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李承乾李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一章:正名要行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长安士子,外地士子一起朝着太极宫而去。 今日之事,想不闹大都不成。 士子们必须要正名,否则还如何以士子身份自居。 狄仁珪挤在士子人群中,牵着狄仁杰的手,心情激荡不已,他叮嘱道:“仁杰,跟紧我了,千万不要与我分开。” “今日乃是我士子齐心协力,共讨公道的大场面。” “你到的正是时候,正巧给赶上,也算是一份子,开开眼界。” 狄仁杰小脸泛红,也很是激动,没想到刚到长安,就见到士子围堵国公的情景,他道:“兄长,今日之事,会有结果吗?” “肯定会有结果的。” 狄仁珪笃定的说道:“长安士子,外地士子聚集在一起,要个公道的说法,就算陛下也不能轻视,若是没有个结果,谁肯答应。” “以后我们在外行走,谁还能抬头见人了?” 狄仁杰点头,“裴公子,真是有大气概,大风范啊。” “面对鄂国公的宝剑,丝毫不惧,拔剑反问,真是太有气魄了。” “哈哈,我等士子,岂能受辱还不敢还击的?” 狄仁珪道:“若是我,我也不无惧,大不了一死。” 狄仁杰听得双目发光,握着兄长的手,都用力三分。 太极宫越来越近。 也看到许多禁军在戒备。 显然是太极宫得知消息后,做出的应对。 禁军很克制,没有多余的动作,士子们虽然激愤,却也不是狂妄失去理智,他们没有过激的行为。 尉迟敬德瞥了一眼士子,满是不爽利,暴躁道:“老夫就没受过这等鸟气。” “你没受过,我就受过了?”程知节到了太极宫,也安心不少。 他真怕这群兔崽子,激动之下,对他们动手。 伤了亏,死了更是会成为千古笑话。 对他来说,这就是无妄之灾。 也真没想到,朝议一句话,引起这么大的波澜。 早知如此,还说那些干什么? 都怪长孙无忌那个老东西。 无事生非,非要找事。 “你这嘴啊。” “你嘴还不是一样。” “等会你少说话。” “凭什么,我堂堂国公,受到这等冒犯,陛下得给我主持公道。” “还公道?这事陛下都很难料理。” 事情传的很快。 长安城到处很快就知晓,士子堵两大国公之门的因由。 这会儿太极宫内,中书门下的官员,都在看热闹。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房玄龄微微摇头说道:“程知节跟尉迟敬德真是点到火了。” 长孙无忌捻着胡须,不置可否,魏征好笑道:“谁能想到,这些士子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 “不过,想来也是,任谁被说是行走的军功,尿裤子的软蛋,也接受不了这等羞辱。” “只不过,这事闹到陛下这里,还不知道如何才能善了。” 长孙无忌这才道:“士子们有此气概,当是我大唐之幸。” “也正好让卢国公,鄂国公他们瞧瞧,我大唐士子儿郎的血性。” “看以后武将们,谁还敢如此轻率评价了。” 何止是武将们啊。 就今天士子的架势。 往后朝议上,不论文武,都不敢乱说大话,要三思而后行。 李二有旨,士子选出代表进太极殿。 裴行俭等人自是当仁不让。 在内侍的带领下,进入太极宫。 “嘿,小子,见到陛下,希望你还能这么硬气。” 尉迟敬德调侃说道。 裴行俭肃穆,道:“鄂国公,你还是担心自己吧。” “哼!” “这个兔崽子,敢对老夫拔剑,能耐他的。” 尉迟敬德很是不服,人老了,小毛头都敢对他拔剑相向。 两仪殿。 明白前因后果,李二是又气又笑。 气的是这些士子,也太过张狂了。 笑的是,这些士子反应,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也是感到为难。 一边是国公心腹,一边是士子。 士子本来就人多,自是会有法不责众的顾虑。 士子背后又有那些家族势力。 这些士子,可能不是嫡子,也可能是旁系。 但在人家眼里这些士子,可能就是麒麟儿,优秀子侄,族中翘楚。 凭什么在我族眼里优秀的小辈,被人说成是行走的军功,吓尿的懦夫? 你是说我族家风不正,家教不严? 要是处置士子,这些家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李二想到这些就是一脑门的官司,左右为难,竟是一时间,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去把赵国公他们叫来。” “遵令!” 没多久。 两仪殿再次齐聚一堂。 这次多了数位士子。 “士子裴行俭,拜见陛下。” “士子李敬玄,拜见陛下。” “郭正一,张仁祎拜见陛下。” 李二瞧着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到了,点头道:“嗯,好了。” “都起来吧。” “谢陛下。” 几人束手恭立,以示恭敬。 “事情,我也听说了。” 李二瞪了一眼程知节与尉迟敬德,两人不约而同的咧嘴一笑。 在外面,他们还怕这些士子冲动了。 在这两仪殿,他们就没什么担忧了。 “你们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在长安重地,聚众闹事,还是在当朝国公府邸前叫嚣,直呼国公之名,没半点尊敬之意。” 李二道:“你们士子就是这等礼数吗?” 裴行俭道:“回陛下,论语有云: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两位国公辱我等在先,我们以直报怨在后。” “我等自是敬重国公,但国公是非不分,出言羞辱,我们若是不讨个公道说法,妄为读书人!” 李二本来是准备给这群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士子,一个下马威的。 谁知道。 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 “妄为读书人?” 李二念了一句,道:“你们不怕国公,连朕也不惧吗?” “陛下,公道自在人心,我们也不是胡搅蛮缠,只是希望正名。” 李敬玄接话,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我虽然不是朝廷官员,但也是陛下的子民。” “君父要我死,我立即自刎,绝不苟且。” “但死之前,我也不愿背负羞辱之名。” 程知节,长孙无忌等人瞪眼,陛下不过是问惧不惧,没想到,人家直接说死不死。 这些年轻小辈,真是……。 李二也没想到被反将了一军,颇为好笑,他问道:“你是李氏?” “回陛下,我出自赵郡李氏南祖一脉。”李敬玄道。 李二点头道:“倒是一个有种的。” “诸位,说说吧,人家都找上门来了。” “程知节,尉迟敬德,你们是不是该有个说法啊?” 程知节嘟囔道:“陛下,臣不过无心之言……。” 他还没说完,裴行俭等人纷纷怒目而视。 无心之言? 无心之言是这么说的? “陛下,这事其实也好办。” 房玄龄也知道陛下的为难之处,他道:“且不说卢国公他们之言,既然士子们觉得受到羞辱。” “言语过于苍白,何不如用实际行动正名?” 李二神色一动,道:“如何正名?” “让他们通过朝廷遴选,加入新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