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3章:一县经济终于活络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真正让崇祯感到愤怒的不是京师官吏死来县流寇之手! 而是青州府官吏竟贿赂流寇,私相授受! 难怪先前接连战败,忽然便通了官道! 最在意大明颜面的朱由检,极为暴怒! “传朕旨意,青州府严承平借剿寇之名私通流贼,着令立即革职严办,魏昶君平复民乱有功,任青州府同知并青州都指挥使,保境安民!” “青州新任知府由徐永伦赴任!” 这一刻,朝堂之上,众人面面相觑,尤以东林党众人心绪最为复杂。 徐永伦此人,不属于浙党,东林党等诸多党派势力,而是崇祯一手提拔。 如今青州府官吏于来县身死一批,一府之首亦被革职。 这般情况下,崇祯不用东林党建议,反用自己的人手,又顺势提拔魏昶君,目的可想而知。 只怕这徐永伦不光是主政青州府,还带着崇祯拉拢魏昶君,平衡党派权势之目的。 然而即便想到,东林党众人亦不敢开口多言。 毕竟温体仁,周延儒等人仍在虎视眈眈。 成基命心下暗叹,拱手行礼,也远远看向青州府所在。 青州府同知,青州都指挥使。 昔日蒙阴小县一个乡民,短短年余光景,竟攀升至此。 只是一个蒙阴县便能杀退鞑子,斩杀缙绅,拿捏官吏。 如今青州一府之地在握,又当如何? 退朝出宫,成基命思绪愈发复杂,慨然低叹。 “山东之地,只怕有新派将起......” 彼时,朝中诸臣亦思绪震撼,私下称之为皇党,成员多为魏昶君等人,多是孤臣,有一方兵马权。 莒州城先前因魏昶君失踪带来压抑,随这一日红袍军入城彻底消散!.M 街边卖菜的百姓激动注视着红袍军,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先前那些人说魏大人死在剿贼路上,那阵仗,吓死人了。” “是啊,吾等还看到不少地主缙绅私下拉拢了许多人,连红袍商铺管事都开始被周边商家冷嘲热讽。” “还以为又要回到先前的日子了。” 直到看到一袭官袍青年昂首英姿,迈步而来,议论声为之一寂。 旋即化作震天欢呼。 “魏大人,魏大人终于回来了!” 阎应元,黄公辅两人跟随在魏昶君身后,震撼注视如此画面。 昔日无论朝廷官吏如何仁德,百姓更多是畏,但现在,他们从百姓眼中,看到的赫然是敬意! 尤其是阎应元,一路走来,亲眼目睹了流民稀少,商人汇聚,城内生机勃勃。 两人目光落在众人众星拱月之所在。 魏昶君并未上马,亦未乘轿。 面对流民欢呼,只是淡淡挥手。 “诸君,下马!” 陈铁唳,莫柱竣等总长,徐白海,周愈才等文官纷纷翻身下马,神色肃然。 这一刻,魏昶君向前方百姓躬身,行礼。 “诸位父老乡亲,魏某剿贼时日绵长,劳乡亲们受惊了!” 画面为之一寂。 各县官吏,总长神情复杂,百姓更是有不少红了眼眶。 这是如今这个世道,唯一愿意对百姓行礼的官吏。 陈铁唳,青石子,莫柱竣,周愈才,楚意等人,彼时纷纷跟随,躬身行礼。 阎应元,黄公辅两人震撼注视下,百姓欢呼愈发汹涌! “这便是民心所向。” 彼时,阎应元亦攥紧拳头,他知晓,自己二人,来对了! 莒州事定,州衙内,阎应元,黄公辅两人列座。 魏昶君凝视舆图如今势力范围,指尖在青州敲了敲,心底盘算。 此地重新剿灭流寇消息并青州贿赂流贼军情已传递京师,算算日子,崇祯那边也该派人前来了。 莒州作为后方根基,黄公辅曾任福州蒲城县、莆田县尹,轻徭薄赋,深受百姓爱戴,更擅长民生。 而阎应元虽能治理城池,但军事指挥能力亦不可小觑,实属全才。 “二位既来此地,魏某必不浪费二位大才。” “即日起,公辅兄任莒州同知,阎兄为吾副官,如何?” 一时间,二人俱是激动振奋,拱手行礼。 “敢不从命!” 两人一路走来,亲眼见到莒州在如今乱世北地中,何等繁荣稳固,更是愈发期待在此地施展抱负之时。 短短数日间,寒意愈重,如今已是七月末。 崇祯自京师传递而来的旨意,终于到了。 青州府官吏汇聚,随宣旨太监袁德潜将圣旨放在魏昶君手中,同知杨宗信,推官黄淮恺面色骤变,阴晴不定。 “臣魏昶君拜谢皇恩!” 魏昶君手持圣旨,傲然而立 。 自此,青州同知,青州都指挥使,军政要务,系于一肩,青州之地,权势滔天! 送走袁德潜,青州府衙,魏昶君看向王旗。 “听闻严承平如今被贬至乐陵担任县令?” 宛若自言自语,魏昶君眯起眼睛。 “贪了就想跑,怎么可能?这般狗官,那些山匪流贼可不会放过。” 王旗亦是点头,明白了里长的意思,当即带夜不收扮作流贼,离开青州府城。 而彼时,魏昶君也开始带着阎应元,黄公辅抵达蒙阴县查看。 如今的蒙阴没有任何地主与缙绅,最大不同便是极致的平等。 南洛镇,村道上,驴车颠簸,拉着不少猪肉,都是百姓从猪倌处所购,养殖作坊负责杀猪送来,供百姓制作腊肉。 粗盐抹上后,少年用蒲草挂起大块肉,点草熏烤,他同家人都心满意足看着房梁。 如今家家户户除部分务农,青壮都前往帮忙扩建土豆粉作坊。 妇孺则是在磨土豆粉,晾晒,加水,拍打墩柱,再晾晒。 棉花作坊也在魏昶君母亲程氏带领下再度扩建,如今已有七百余人参与工作。 一车车棉花被采摘后送入,部分纺织成棉纱,还有一部分则制作棉衣,棉甲等成品,用红袍商铺名义送往莒州,青州府,东昌府,以及江南等地。 阎应元,黄公辅二人对视一眼,神色惊艳。 民生富足,比之江南一些上品县亦有过之! 而这在大明县录中,蒙阴只是下品县下小镇。 魏昶君亦满意看着,微微点头。 如今是崇祯三年八月,穿越到这方世界已经两年时间。 他终于让蒙阴此地经济运转了起来。 这就是经济建设的困难,目前虽然只是一个镇的经济初步成型,开始发展,但随着该镇带动,周边也会随之经济流通,这就是经济体系建设,一旦成型,便会互相影响。 昔日冷清下品县城,人口不过八万,如今加上商队等流通人口,赫然已达十一万之多。 来自东昌府,青州府等地商人商队络绎不绝,人流出现也带动客栈相继建立。 仅一条街上,便有四家客栈,且时常人满为患。 米铺,钱庄,镖局等流通极强行业也开始遍地开花,欣欣向荣之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