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安霍思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28章 保太子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端木洪天从府里带出来的亲卫队长忍不住开口问道:“老爷,你忘了太子殿下吗?那位现在正在东宫呢。” “对对对,差点忘了我那可怜的太子外甥。马上派个人过去,把这边的消息传给他。 告诉殿下,马上上朝!一定不能让那帮子黑了心肝的家伙先开口! 一旦让陛下先入为主,殿下那边可就危险了。” “卑职明白。” 说完,这个机灵的长随带着端木洪天的口信,拔腿就跑。 再说那群匆匆去上朝的官员。 这些人可没有进金銮殿内的资格,他们最多也就能站在大殿最外边。 要是往常时分,这些人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往里边递个纸条,或者是使些钱,让值守的太监,侍卫往里送信。 今天不同往日,数名大臣直接请假,皇帝把金銮殿的偏殿让了出来。 这里边此时还有一些高阶,低阶官吏三三两两的坐在里头喝茶。 其中,武勋在右,文官在左。 文官里又分出了世家一派和清流一派,还有一些中立的保皇党也在,一共形成了数个圈子。 这些人别看一本正经的喝茶,看起来个个一脸平静。其实人家正焦急地等外面的消息呢。 就在这时,这群低品官吏闯了进来。 呼啦啦一群人一进来,顿时把这间偏殿给挤满了。 礼部校书于子淳眼尖,一眼从人群里找到了一位文相爷的人。 这人一身绯袍,是四皇子府的右长史乔凌山。 文相力挺四皇子,这位不用问了,必然是文相一边的人。 于子淳费力挤到对方跟前,“大人,快通知文相爷,太子犯了大错,他不但带兵跟朝中各路军队在京城打仗,还当着百官的面,强闯国库,强掠国库钱财! 在场百官已经决定联名弹劾太子,管着户部的尚书朝安国公也在那份折子上署名了。你快入朝告知文相,这可是废太子的最佳良机了。 就算不能废太子,光凭此事,也足削掉太子身上的功勋!” 乔凌山当场被这话吓了一哆嗦。 “你说什么?这是真的吗?太子就能私闯国库,你别是在开玩笑吧。” 礼部校书于子淳不悦道:“我开什么玩笑,你往周围瞧一瞧随我一同进来的百官,哪一个不是对太子满腹意见。 我跟你说,太子这一次是真的惹来了众怒,当时朝尚书已经把国库里的钱分派出去了,我们这些人就在国外等着领钱呢,结果太子一到,就把钱抢走了。 你说说,这能不惹来众怒嘛。” 嘶! 四皇子府的右长史乔凌山倒吸一口凉气。 “这位太子殿下了一次江南,可是真长了脾气啊。行了,你在这里等消息,我马上入朝,给文相送信去。” 说完,这位长史大人一脸喜色地匆匆去上朝。 于子淳和乔凌山只是这座偏殿的一个缩影,殿中等消息的官员都从自己衙门口的官吏口中,得知了城中消息。 就见一个又一个官员,有人喜悦,有人发愁,但这些人无一例外,都行色匆匆的往金銮殿里跑。 金銮殿。 没几位臣子说话,殿中心跪着的李元启此时自己都不知在说些什么了。 反正他就一直在说,一直在讲。 反复说话,说的都是一些状告太子,说一些江南民众疾苦之事。 随后又讲一些李家叛乱,有人趁火打劫。 暗示皇帝和百官,这些人应该就是太子派去的。 还有,太子还把江南兵营都掌握在手里,肆意安插自己人上位。 还给士卒分田地,这些田地每一亩都充斥着江南士人的鲜血。 总之就一句话,太子不是个玩意儿,一出门就肆意妄为,把江南折腾得一团糟,未来北伐之时,江南是否稳定,没人能保证。 请皇帝给李家做主,给江南之民作主。 在李元启的嘴中,太子梁乾就如一个地狱里跑出来的魔鬼,把江南祸祸得不成样子。 而他们李家和江南所有遭难的世家,就是受害者。 皇帝听都听烦了。 就连一直对李元启反驳的最为激烈的司徒剑南,都不说话了。 他不开口,也是有原因的。 这厮一开始反应极为激烈,李元启说一条,司徒剑南驳一条。 可当李元启反复说之后,司徒剑南心累的走神漏过一条,结果他就发现在场百官也没像以前一样喊打喊杀。等李元启又说下一条时,司徒剑南终于精明一把,不再开口了。 然后他又发现,朝中百官好像没人在意李元启在说话。八成的人都在走神,甚至司徒剑南还大胆的往上扫了一眼,在发现连皇帝都在走神后,他自然也归了武勋一列。 就这样,李元启讲得口沫横飞,结果没几个人听。 可也没人让他闭嘴。 没办法,不让他在那逼逼,这大朝会总不能散了吧。 派出去的人还没传过来信儿,用李元启这个人拖时间挺好的。 这是听烦了的满朝文武达成的共识。 大朝会不能散! 大家也就在这儿听李元启讲故事,总归他说的江南事,还算有些趣味。 就在这时殿外一阵骚动,有人悄悄进来,并归位了。 皇帝眼皮子也动了动,朝中所有人也都精神起来。 大殿正中。 李元启还在那儿表演。 “……请陛下就有江南之名,请陛下为江南之名做主,惩戒太子……” 李元启喊的声嘶力竭,哭的是泪流满面。 这时,满朝文武开始有人看纸条,有人再悄悄交头接耳。 皇帝那里也有太监悄悄上前,在这位陛下耳边低语。元康帝的神色一会儿喜一会儿怒,神色变来变去,最终,这位陛下决定散朝! “咳,咳!” 大殿静了下来,李元启乖觉的闭上了嘴。 这时,皇帝开口了。 “朕觉得李元启该说明白的都已经说明白了,但审案不能只听一方。 朕以为,待太子回京后,令他当廷自辩。 此案便交由三法司审问。 现在,朕把李元启暂时关押天牢,任何人不得探监,待太子回京后理论。现在,这大朝会便散……” “陛下且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