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8章 乌维曼低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宣德帝一点也不惯着这些人,来了京城应该是早就做好准备了。 毕竟要投降,要求要向大周称臣的,也是匈奴单于自己提出来的。可是如今这些匈奴人,到了京城又不愿意行礼。 还妄想能够与朕平起平坐,这群匈奴人实在是想太多了。 到了京城就给朕老老实实的,朕还能看中你们几分 那既然这么不情愿,西北的战役就继续打下去,直到将这群匈奴人给打怕了为止! 一群手下败将,居然还敢在朕面前拿乔。大不了朕掏空内库的银子,和你们匈奴再打个一年半载,直接将匈奴给灭族了! 宣德帝脑子一转,一想还真可以这么做,内心起了灭歼灭匈奴的心思。 只要大周能够一举灭了草原上的匈奴,那么边疆地区,也能永远宁静下来,再也不会发生动乱。 虽然哪里都是不毛之地,这些地方土地贫瘠种不出粮食来。要付出的代价,与所得到的不符。 但是,如果能够成为一代,开疆拓土的皇帝。宣德帝还是挺乐意,让他自自己能在史书,留下建功立业的名声的。 到时后人提起他的时候,也能记得住他的历史功绩。 想到这里宣德帝反而懊恼了,当初他就不应该嫌弃匈奴的地盘太穷,同意让百姓们接受了匈奴的投降书。 汤铭泽看不惯这群蛮夷之人,此刻在是他们大周的地盘上。 竟然还敢对他们的陛下不敬,当即就拜道:“陛下,老臣请旨,咱们继续和匈奴打,为大周开疆拓土。” “臣,恳请陛下,开疆拓土!”秦高钦也附和道。 朝堂上的大臣们,不管他们平日里政见不同,如今面对匈奴人完全是一条。 整个朝堂都下跪,恳求陛下继续出征,拿下匈奴,将匈奴赶出草原。 “臣等恳请陛下,为大周开疆拓土!” 乌维曼看着大周朝堂上,请战的大周官员,脸色非常难看。他没想到大周的官员,没有一个反对战争的。 宣德帝对他们的表现,感到非常的满意。 宣德帝挑眉看着乌维曼,“乌单于,你怎么想的,是战是和全凭你了?你要继续打,那朕自然是奉陪到底!” 乌维曼眼里充满了不甘,见宣德帝居高临下的俯视他,紧了紧拳头。 “单于!”阿雷木的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乌维曼微微抬手,制止了他的话。 阿雷木这时想起,进大周皇宫时单于的叮嘱。 “阿雷木,孤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想一想草原上的族人。” 阿雷木顿时停下了脚步,红着眼道:“单于,此事由属下来!” 说着阿雷木三人也跟着右手搭在胸前,向宣德帝行礼道:“匈奴使臣阿雷木(乌托),拜见大周皇帝!” 宣德帝看到这一幕,我完全无动于衷。 “放肆,那匈奴人,你还不赶紧行礼。不然小心治你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影响两国的关系到时让你没好果子吃!” 李德海见乌维曼,站立在朝堂上,竟然不行礼就呵斥道。 宣德帝就不动声色的,坐在龙椅上看着乌维曼。 乌维曼内心权衡后,闭了闭眼。用匈奴的礼仪,向宣德帝行礼道: “乌维曼,见过大周皇帝!”最终,乌维曼还是向现实妥协了。 阿雷木他们三人,看到自家单于低头,双眼发红紧紧的握住拳头。 阿雷木看到乌托的愤怒。一手抓住乌托的胳膊。 “莫要冲动,你这样的人行为,只会让单于为匈奴所做的一切,全部毁于一旦!” 听到阿雷木的话,乌托脚步就停了下来,紧咬牙关握紧拳头,阴沉着一张脸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阿雷木也是内心不好受,看到自家单于受到如此的折辱。 阿雷木从来没有这样的,痛恨自己是如此的弱小。面对如今这样的局面,他完全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单于, .受到大周皇帝的侮辱。 齐王一看他们满眼通红,不屑的看了一眼那群匈奴人。 就是一群手下败将,蛮夷之邦有什么值得傲气的。 “哼!傲气什么,早这样不就好了!还浪费大家的时间!”齐王冷哼一声挖苦道。 阿雷木自然也听到了,看着那弱鸡要不是顾忌着他们如今的处境,早就动手将他给掐死了。 齐王看到阿雷木恐怖的眼神,被他的眼神吓得,忍不住往后退了一步。 齐王一下子就意识到了,他被那个匈奴吓到了!他在大周的国土上,居然被一个蛮夷给吓到,实在是丢人。 “你……” 阿雷木眼神淡漠的看向齐王,齐王一时间竟然感觉,脖子有点凉嗖嗖,被吓的不敢开口了。 懦夫!阿雷木不屑的看了他一眼。 宣德帝坐在龙椅上,俯视整个朝堂。金銮殿上的一切,宣德帝都尽收眼底,自然把齐王的表现看在眼里。 糟心的玩意! “乌维曼,见过大周皇帝!”乌维曼见没动静又再次提了音量道。 宣德帝一眼就看出来,虽然乌维曼神情无任何变化,但他身后的匈奴使臣神情,透着屈辱就明白对匈奴人的打击。 将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了下去后,宣德帝这时看向乌维曼。 才觉得此刻的乌维曼,让宣德帝看着比之前顺眼了不少。 “免礼!”宣德帝才开了金口。 “多谢,大周皇帝!”乌维曼这才站直身子。 这么多年以来,大周朝是第一次以多胜少战胜了匈奴。现在匈奴单于的臣服,让宣德帝非常满意。 先皇没解决的事,如今却被朕给解决了!一举平定匈奴,从此以后边疆安稳,这等功绩可以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了。 乌维曼接着开口道:“陛下,乌维曼此次进京,是想与陛下商讨两国边境。孤可以在此作出承诺,只要孤还活着,就不会再侵扰大周边疆的安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