服务员,上下两层楼呢。 点菜,传菜,擦桌子,收拾碗筷等等,要想保证人流量多的时候能转的开,至少也得八个人,甚至十个,要不然肯定忙不开。 厨师,现在是她,师傅,还有小吴,还得再招一个大厨,一个帮厨,要不也忙不迭。 因为她怎么也是个老板,可能还要出面处理问题,此外,她重点是做面点,做些甜点什么的。 备热菜至少要两个大厨啊,小吴可以当机动人手,还有个帮厨是必要的。 再就是洗碗工了,先暂定一个,忙不过来,再招两个。 还有负责收银的和采买的人,这两块,都得是信得过,又有能力的,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 林静文仔细算了算所需员工,还有准备发放的工资,列了个清单后发现,这一个月光人力成本就不少! 服务员,帮厨,洗碗工,一个月平均六十五,加起来十个人的话,这就是六百五了。 蔡大厨的工资,暂定两百,工资偏高,这里有她的私心照顾。 再招个大厨,她看对方的能力,最高也就给一百八。 还有小吴的工资,她承诺的是一百二,再加收银会计,还有采购的,一人一百块的话,这些加起来,也有八百块了。 只要店铺开起来,人员招进来了,一个月人力成本就是差不多一千五百块钱。 林静文算完这笔账,不由啧啧感叹,真多啊! 要是背后没有邱教授这个大老板,林静文觉得靠自己攒钱,怎么都不可能开这么大饭店的。 她只会自己开个早餐铺子,赚辛苦钱。 除了人力成本,还有水电费,这块林静文还不清楚,先用一个月就有数了。 再说回招人这事上,现在也没什么统一的招聘市场,都是熟人介绍的多。 或是去一些固定地点招工,但是这种招的都是临时工。 林静文倾向于找熟人来饭店,她虽然没有什么知心好朋友,但是,也有关系可以的熟人同学,还有和她一起下乡插队的知青。 这些人的品行如何,她因为有梦中的经历,所以,也看的更准一些,知道哪些人诚实可靠,勤劳能干,还好沟通,能听进去话。 她自己其实一直有在琢磨,大概有了合适的人选。 不过,用人方面的事,她还是要先问问邱泽的意见。 “邱教授,你有什么熟人推荐吗?”林静文问他。 邱泽摇摇头,“我认识的人没合适的。” 林静文非常理解,邱教授的朋友熟人,就不是做底层工作的普通人,还得她这边出人。 “我这边有一些人选,明天我挨家挨户地去问一问。”林静文说道, “等确定好员工,再给他们培训两天,咱们就能开业了。” “统一的服装你采购了?”邱泽问她。 “……没必要吧,咱们就是个小饭店,服务员还要统一服装啊?”林静文就没算这块。 “统一服装,会显得专业,让顾客更有记忆点,也更有信赖度。”邱泽说, “这块支出不必节省。” “好,听老板的。”林静文立刻记下来。 她打算就选白衬衣和黑裤子,这种搭配简单,经典,给人的感觉干净,专业。 最关键的是,这类衣服最好买了,不需要专门订做。 林静文当然知道,最好是去订做衣服,上面写上他们饭店的名字,可现在有点来不及了,后面效益好了,可以再改进。 “要不要再印刷些宣传广告啊?”林静文问邱泽。 “没必要,开业那天,放放鞭炮,放些花篮,听见动静就都知道了,附近也没竞争对手。” 邱泽开口说道。 林静文想想也是,相比她在梦里看到的商铺林立的画面,现在可真是太清静了。 而且,现在新鲜事也不多,开业那天放放鞭炮和礼花,就能吸引很多人。 也可以让学校的学生老师,还有附近的居民们都知道这有家饭店开张了。 先营业几天,看看情况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整一些花里胡哨的广告手段。 弄广告,也是很大的成本啊,能减少成本的事,当然不做了。 除了这些,开饭店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了。 采购食材这一块,还得配个大点的三轮车,来回运输菜品啊。 这三轮车还没买呢,又是一大笔开销。 林静文打算让蔡建兵负责这块,同时给他搭配一个懂行的老师傅可以挑选蔬菜肉类。 蔡建兵性子活,就主要负责找好的采购渠道,负责砍价,定价之类的,老师傅是把关食材品质的。 这类老师傅就找退下来的厨子就行,他们闲得慌又没事,只要身子骨健朗,给些钱就愿意干。 都说采购者这块油水多,林静文让蔡建兵负责,也是相信他的人品,又有师傅压着,他不敢一开始就耍心眼的。 更何况,还有老师傅在一旁当监督呢。 她只要保证这位老师傅只和她一条心,不会和蔡建兵穿一个裤子,这个监督就会一直有效。 因此,这老师傅的人选,她也是想了又想,最后想到一个合适的,先记录下来备选。 接下来,她又开始列服务员,帮厨,洗碗工的名字。 等确定的差不多了,林静文都觉得自己脑子要缺氧了,太费劲了。 林静文看着名单,希望这些人都能答应来她饭店上班,否则她还得找新的人。 找合适的员工,真的太心累了,林静文觉得这是她开饭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 接下来的三天,林静文骑着自行车,把名单上的人家都跑了一个遍。 估计其他老板,没一个像她这么肯下力气去招人的。 明明就是让人家来干个服务员或是帮厨,整得像是刘备当初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了。 不过,林静文却觉得她这一趟趟地跑得特别值。 因为她不光是在招员工,她也是在梳理自己过往的人脉,构建新的关系网。 哪些人可亲近,以后能多走动,哪些人和她想的其实不一样,应该远离,她都有了一些新的明悟。 人情练达即文章啊。 林静文一趟趟地跑下来,不光对人情这两个字,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还把自己的员工招满了。 而且,因为她的真诚,因为她给出的报酬和讲述的美好前景,林静文还收获了她们满满的感激,以及满满的干活动力。 短期内,她招来的这些姐妹们,干活积极性绝对没问题,思想上已经和她达到高度统一了。 对的,林静文招的这些员工,除了师傅蔡大厨,蔡建兵,小吴,还有采购的江老师傅,其余都是女性,年龄也都和她差不多大,三十五岁上下。 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因为都没工作,没钱赚,不仅生活拮据,而且在婆家也没什么话语权。 所以,得知一个月能赚个六七十,她们都立刻答应了。 她们婆家就算一开始有反对的,比如出去干活,家里的饭没人做了,孩子没人管了之类的。 但,这些问题都不是事,女人能干的活,男人只要愿意照样能干。 只要你能出去赚钱,家里的一摊子事,自然而然就能找到接手的。 员工招好了,相关营业执照也都弄好了,再买买一些开业用的东西就行了。 林静文看了看日历,觉得正月十八是个好日子,可以定在这一天正式开业! 元宵节这天,林静文去干妈干爸家过节,就笑着冲他们说, “这些天一直在忙饭店的事,都没来看你们,今天才终于闲下来了,就赶紧过来了。 我还特意自己做了些汤圆,有花生馅,黑芝麻馅的,不会特别甜,一会儿咱们煮了吃。” “我和你干爸又没什么事,你不用总过来,你忙你的事就好。”李淑英笑着说道, “定下来日子了吗?什么时候开业啊?我也给家里人说声,让他们都去给你捧场。” “定了,十八开业。”林静文笑着说道,“干妈你带着人来捧场,我得给你们留个大包间。” “赶紧留着,就怕你的饭店太火爆,我们说晚了,去了连个吃饭的地方都没有。” 李淑英立刻笑着说道。 林静文也被干妈给说笑了,“哈哈,借您吉言。” 孙德厚听了林静文的话,又插嘴说道, “留一个包间恐怕不够,我还准备喊一些老战友一起过去呢,你再给我留一间。” “好好好!”林静文笑着连连点头,“没问题,两个大包间,都给咱们自家人留着。” 一共就六个包间,一下子就订出去两个,这就是有亲人托底的幸福吧。 上次杨老太太也说饭店开张要来给她捧场,也要她给留位置呢。 林静文被这些亲朋好友给捧的,信心都要膨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