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成皇子的我,先苟一波再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0章 反腐事毕,李乾之名传遍大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距离那日李乾定下十日之期已经过去了十一天。 金銮殿上,气氛却不像往日那般肃穆。 文武百官一个个低眉顺眼,噤若寒蝉。 他们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瞄着龙椅旁新设的座位上,那个气定神闲的年轻人——秦王李乾。 此时的李乾身着玄色蟒袍,袖口绣着金丝腾龙,更衬得他面如冠玉,贵气逼人。 他轻轻转动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嘴角噙着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十一天前,他以监国的身份,宣布成立锦衣卫,并定下十日之期,令所有官员主动上交贪污所得,逾期不候,后果自负。 此举一出,朝野震动,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起初,不少官员还心存侥幸,觉得李乾不过是个纨绔皇子,装腔作势罢了。 可随着六皇子李皓和三皇子李彦被秦王亲自带兵包围了府邸的消息传开后,这些老油条们纷纷坐不住了。 紧接着,四皇子李沐、丞相刘安主动投诚,更是让剩下的官员们彻底慌了神。 一个个比兔子跑得还快,争先恐后地涌向锦衣卫,生怕慢了一步自己就成了下一个被秦王带兵抄家似得。 毕竟在他们看来,秦王兵围六皇子府邸,就是因为贪污的事情。 对于这个美丽的误会,李乾乐见其成,自然也没做过多的解释。 他目光扫过殿下众人,缓缓开口道: “本王心甚痛啊! 尔等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国为民,反而贪赃枉法,中饱私囊,置黎民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有半点愧疚之心?” 群臣噤若寒蝉,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与李乾对视。 “青龙,” 李乾语气一转,看向殿下的锦衣卫指挥使青龙, “将这十日来,众卿家"自首"的情况,宣读一遍,也好让大家引以为戒。” 青龙应声出列,手中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高声念道: “工部尚书裴大人,贪污白银八十三万两,黄金三千两,田产三千亩,商铺十间……” 随着青龙的宣读,殿内气氛愈发紧张。 不少官员的脸色变得煞白,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 “王爷,除几位…特殊情况外,其余官员皆已上交赃款。 如今国库…嗯,颇为充盈。” 宣读完,锦衣卫指挥使青龙单膝跪地,饶是他见惯了大场面,也被如此大的数额给惊呆了。 李乾放下手中的玉板指,轻笑一声: “哦? 颇为充盈? 说个数。” 青龙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小心翼翼地答道: “回殿下,共计…白银三万万两,黄金…两千万两,还有…田产商铺无数。” 李乾挑了挑眉,这数目比他预想的还要多,看来这些年,这些蛀虫们没少往自己口袋里捞油水。 “很好。” 随后将目光扫过殿下瑟瑟发抖的官员们,慢悠悠地说道: “诸位大人如此"慷慨解囊",本王深感欣慰。 既往不咎之事,本王自然说话算话。 不过……” 他故意顿了顿,殿内气氛更加紧张,落针可闻。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贪污受贿之风,不可助长。 所有涉案官员,一律降一级,罚俸三年! 今后若再有人胆敢贪赃枉法,中饱私囊,一经查实,决不轻饶! 诸位大人,可还有异议?” 群臣闻言,顿时如蒙大赦,纷纷跪地谢恩: “秦王殿下英明!” 原本他们已经做好了被罢官的准备了,如今只是降一级,罚俸三年,如今纷纷松了一口气! 李乾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不已。 他知道,这些人不过是迫于形势,口是心非罢了。 不过他也不是真的要将这些官员全部治罪,他的目的,是要震慑大殿上的官员罢了。 李乾深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不是贪的太过分,他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通过这次的敲山震虎,如今朝堂之上,谁还敢不听他的? 后宫之中,这段时间一直对朝政之事不闻不问的夏皇,在听道黑龙卫的汇报后,心中五味杂陈。 他没想到,老九竟然有如此手段和魄力。 短短十天,便肃清了朝堂上的贪腐之风,充盈了国库。 他不得不承认,老九比他想象中更加优秀,也更加…可怕。……….. 蛮族皇城,金碧辉煌的宫殿内,弥漫着凝重肃穆的气氛。 高坐在龙椅上的蛮皇,身披金色龙袍,头戴镶嵌着宝石的皇冠。 他原本就黝黑的皮肤此刻更是涨成了猪肝色,一双牛眼瞪得浑圆,仿佛要喷出火来。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蛮皇怒吼道,声音嘶哑, “这么多人,竟然被李乾一个人耍得团团转! 我精心策划的计划,全都被他毁了!” 他一拳砸在面前的桌案上,雕刻精美的桌案顿时四分五裂。 大殿内的官员们噤若寒蝉,一个个低着头,生怕触怒了此刻暴怒的蛮皇。 蛮皇原本的计划是利用大夏皇子间的争斗,削弱大夏的力量,然后趁虚而入,夺取大夏富饶的土地和财富。 为此,他甚至暗中派人联系了几个皇子,试图挑拨他们与李乾的关系,让他们互相倾轧,消耗彼此的力量。 现在,他的计划彻底落空了。 李乾,原本蛮皇觉得自己已经足够重视他了,没想到还是小瞧他了。 他竟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了朝政,还充盈了国库。这对他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 “大夏……李乾……” 蛮皇咬牙切齿地念叨着这两个名字,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芒, “看来,我得重新评估你了。” 与此同时,距离天启城数万里之外的猛犸帝国,情报部门正紧锣密鼓地收集着关于李乾的一切信息。 “陛下,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这位夏朝的秦王,原本被夏皇封为渤海王,封地在大夏青州的渤海郡,在封地的这几年一直表现的平平无奇。” 情报大臣毕恭毕敬地汇报着, “然而,自从爆出其暗中训练了一支名叫龙隐的军队后,无论夏皇的反应,还是这位秦王的表现,都颠覆了我们之前的认知。 尤其是他监国之后,更是判若两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