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6章:崇祯五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自成会同真龙军数千人浩浩荡荡席卷至东昌府消息肆虐开来,来自崇祯命人加急传令青州都指挥使魏昶君即日率兵荡平流寇。 旨意自京师出城,过保定府,河间府,济南府,直抵青州。 画面出现,青州城。 官衙,此次除山东都指挥使司调兵传令外,还有朝堂崇祯圣旨宣读。 话落,前来传旨的太监袁德潜将圣旨交给魏昶君。 “魏大人,万不可辜负陛下厚望啊。” 魏昶君八风不动,渊停岳峙,不卑不亢抬手接过旨意。 见此,袁德潜话音纵是语重心长,目光却格外复杂。 数年前见此人,不过蒙阴一下品小县官吏,放在京师便是个朝堂重臣门房亦看不上。 如今再见,短短不到三年,竟是手握一府之地军政要务。 得罪东林党,皇室宗亲,权贵缙绅,仍视若无物,何等气魄。 便是陛下如今,亦要重用此人,扫平流贼。 魏昶君闻言点头,神色凝重,宛若朝堂边军忠于大明之姿。 “臣,不敢有负君恩!” “不日必扫平流贼,还陛下一个太平世道!” 只是袁德潜笑吟吟点头,却未离开,魏昶君也未曾让其失望,挥手间便是两辆马车缓缓赶来。 “好教公公知晓,魏某忝居青州府同知,君恩不可或忘。” “这两辆马车上,便是如今青州商税,劳烦公公代为转呈陛下。” 袁德潜掀开其中一辆马车,瞠目结舌,好半天方才缓过气。 满满一车,尽是金银! 想必另一辆马车亦如是。 虽众人皆言大明皇帝富有四海,但唯有久居京师方才知晓,当今陛下为节约银钱,连衣裳都是缝缝补补。 皇帝也缺钱呐! 魏昶君另取了一个小箱子,交由袁德潜,笑吟吟开口。 “公公风尘仆仆,舟车劳顿,有劳了。” 这一刻,袁德潜收下,神色愈发复杂。 眼见青州府,便知晓此人政务军事无一不精,然而这等人竟还能轻松把握人情世故。 如此心智,日后恐怕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魏大人有心了。” 青州府这边刚刚接到扫平流寇的旨意,兵部政令并圣旨传到,京师更是早已得了消息。 钱谦益受前案牵连,如今朝中人轻言微,但于东林党却算得上后起之秀,中流砥柱。 如今韩宅内,钱谦益面带几分得意,端起茶杯缓缓开口。 “济南府有消息了。” “张宏乡已和东昌府总兵蒋如莨接洽,引那魏贼入彀。” “一则东昌府消磨魏贼麾下士卒,斩其将领,断其一臂。” “二则济南府封锁青州,令其直面鞑子。” “此人既不肯投效,留之无用。” 其余东林党官吏大笑,眼底尽是快意。 魏昶君此人立足青州,多杀缙绅世家,断的是朝中官员根基。 如今鞑子,流贼,朝堂三面齐齐施压,面临如此生死之局,众人自然乐意见到。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东昌府。 “报,总兵,有军堡军户来报,三千流贼已逼近东昌府,距此不过百里!” “来者声势浩大,声称要拿下东昌府,以聚天下流贼。” 总兵蒋如莨不屑听着,目光落在军营校场。 “点兵,随吾剿灭流贼!” 一时间,六名东昌府千户,自平山卫调遣三千兵马,并城卫军三千兵马汇聚而来。 总共六千人,着战袄,腰刀松垮,队伍略显散乱,人头攒动间,显得闹哄哄的。 蒋如莨淡淡看着,昔日他曾见青州府红袍军三百,虽是轻骑,却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格外悍勇。 如今自己麾下六千兵马,散乱松垮,看似远不及青州府兵精锐,但他亦不在意。 东昌府军户多习练武艺,也算饱食终日,比起那些拿着农具,饭都吃不饱的流贼,自是精锐许多。 军帐之中,知府晏行,守备庞时春亦已抵达。 见蒋如莨厉兵秣马,晏行眯起眼,方脸之上露出几分戾气。 “这些流贼来的倒是时候。” “便先斩流贼,再以流贼之名斩陈铁唳并青州府兵,如何?” 蒋如莨点头,旋即冷笑。 “不够。” “魏氏此人,几乎将青州府大小官吏根基挖尽,手更是伸到济南府,济南府上至知府,下至小吏皆恨之入骨,早做好准备。” “待东昌府魏氏心腹身死,立即传讯济南府,将魏昶君红袍商铺查封,一应物资扣留,所有人手斩杀殆尽,而后,便封锁青州府!” 魏昶君闻名遐迩,便在军政商三处,自军,政,商三处一同发力,方能让此人永不翻身! 手段之狠辣果决,令人咋舌。 守备庞时春凝视片刻,随着神色愈发凶戾。 “正当如此!” 一众东昌府官吏于军营大帐内密谋的同时,东昌府城西百里。 青石子,王旗二人抬手,大军暂驻,安营扎寨,埋锅造饭。 炊烟四起,两人并肩立于山野,远眺东昌府城。 王旗眼底冰冷,凶悍之色隐而不发。 “想必东昌府也该得到消息了。” “东昌府兵暗弱,平山卫军户久不闻战事,官吏腐朽,战力十不存一。” “如今里长那边也已点齐兵马,只等吾等破东昌府,便能以奉旨剿寇之名,驻兵东昌府,济南府。” “届时,两府之地,无人可逃!” 是的,东昌府,济南府手段狠辣,但红袍军更狠。 里长早已算计好一切! 博弈已起,极致狠辣,刚刚开始。 营寨之地,李自成亦冷眼看着身边军容整肃的真龙军。 这些时日他早已看出这支军队不凡,但却并未多说,也有自身算计。 东昌府不是久留之地,但如今身后义军跟随众多。 等借助真龙军之力拿下东昌府后,免不得一番搜刮,届时自己率部夺粮,席卷村镇城池,便可再度游离于朝廷重重围剿。 至于留下来,他从未想过。 一则真龙军战力不凡,留下最好也不过屈居人下。 二则义军揭竿多年,凡攻占城池,必遭周边朝廷兵马重兵围剿。 故而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想到此处,李自成冷笑更甚。 真龙军欲利用自己,自己何尝不是在利用真龙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