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日方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5章 封赏【二合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相比于范斌的顺利,反而是范闲那里遇到了麻烦。 林若甫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当他发现范闲来当说客的时候,他直接带着范闲,来到了自家院子的池塘。 “让人找两根鱼竿来!” 听到这个命令,相府的管家明显愣了一下。 “相爷,您要钓鱼?” “没错,闲着也是闲着,正好给自己找点事情。” 林若甫像是什么都没说,但又像什么都说了。 范闲心中暗暗叫苦。 他这老丈人,当真是一个老狐狸。 “那小婿陪岳父大人。” 林若甫不主动开口,范闲一时间也没想到好的切入点。 毕竟他并没有搞明白,他这位岳父,究竟想要什么东西? 这一个不留神,很容易被对方套路。 “我跟咱们现在这位陛下,接触的虽然不多,但也了解一些。当年他刚刚进入京都,就把京都里有名有号的九品高手全给揍了一遍。” 在下人取鱼竿的这个时间,林若甫开始进入正题。 他没有说自己的要求,而是说了他自己对范斌的印象。 “我大哥他,对武道的执着,无人能及。” 范闲笑笑,附和说道。 “想要了解一个人,不能看这个人说什么,而要看这个人做了什么。从当年陛下做这件事情,就不难分析出陛下的性格。以陛下的性格而言,他就算要改朝换代,也会把你推出来。” 下人把鱼竿拿来,林若甫连鱼饵都没挂,就直接把鱼钩甩了下去。 “相爷,您还没挂鱼饵呢?” 下人忍不住疑惑问道。 “愿者上钩,如此而已。” 范闲听到林若甫的话,也把鱼钩甩了下去。 两人只是聊天,对于能不能够把鱼钓上来,一点都不介意。 “岳父大人的意思是?” 范闲还没完全搞明白林若甫的目的,哪怕他心中有些猜测,也没有把话直接说出来。 “你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本相想要知道什么?” 范斌的个性,应该不希望当皇帝。 相比于皇权,他应该更喜欢追寻武道。 不仅仅是他刚入京都的时候,范斌之后所做的那些事情,也都是一脉相承的。 认真研究一下范斌的过往,很容易就能得出结论。一个原本无心当皇帝的人,毫无征兆的当了皇帝。 站在林若甫的立场上,无非就是两个可能。 第一个,范斌是被迫的。 可如今这个天下,有谁能够逼迫范斌,去做事呢? 他们范家,一夜之间就能收伏30万西北军。就连那些实力强悍的神庙使者,也都被范斌跟砍瓜切菜似的,解决的一干二净。 如今这个天下,要说谁能为所欲为?谁能没有任何顾虑? 那毫无疑问,就只有范斌了。 在这种情况下,谁又能够逼迫得了他? 不可能有人做到这一点。 如果不是被逼迫,那就是只剩下一个可能。 范斌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林若甫当然可以继续留在朝堂,不管是为了他自己心中的抱负,还是为了他们林家的势力。他的儿子林珙,自从被范斌救下之后,表现一直老老实实。 到了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合格的继承者。 为了自己家族的延续,林若甫选择继续留在朝堂,就必须要弄明白这个问题。 他没有向范闲索取什么? 以他们林家跟范家的关系,不需要范斌赏赐,他们林家就已经可以获得巨大的好处了。 但弄不明白这个问题,林若甫始终没有办法真正安心。 到了这个时候,范闲也听明白了自家这位老丈人的顾虑。 要说这个问题的答案,范闲还真知道。 就跟林若甫想的一样,如果不是因为有着特殊的原因,范斌才不想当这个皇帝呢。 范斌靠着自身的实力,就可以在这世上为所欲为。 皇权对于范斌而言,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玩具而已。不管他是不是皇帝,也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他。 这种小孩子过家家的把戏,甩给范闲,无疑更轻松。 但谁让范斌有孩子呢。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为了自己的孩子考虑,哪怕范斌本身并不愿意,他也要帮自己的儿子把所有隐患排除。 只是这个原因,范闲根本没有办法跟林若甫说清楚。 “岳父大人只管放心,我和我大哥可以保证,绝不会危害到林家。甚至林家以后的权柄,还会更大。” 范闲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给出了承诺。 “这承诺,是世上最不可信的东西。” 林若甫眼睛微眯。 为相这么长时间,林若甫遭到的背叛,可不止一次。 “还请岳父大人,再信我一次。” 范闲郑重说道。 “好!!” 林若甫看了范闲良久,突然间笑了起来。“听说婉儿怀孕了,你有空多陪陪她?” “岳父大人放心,这是小胥应该做的。” 因为双方的姻亲关系,哪怕范闲并没有给出答案,林若甫还是相信了他。 林婉儿现在,也是逍遥王妃了。 超一品! 原本以她的体质,是不容易怀孕的。 但范斌现如今,早已经把人体的经脉,研究的无比透彻。 再加上范闲跟费介配出来的丹药。 花费了一些时间,他们就把林婉儿的身体调养的无比健康。 大宗师想要生育子嗣,本是十分艰难的,但林婉儿还是怀孕了。 想到即将出生的孩子,范闲眼中的笑意,根本压不住。 三家谈通,范斌登基的所有难题,就全都解决了。 在这个过程中,叶家的配合度是最高的。 他们所有能够派出来的将领,通通都被派了出来,帮助维持京都的安全。 除此之外,还有大庆全国各地的精锐。 要知道这种改朝换代,不光是国内有可能引发各种问题,与他国的关系,也会变得非常微妙。 肯定会有国家,忍不住要趁火打劫。边境上的军队,尤其是庆北军那边,不得不加紧部署。 叶家的鼎力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范斌把这种隐患都给抹平了。 就连陈萍萍也没想到,叶家竟然能够做到这样的程度? 就像叶家本身也没有想到,范斌在登基以后,明明可以找借口把他们这个最大的世家给拔除。 范家却没有那么做,不仅没有那么做,还给了叶家投靠的机会。 次日。 从儋州赶来的马车,进了京都。 范建原本还想抵抗,表示自己绝不当什么太上皇。 可他刚一到京都,就被一帮丫鬟下人给围了起来,然后马不停蹄的给他试衣服。 “我说过了,我不当太上皇!” 范建始终过不了自己心里那道坎儿。 能为小叶子养儿子,就不难看出,范建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这感情不仅仅是对叶轻眉,对自己那个一奶同胞的庆帝,也是一样。 “太上皇,您就不要为难奴才了。明天就是开国大典,也是册封大典。册封的重中之重就是皇族,您要是不接受,咱们这仪式还怎么进行?” 王不二一脸哭相的劝道。 剩下那些下人和丫鬟,也都眼巴巴的盯着。 “老爷,您要是再坚持,斌哥儿会为难的。” 柳姨娘已经开始,试穿太后的衣服了。 柳姨娘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还有这么风光的一天。 他们柳家也算是大族了,不管是在朝堂,还是在世家里,那都是数得着的。 可之前就算再怎么风光,他们柳家也从来没有出过太后。 如今倒好,让她给一步登天了。 他们的马车还没有进入京都,通过各种渠道送过来的消息,几乎就把柳姨娘给淹没了。 “听夫人的!” 范家老夫人,已经换上了太皇太后的礼服。 老人家一脸威严。 虽然那位庆帝,是吃着老夫人的奶长大的。但老夫人很早的时候,就已经看透了庆帝的本质。她宁愿留在儋州养老,也不愿意进入京都。 对外可以说的冠冕堂皇,可以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说直白一点,还不是看透了庆帝的为人,不愿意到京都受那份闲气。 如今,她的嫡长孙成了皇帝。 哪怕老夫人并不在乎什么富贵,她也不能给自己的孙子丢脸。 “哎!” 范建叹一声,只能让人摆布。 他不愿意当太上皇,除了因为跟庆帝的感情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这个时候的范建,年龄其实并不算大。 范斌不过二十出头,是他的长子。 范建也就40刚出头! 范建认为自己年富力强,起码还没有到需要养老的时候。 他怎么就当太上皇了呢? 这个职位一听,就是个养老的位置。 四十出头就开始养老,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一切如常,所有的礼仪,流程,都有礼部的官员策划。 当天,因为各自都有一堆事,范家一家人都没见面。 一直到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朝贺,先去参见了范斌。然后他们在范斌的带领下,举行的祭天仪式。 正式通传天下,从这一年开始,大庆改名华夏。 这一年,为华夏元年。 范斌,是华夏第一位皇帝。 按照礼部的意思,给他的号是始皇帝。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范斌跟范闲的脸色,全都变得非常怪异。 文武大臣不明白,他们两个的心里却跟明镜一样。始皇帝倒是挺伟大的,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这个名号本身,也有传承千秋万代的意思。 就是这个名号不怎么吉利,传到二世的时候就夭折了。 原本范斌对这些,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但如今范斌也当了皇帝,在自己的名号上,还是希望能图个吉利的。 哪怕华夏这个帝国,没有办法传承千秋万载,也该传承个几代才行。 “就叫太祖皇帝吧!” 相较于始皇帝,太祖相对吉利一些。 范斌的名号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朝堂上的一切了。 朝堂延续六部制度,以六部来治理天下。 统领六部的部门,名字叫做内阁,所有进入内阁的成员,通通被命名为大学士。 内阁之首,就是宰相。 保留了宰相的职位,但也对宰相的权力,进行了制约。 内阁一共四位阁臣,以宰相为首。 内阁统领六部,内阁之外设立大将军制度,大将军可以建立大将军府。 相较于内阁,大将军主管军队。 六部里的兵部,不再直接统领全国军队,而是以统管后勤为主。 说直白一点,就是军政分离。 文官没有办法统领军队,同时军队也没有办法摆脱朝廷的制约。毕竟养那么多军队,是需要花钱的,是需要庞大后勤支撑的。 要是没有庞大的后勤支撑,军队也就没有办法维持。 内阁以林若甫为首,为了表示对林若甫的信任,剩下的三位阁臣,他可以提拔一位。 剩下两位,都是范家的嫡系。 至于说庆国的第一位大将军,则是叶家的叶重。 大将军府,除了大将军之外,还要设立三位辅将。 这也是对大将军权力的制约。 整个制度是不是足够完善,范斌也没有办法确定。 但相较之前,这样的制度肯定要更稳定些。毕竟军政分离,是通过历史验证的,相对最可靠的权力架构。 确定了朝廷的制度之后,剩下的就是封赏了。 因为整个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都是范家人自己出力,也就没有必要给其他人封什么爵位。 就给他们自己家人,封赏一下即可。 首先就是老夫人,被封为太皇太后。 紧随其后范建,被封为太上皇。 柳姨娘,被封为太后,主管后宫一切事物。 范闲,被封为一字并肩逍遥王,帮助范斌处理朝政。 范若若,华夏第一长公主,封号太平。 范思辙,封儋州王,算是继承了范家的地盘。 等到一家人封赏结束,范斌又下令保留了鉴察院和内库。 这两个部门独立于朝堂之外,有助于皇帝掌控天下。 庆帝用计除掉了叶轻眉之后,之所以没有废除这两个组织,就是因为这两个组织意义重大。 鉴察院继续由陈萍萍掌管,但他同时需要受范闲节制。 说直白一点,范闲成了陈萍萍的上司。 内库交给了范闲。 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大庆,现在应该叫华夏。 进入了范家统治的时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