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世民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高昌王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长孙无忌离开高昌王后,坐在马车里,面色阴沉。 他微微抬起手,对着身旁的心腹手下对着脑袋比划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眼神阴狠地说道: “去,派人在路上截杀高昌王,但记住,不要把他弄死,只要让他受点伤,彻底激怒他就行。” 手下心领神会,连忙应道:“大人放心,小的明白该怎么做。” 高昌王一行离开了长安城,踏上了归国之路。 一路上,他们虽小心翼翼,但并未察觉到异样。 车队缓缓前行,不知不觉已快要抵达高昌国边界。 就在众人放松警惕之时,突然从道路两旁的树林中冒出一伙黑衣人,个个手持利刃,如鬼魅般冲向高昌王的队伍。 这些杀手训练有素,出手狠辣,瞬间便与高昌王的护卫们混战在一起。 高昌王大惊失色,他没想到在自己的地盘附近居然会遭遇袭击。 他抽出佩剑,奋力抵抗,但杀手人数众多,且攻势凶猛。 一番激斗后,高昌王虽奋力拼杀,但还是不幸被一剑划伤手臂,鲜血直流。 “保护大王!”护卫们见状,更加拼命地抵挡杀手,终于将这伙杀手击退。 看着远去的杀手背影,高昌王面色铁青,心中愤怒到了极致。 这伙杀手来得突然,去得也迅速,高昌王的手下们想要追击,却早已不见踪影。 众人只能护送受伤的高昌王匆匆返回高昌国都城。 此事很快在高昌国内传开,闹得沸沸扬扬。 百姓们得知国王在归国途中遭遇不明身份的杀手袭击,而这些杀手相貌竟是中原人的模样,顿时群情激愤。 与此同时,王妃被强行上贡给大唐皇帝的消息也在高昌国不胫而走。 民众们得知自己国家尊贵的王妃遭受如此屈辱,纷纷义愤填膺,指责大唐的霸道行径。 高昌王回到王宫后,看着国内上下一片愤怒的景象,心中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 大唐接二连三的挑衅,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高昌国的尊严和他的统治地位。 “大唐如此欺我,我若再忍,有何颜面面对高昌国的列祖列宗,又如何对得起我的臣民!” 高昌王站在宫殿之上,望着殿下群情激昂的臣子们,大声吼道。 “反了吧!大王,与大唐拼了!”大臣们纷纷响应,士气高涨。 高昌王握紧拳头,眼中闪过决然的光芒:“传我命令,全国上下,秣马厉兵,准备与大唐决一死战!” 在长孙无忌的蓄意谋划下,高昌王终于下定决心,举起了反唐的大旗,一场大战的阴霾,笼罩在了西域大地之上。 高昌王叛乱的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李恪的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早朝之时,大殿内气氛凝重压抑,百官们纷纷将矛头指向李恪。 “陛下,高昌王叛乱,致使丝绸之路中断,这对我大唐的商贸往来和威望影响巨大!陛下难辞其咎啊!” 一位年迈的大臣率先发难,言辞激烈,气的胡须都微微颤抖。 紧接着,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是啊,陛下,此前就对高昌采取强硬措施,还强行霸占了人家的王妃,如今酿成大祸,实在是……” “这都是陛下决策失误所致,还望陛下给群臣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李恪坐在龙椅上,神色淡然,听着百官的口诛笔伐,手指轻轻地敲着龙椅。 他知道,这背后少不了长孙无忌的推波助澜。 长孙无忌站在群臣之中,脸上虽带着忧虑之色,可眼底却隐隐透着一丝得意。 他心中暗自盘算着,只要借着这次高昌王叛乱的机会,将局势搅得更乱,再高举义旗,以平叛之名召回三位皇子返回长安。 到那时,在这混乱的局面下,就有机会从三位皇子中挑选一位扶持上位,从而将李恪从皇位上拉下来。 而在皇宫的一处隐秘暗室里,秦叔宝和尉迟恭正陪着李世民一同观看着朝堂上发生的这一幕。 暗室内布置简单,仅有几排座椅和一面巨大的铜镜,通过巧妙的机关设置,能清晰看到朝堂上的一举一动。 秦叔宝眉头紧锁,一脸担忧地说道:“陛下,您看如今朝堂这般混乱,李恪殿下被百官围攻,情况堪忧啊。” 尉迟恭也在一旁附和:“是啊,陛下,要不咱们出面干预一下,别让李恪殿下太为难了。” 李世民却神色淡定,微微抬手示意两人稍安勿躁,说道:“莫急,继续看戏,李恪这孩子,朕相信他有应对之法。” “这朝堂的风浪,他若是连这点都扛不住,又何谈担当大任,治理天下?” 秦叔宝和尉迟恭对视一眼,虽心中仍有担忧,但见李世民如此镇定,也只好按捺住性子,继续注视着铜镜中朝堂上的风云变幻。 李恪目光炯炯,怒视着朝堂上的众人,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吼道: “高昌王叛乱关我屁事!你们一个个不分青红皂白,就来指责朕,实则都是长孙无忌为了谋取西域,蓄意谋划所致!朕向来以仁治国,何曾羞辱过高昌王?”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心中暗恨,却强装镇定,冷哼一声道:“陛下可不要空口无凭,随意污蔑老臣!” “再说,老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盛世太平!”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只见一队不良人押着一群五花大绑的人走进朝堂。 为首的不良人单膝跪地,抱拳奏道:“陛下,幸不辱命,已将袭击高昌王的刺客尽数抓获!” 李恪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地盯着这群刺客,喝道:“你们如实招来,究竟受何人指使,胆敢私自袭击藩王!” 这群刺客本就被不良人一番审讯,心理防线早已摇摇欲坠。 此刻面对朝堂上威严的李恪,更是吓得瑟瑟发抖。 其中一人哆哆嗦嗦地抬起头,用手指了指长孙无忌,哭喊道:“陛下饶命啊,都是长孙大人指使我们干的!他让我们在路上袭击高昌王,但不要把人杀死,只要激怒他就行……”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炸开了锅。 百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看向长孙无忌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与质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