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日方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20.第219章 封王!【二合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三皇子脸色苍白。 听到范斌的问题,他更是连连摇头。 有意见? 面对范斌,就连那些大庆帝国的老狐狸,都不敢吭声。 他哪有勇气,去说三道四? 三皇子尽管害怕的混身颤抖,但最终还是老老实实的坐在了龙椅上。 原本已经坐下看戏的林若甫,看到这里,顿时起身:“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了林若甫这个宰相带头,剩下那些文武官员,再也没有了任何纠结。 他们一个个,都跟着跪了下来,口呼万岁。 太子跟二皇子,之前就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幕。心中倒不觉得,多么难以接受。 他们跟着弯腰。 除了范家两兄弟之外,几乎所有人都臣服在了三皇子的脚下。 三皇子虽然怕的要命,但这种居高临下的感觉,还是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的父皇。 包括庆国之前的历代君王,大概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吧? 万人之上,无上威严。 只可惜,在他身旁,还站着两位活爹。 范斌虽然站着,但他身上的威严,比起三皇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下面跪着的文武百官,真正畏惧的,也从来不是他三皇子。 而是范斌。 这位庆国的无敌大宗师,这位天下第一的绝世高手。 就连神庙那样的存在,都不得不暂避锋芒。 “臣启陛下……” 就在这庄严的氛围中,一个户部的官员,突然来到人群中央。 他大礼参拜,一副要上书的架势。 来了! 虽然事情突然,但这满朝文武,哪一个不是拔下根毛来比猴都精的人? 他们早就已经预料到,范家肯定还有后手。 坐在龙椅上的三皇子,心中苦笑。 他就知道,坐在这个位置上,绝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哥哥当皇帝的时候,明明都已经十分退让。 几乎是范斌想要做什么,太子哥哥都不会反对。甚至就连他把太子哥哥从皇位上拉下来这种事,太子哥哥都没有吭声。 范斌却还是把太子李承乾给废掉了…… 换了他这个刚满10岁的少年,来当这个傀儡皇帝。 范大宗师想要干什么? 不言而喻。 “爱卿,说吧!” 三皇子仿佛已经认命,伸手让那位大臣开口。 “护国公范斌,在神庙一众逆贼,进宫威逼太子殿下,挟持朝廷的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其功劳之大,旷古烁今。臣启陛下,封护国公范斌为王!” 这户部官员,摆明了是前户部尚书范建的门人。 他这个时候开口,代表的也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意思。 而是范斌的意思。 封异姓为王! 这种事情,哪怕是用脚指甲盖想,也知道有多么离谱。 但满朝文武,竟然无一人开口反对。 秦家,包括秦家手下的那些势力,就那么被连根拔除了。 对于皇族和保皇派而言。 这个前车之鉴,他们不得不接受。 他们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奢望别的了。只要皇位上坐着的,还是他们李家的儿郎。 大家就捏着鼻子,认了这一点。 甚至就算,那皇位上坐着的不再是李家人。 他们都未必敢在这个时候开口。 就连皇族和保皇党,都没有敢说一个不字。 其他那些大臣,就更不用说了。 真正正直的大臣不是没有,但那些大臣也不是傻子。 如果他们死的有意义,他们倒是不介意在这个时候抛头颅洒热血。 问题是,在如今这个局面下,不管他们如何反抗?都没有办法改变最终的结果。 反而会白白送上几个人头。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死,将毫无价值,也毫无意义。 那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这个时候白白送死呢? 三皇子小小的胸腔里,不停起伏。 他真的有心反对,也有心离开这个烫屁股的座位。 但他不敢。 别看三皇子的年龄小,但小家伙的心里跟明镜一样。 他在这个时候反对,就相当于找死。 而且死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人,甚至包括他的母妃,以及皇族的每一个人。 “准!” “加封护国公范斌为秦王!” 秦王范斌。 “参见秦王殿下……” 满朝文武开始对着范斌行礼,范斌无所谓的抬了抬手。 剧本都已经写好,唯一的反派,连跳梁小丑都算不上,就被范闲给解决掉了。 如今不管是太子李承乾,还是二皇子李承泽。 都已经开始扮演提线木偶。 除非范斌这个时候真的要拿下他们,不然的话,不管范斌干什么?他们应该都不会反对。 庆帝的血脉,还是很强大的。 最起码他这几个儿子,都比较成器,没有人逞莽夫之勇。 眼见事不可为。他们都选择了蛰伏,都选择了卧薪尝胆。 没有机会的话,他们或许能勉强接受现在的结果。 一旦有机会反抗,包括如今坐在皇位上,正在颤抖的三皇子在内。 所有人都会拼命反扑。 这就是李家人的本性! 或者也可以说,这就是所有皇族的共性。 好在这一点,范斌已经完全不在意了。 他之所以讨要王爷这个位置,只是要把庆国给分开。 别看现在北齐虎视眈眈,屯兵边境,一副随时都准备反攻大庆的架势。 但实际上,两国的国力差距在那里摆着。 如果范斌能够留下来坐镇,甚至范闲能够留下来坐镇。 范斌都无需如此纠结。 他们完全可以让所有的事情,按照范斌编好的剧本来进行。 但很可惜,如今的范斌没有那么长时间。 北齐的莽撞行动,换来的很有可能是北齐灭国。 而大庆这边,少不了也要损兵折将,势力大损。这绝不是范斌愿意看到的。 到时候就算两国统一,中央王朝势力虚弱,也会引起其他势力的虎视眈眈。 尤其是那些大贵族…… 叶轻眉死后,不管是大庆还是北齐,他们国内的大贵族,都依然有着强大的势力和影响力。 强大到足以颠覆国家的势力。 将庆国一分为二,三方彼此的实力是差不多的。 越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要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越有所忌惮。 除了儋州之外,相邻的几个州,也都被划到了秦王的势力范围。 以至于秦王的封地,几乎达到了整个庆国的三分之一。 考虑到秦王府的综合实力,就算没有范斌这个无敌大宗师,秦王府也足以跟大庆抗衡了。 “封范闲,为镇国公!” 除了范斌之外,就连范闲也得到了爵位。 耐人寻味的是,太子李承乾,二皇子李承泽,包括大皇子李承儒。 随着三皇子登基,这三位是应该封王的,而且他们也应该有相应的封地。 可是登基以后的三皇子,包括他们三个本人,似乎都忘记了这件事情。 没有人提起,也没人说什么…… 大家就那么,很自然的忘记了。 朝会结束以后。 几乎超过九成的文武官员,都揣着心事,离开皇宫。 刚刚登基的三皇子,回到皇宫以后,直接抱着自己母妃哭了起来。 “他们太欺负人了!母妃,我好害怕……” 就算皇族的儿郎再怎么早熟,经历了早朝那样的场面,怕也很难平静。 更不用说三皇子,还只是个十岁出头的小小少年。 “哎呀,你表哥他们,也不过就是权宜之计,让你当几天皇帝而已。你听我的,老老实实把这个位置干着。等到一切尘埃落定,必然少不了你的好处。不管怎么说,咱们跟范家也沾亲带故。范思辙是你的亲表哥,范闲更是你的……” 说到这里的新太后,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连忙闭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三皇子眨巴着眼睛,一脸好奇。 “啪!” 新太后一巴掌拍在自家儿子的身上。 “您打我干什么?” 三皇子顿时一脸委屈。 “你就听娘的,准没错。” 这里面的弯弯绕,新太后能够猜个八九不离十。 但有些话,注定没有办法跟她的儿子讲。 谁让她的儿子,还只是一个十岁出头的少年。谁让她的儿子,现如今最好就是装傻充愣呢? 除此之外,他们做什么,都是错的。另一边,范家多了一位异性王,多了一位国公。 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这一点,范斌跟范闲早已经准备妥当。 首先是京都这边的应酬,不管是原本已经投靠范家的,还是最近刚刚投靠过来的,又或者是有心思要投靠过来的。 他们都伸出了橄榄枝,说是来者不拒,也不为过。 他们全力以赴的壮大自身,为以后铺路…… 等到京都的事情稳定的差不多,他们开始前往儋州。 在外人眼中,接下来不管是秦王范斌,还是镇国公范闲。 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是千头万绪的。 土地如何划分?权力如何收拢?手下士兵如何训练?新的势力形态如何平衡…… 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哪怕他们一个无敌大宗师,一个实力强悍的宗师。 也需要花很大的时间。 所以在外人的眼中,范家兄弟少不了要用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来做这些事情! 但事实上呢,范家的两兄弟,完全没有管这些。 他们只是找来了四顾剑,拜托四顾剑在这段时间,守护儋州。 才开始,四顾剑是不愿意的。 除了范斌必须要去之外,不管是范闲还是五竹,都完全是可以留下来的。 他们留下来的作用,也明显要比四顾剑大得多。 “天下武道,具是神庙传承。我也要去神庙……” 四顾剑言词恳切。 有机会前往神庙,谁能不想去? 不管别人如何?反正他四顾剑,是抵挡不住这个诱惑的。 之前他不知道神庙的位置,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到? 那也就罢了。 如今他既然确信,范斌可以寻找到神庙? 那他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说服自己,让自己老老实实在这里等着。 看到固执的四顾剑。 范闲完全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家哥哥身上。 “我觉得四顾剑先生说的有道理。” 范斌跟四顾剑的想法,是一样的。 前往神庙,终归是有些冒险的。范斌去了之后,让范闲留下主持大局最为妥当。 “老大你别开玩笑了,真要是神庙出了意外,我能对抗得了那么多神庙使者吗?不,就算死,我也要死个明白。” 范闲看起来非去不可。 站在他的角度上,他的说法也不是站不住脚。 一旦范斌失败,所有事情也就都无法力挽狂澜了。 反而是这一趟成功了,就算大庆和北齐这边真有什么问题,他们也来得及力挽狂澜。 “好!” 范斌点头。 虽说范闲跟四顾剑,都是宗师级别的高手。 但这两者的作用,可是完全不同的。 正面打架,两人或许难分伯仲。 但要说探索神庙,四顾剑对神庙的理解,相对于范闲而言,说是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为过。 他们的差距太大,那种差距都很难用语言来形容…… 在这种情况下,选帮手自然要选范闲。 “之后我一定会带四顾剑先生,再次前往神庙。这一次意义不同,非五竹叔和我弟弟不可。” 如果可以选择。 范斌当然不愿意选择这两个,他信任这二人,这二人也有足够的实力。 他们留下,才能保证范家万无一失。可偏偏,这二人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有了范斌的承诺,四顾剑才勉强点头。 他一言九鼎。 有他这个大宗师坐镇,倒是可以确保范家万无一失。 至于说剩下的那两位大宗师。 不管是叶家的叶流云,还是北齐的国师苦荷。 范斌都确信,他们不敢闹出什么幺蛾子。 毕竟这两个都有弱点。 而范斌,又能精准的抓住这二人的弱点。 除非他们能确定范斌出了意外,要不然就算借他们两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如何…… 搞定了四顾剑,将家里的事情交给范建和范思辙。 刚刚上任的秦王和镇国公,就离开了儋州,一路向北而行。 他们的第一站,并非是神庙,而是北齐。 大庆的事情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北齐还有两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必须要解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