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冰封DF计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8章《龙人出处》a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鹤云飞抬眼望去,只见眯鲁手里不知何时多了一束紫色的植物,模样既像草,又像花。可她在这个时候打断谈话,总让人感觉像是有意为之。 眯鲁眨动着明亮的大眼睛,用混合着古龙山语和现代话,生硬地说道:“云飞哥哥,当年族长,也就是阿乌的父亲努卡,为了争取族人的生存,带领大家和哈拉哈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可后来他们都不在了。是诺西姆奶奶把我们拉扯大的。” 云飞心里清楚,她所说的“诺西姆”,指的就是西摩拉姆族巫。他接着又问:“你们原来生活的地方,有这里好吗?” “阿乌还小,不太懂这些,不过我知道。”眯鲁听到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高兴,连忙回答道。 “我才不小呢,我知道,我们那里有好多肥肥。”阿乌一听,立马抢着说道。 “就知道吃。”眯鲁轻轻推了他一把,略带嗔怪地说。 “肥肥本来就很好吃嘛。”阿乌满脸不服气,小声嘟囔着。 云飞猜测,他们说的“肥肥”大概是一种动物,便又问道:“那你们那儿有什么好看的花吗?” 眯鲁兴致勃勃地说:“有特别好看的蝴蝶,还有大鲁鲁。”说着,她还用手比划出一个长长的鼻子的样子。 鹤云飞心里一动,似乎明白了她所说的是大象。他暗自思忖,既然有大象,即使是猛犸古象,那个年代也应该是第二纪、第三纪,甚至第四纪冰川之后,有哺乳动物出现的时期了。这也进一步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龙山人应该处于新石器时代后期,或者是夏朝早期。 就在这时,一群植食恐龙慢悠悠地从旁边路过。云飞指着它们说:“我们把这种恐龙叫做禄丰恐龙,你们是怎么称呼它们的呢?” 小阿乌明白他的意思,立刻用古龙山语回答道:“达姆姆。” 鹤云飞若有所思地说:“它们可是真正的古老物种啊,应该生活在侏罗纪时代。”就好奇地问,“你们原来那个地方有这种动物吗?” 阿乌摇摇头。 鹤云飞笑着说:“哦,我是说,这群恐龙按常理应该生活在更久远的年代……”他更加确定,龙山人是后来才到这里的。 眯鲁轻轻摇了摇头,那神情,既像是没听懂,又像是听懂了却不知如何回应,只是说道:“我们不知道……达姆姆救过阿乌的命。” 云飞心中疑惑,追问道:“哦?达姆姆救了阿乌的命?这是怎么回事呢?是达姆姆救了你们吗?”他忽然感觉自己的语言能力还不足以和这姐妹俩顺畅地交流。他暗自想着,也许这些恐龙凭借着它们的聪明才智,顽强地存活到了白垩纪。 眯鲁用夹杂着古龙山语的现代话,缓缓说道:“来到这个世界之后,阿乌不幸和龙山人走散了。当时他年纪还小,也不懂得害怕。” 云飞听得一头雾水,正为语言交流的问题发愁时,曲木戈武恰好从山下走了上来。云飞像是看到了救星,连忙招呼他过来帮忙翻译。 眯鲁一看到戈武,顿时喜笑颜开,立刻用流利的古龙山语继续讲了起来:“当时正好有一群大龙路过,阿乌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它们走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达姆姆居然收留了阿乌。也许是它们当中有一只小龙马姆,喜欢上了我弟弟,就是后来和阿乌关系最好的大龙马姆……” 戈武将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翻译给鹤云飞听,云飞不禁感叹道:“真是个传奇的故事啊。” “传奇?”两个小孩一脸茫然,摇了摇头。阿乌以为云飞问的是他们平常的生活,便说道:“我们在大森林里四处游荡,饿了就吃野果,渴了就喝山泉水……” 戈武听后,轻轻应了一声“哦”。他意识到阿乌理解错了问题,便又问道,“你们到底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呢?” 小阿乌性子急,脱口而出:“我们是飞来的……”话还没说完,眯鲁就赶紧拉住他,拼命地摇头示意。 阿乌一脸委屈,小声说道:“这个,族巫奶奶不让说。” 鹤云飞见他们不愿提及此事,也不再勉强,轻轻搂住阿乌,安慰道:“没关系的,小阿乌!要是不好讲,咱们就先不讲啊。” 小阿乌乖巧地点了点头。 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原本湛蓝的天空,此刻悄然增添了几分青色,洁白的云朵也慢慢染上了微红的霞光,宛如娇羞的少女,显得愈发妩媚动人。 尽管鹤云飞给出了大致的定位信息,可前路依旧荆棘丛生,艰难险阻重重。一连数日,包天喜率领着队伍,在这陌生又神秘的地域里,一边不辞辛劳地搜寻失踪的鹤云飞和曲木戈武,一边怀揣着希望探寻白垩纪的宝藏。 举目四望,苍穹之下,是广袤无垠的莽莽荒原,与那笼罩在氤氲雾霭之中的远山,共同勾勒出一派亘古未变的苍凉景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尽沧桑。 队伍临时在一个山洞中安营扎寨。班玛多吉在这漫长的旅途中,终于觅得了一位酒友——铁手古大军。他满心欢喜地拿出自己珍藏许久、为数不多的青稞酒,热情地邀请古大军一同畅饮。 几杯酒下肚,班玛多吉却发现,这青稞酒非但没有让古大军的精神振奋起来,反而像是勾起了他心底的愁绪,整个人愈发显得伤感落寞。多吉不禁关切地问道:“怎么啦,铁手兄弟?是有什么心事吗?” 古大军没有直接回应他的询问,而是话锋一转,反问道:“咱们都来这儿好几个月了,现在是不是已经过了冬至了?” 多吉思索片刻,缓缓说道:“大概是吧。我们藏族人没有这样的称呼,不过在这一天,我们会去泡温泉,算是一种特别的习俗。” 古大军感慨万千,轻轻叹了口气说:“是啊!过去,我们汉族人总是把冬至当作一个极为隆重的节日,民间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呢。”说罢,他猛地仰头,又灌下一大口青稞酒,辛辣的酒液顺着喉咙流下,仿佛能暂时麻痹他内心的忧愁。 这时,马文庸也凑了过来。他虽然不沾酒,却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在这两个不太擅长言辞的人中间,成为了聊天的核心人物。 马文庸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也就是所谓的冬至线。在这一天,阳光对于北半球而言是最为倾斜的,所以这也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时刻。” 多吉听后,不禁露出惊讶的神情,喃喃道:“原来是这样啊?” 马文庸接着侃侃而谈:“一般在这个时候,北方人习惯吃饺子,南方人则喜欢吃汤圆,这都寓意着年终有个好归宿。可像我这样常年漂泊在外的人,回家过年对我来说,就只能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了……” 听到马文庸这番感慨,古大军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火辣的酒精穿肠而过,似乎在这一刻,他的心情才稍稍得到了些许慰藉。 马文庸看着古大军,心中暗自思量,这个平日里看似铁骨铮铮的汉子,没想到内心竟也如此多愁善感,真是侠骨柔情啊。然而,他并不知道,古大军本就是个古道热肠之人,向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他家中有一位年逾八旬的老母亲,还有一个身体略有残疾的弟弟,生活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为了维持家人的生计,他不得不经常参加地下黑拳比赛,每次挣到钱,都会第一时间寄回家中。 这次,他因为替工友出头,向拖欠工资的承包商讨说法,一气之下将对方暴打一顿,结果得罪了人,有家也回不了,只能被迫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四处流浪。想到这些,古大军不禁再次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试图宽慰大家:“冬至虽然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但只要它来了,春天也就不远了。可话说回来,咱们现在身处这地方,哪有什么冬至的概念呢?” 众人循声望去,原来是李颜忠走了过来。 李颜忠在众人身边坐下,班玛多吉连忙拿起酒壶,准备给他倒上一杯酒,却被他伸手拦住:“别浪费了,就这么点酒,你还是留着慢慢享用吧。”接着,他话锋一转,问道:“你们觉得咱们现在这情况,接下来会怎么发展呢?” 马文庸微微皱起眉头,这是大家平日里很少见到的神情。他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这个很难说,毕竟现在的情况太出乎意料了。” 说着,他转过头,看了一眼那些正在一旁睡觉的同伴,压低声音,悄声说道:“不过我听说,上头其实不是毫无准备,他们就是拿咱们做个试验。但不管怎么说,他们肯定也会想办法帮助咱们穿越回去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