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3章 他们可以不死,但清算必须发起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303章:他们可以不死,但清算必须发起 皇太极连这镶白,镶蓝两旗,兵锋暂遏,退整旗鼓。搜索本文首发:打开它dakaita. 红袍军包围之中,张献忠,李自成也都按兵不动,似乎正在思虑。 惟独卢象升,开始整兵,提前准备。 红袍军或许能和张献忠,李自成部合纵连横,乃至收为己用。 但大明官兵,对于一个揭竿而起的反贼来说,必然不会放过。 尤其是朝廷里想要魏昶君死的人,太多了。 他卢象升背后的家族,背后的一切,无法让他站在红袍军阵营。 内监,东林党,宗亲,武将勋戚。 可以说现在的红袍军和大明完全是水火不容。 如今鞑子不曾退却,他便更不能让大明本就贫瘠的敢战之军遭遇消磨。 校场冰冷。 天寒地冻中,许多将士在哆嗦。 单薄的麻布衣衫在寒风中摇曳,不少人已经脸色冷的铁青。 甚至可以看到他们破洞的战靴里露出的冻疮。 这些将士吃不上饱饭,瘦骨伶仃的模样让卢象升愈发心疼。 他是读书人。 可他在书上看到的王朝不是这样的。 至少,不应该是这样的。 卢象升手底下的兵马都盯着他,那些麻木趋平静的眼睛,让他有些恍惚。 这些将士守着的,是这样一个王朝。 他神情恍惚,大雪中目光复杂,看向远处禹城焦黑的平原。 这样的大明,守住之后呢?该如何? 他不知道。 事到如今,只能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营门外一骑飞速赶至,传令兵匆匆抵达,见到卢象升后,方才抬头。 “大人,有消息。” “红袍军呈书信一封,转交大人亲启。” 书信? 卢象升盯着信封,眯起眼睛,之前所有情绪迅速收敛,默默开始思索。 出乎意料,红袍军没有趁着大军气势正盛,举兵压来。 这个时候对方给出书信,倒是有些耐人寻味。 莫非是与鞑子交战,导致对方投鼠忌器,不敢多线作战? 想到这,卢象升拿起信封,微微点头。 信件拆开,笔迹虬结方正,堂皇之气扑面而来,笔锋金钩银划,自由一番气度,引的卢象升不由开口。 “好字!” 这是那位红袍军背后的三府总督魏昶君亲自书写,只是随着信件越读完成,卢象升反而愈发疑惑。 对方要邀请自己入东昌府,济南府,青州府三府一叙? 他思索了许久,也没想到魏昶君如今动作究竟意欲何为。 按说红袍军如今也算光明正大的反了,偏偏不动手,已是叫人想不通。 如今又如何笃定自己会冒险前往红袍军实力掌控之中,孤身犯险? 回到营房,卢象升指尖敲打着桌面,心中思虑万千。 他现在似乎回过味来。 这是红袍军给自己的选择,若是自己愿意前往,代表对方暂时不会对大明官兵下手。 若是自己拒绝,恐怕前些时日在禹城点燃的炮火,便会出现在的大明兵营。 卢象升起身来到窗边,远远盯着那些瘦骨嶙峋的大明将士,终于叹了一口气。 能不和红袍军交战,也是好的。 杀鞑子,算是保家卫国,这些将士自然应当随自己一往无前。 可无论是红袍军还是流贼,至少都是同一血脉。 “来人,备马。” 副将闻言有些错愕,如今天寒地冻,大人要马做什么? “莫非是有战事?” “大人,要准备多少战马?调遣多少资源?从何处开始冲锋?” 这名副将语气略显急促,明显神情紧张。 毕竟在前些时日见到禹城那样的炮火,便是最精锐的边军都要畏惧几分。 然而卢象升只是平静将信件放到老旧的桌案上,缓缓开口。 “一骑足矣。” “那位总督大人邀本官前往东昌府内一叙,自然不能失了礼数。” 副将神色大变,肉眼可见的慌张起来。 “大人不可!” “贼子弄诡,大人万不可轻信,以身犯险!” 这一刻,军帐内,卢象升脑海中似乎浮现出昔日京师,一人怒斥满朝文武之景。 于是终于只剩下幽幽叹息。 “尔等口中贼子,朝野上下尽欲杀之。” “可知缘由?” 副将没说话,眉头紧皱。 卢象升整理近乎褪色衣衫,衣冠理清。 “只因那位贼子,为了尔等被贪墨克扣军饷,为尔等家小遭遇地主缙绅欺压,鸣不平。” 轻描淡写的语气,偏偏让适才惶恐愤怒的副将愣住了。 卢象升的声音还在继续。 “他说出来,便是断了朝中那些正义的朝臣的财路。” “所以,他成了贼子,他便该死。” “吾等代表大明朝廷,自然该与红袍军敌对,但,尔等不该轻慢此人。” 彼时副将赫然已涨红了脸,羞愧点头。 “大人说的是,但大人身为主帅,孤身探营不妥。” “不如末将代替大人前往?” 营房内没有炭火,冷风呼啸,尖锐从窗棂灌入,正衣冠后,卢象升摇头。 “此人不至如此下作。” “一个敢站在百姓身边,为百姓顶撞朝臣之人,无需担忧。” “便是要战,也会待吾归来,堂堂正正一战。” 出了军营,卢象升翻身上马,目光沧桑,回望军营,略显迷茫。 未来的大明如何,他看不清。 官逼民反,天灾频频。 最顶层的欺压者享受着锦衣玉食,朱门酒肉臭。 最底层的百姓官兵,求一口饱饭而不得。 就是这样一群人组成了如今的大明。 且看那魏昶君,又待如何。 马蹄在大雪中缓缓踏动,自军营奔赴东昌府。 载着一身老旧整洁官服,一点点前往敌营。 与此同时,张献忠部同样有一封信件抵达。 张献忠并未阻拦,反而堂皇将信件展开,铺设于众人面前。 “义父,此人果然心思毒辣。” “竟敢邀义父前往东昌府,扬言设宴款待。” “只怕是要效仿楚霸王,设下鸿门宴,义父万不可轻信。” 孙可望眼见信件内容,面色一变。 这几日他治军之时,粮草愈少,精打细算下,明显憔悴许多。 惟独眼底野心不减,似更夹杂不甘。 如今张献忠帐下,分成两种声音。 一种是冲破红袍军封锁,回到川中继续发展。 而孙可望,赫然便是该想法之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