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反天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四章 暴君!这是暴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牟斌。” 朱祐樘又唤牟斌前来问讯。 牟斌立刻上前两步,恭敬回话。 “卑职在。” “京城控制得如何?可有变故发生?” “回陛下,锦衣卫已经全面接手五城兵马司的职责,如今京城所有治安防卫,都由锦衣卫在掌管。” “到目前为止,京城一切如常,并无任何异样。” 朱祐樘点了点头,最后将汪直唤上前来。 “汪直。” “臣在。” 一直沉默地侍立在后的汪直,上前走到朱祐樘的身边。 “京城武将们的审查,进行的怎么样了?” “有不臣之心的吗?” “还在排查中,不臣之心的人虽然没有,但心思不纯的人,不少。” “哦?仔细说说。” “瑞安伯王源,崇善伯王清,还有他们的弟弟王浚都在五军都督府任职。” “三人胆小而贪婪,位高而权低,翻不起什么风浪,但怕以后会惹出小麻烦来。” “特别是这三人,还都是王皇太后的亲弟弟。” 朱祐樘微微皱眉:“又是外戚?” 思索一会后,朱祐樘淡淡回应。 “既然还算安稳,就先不管他们。” 明朝的外戚,有利有弊,全看皇帝驾不驾驭得住。 当年太宗皇帝能靖难成功,外戚魏国公一脉,立下了汗马功劳。 先帝在时,也曾用过外戚,掌管锦衣卫和五军都督府。 但到了明朝后期,皇帝权力越来越小后,外戚反而开始和内阁勾结,反过来拿捏皇帝了。 既然如此,朱祐樘准备之后将大明所有的外戚,全部连根拔起! 不仅如此,他还要将大明整个外戚封爵制度,直接废除! 但如今,朝廷动荡,先帝毒杀一案都未结束。 此时再谈废除外戚封爵制度,就有些言之过早了。 “是,陛下。” 朱祐樘下令后,不管汪直理解不理解,支持不支持,他都会毫不迟疑地接受命令,然后坚定不移地将其执行下去。 朱祐樘和三位厂卫主官说话时,午门广场前的处刑,已经结束。 此时的午门广场,一片猩红。 遍地都是官员的尸首,到处都是流淌的鲜血。 在午门广场两边的宫墙前,贴满了躲避灾祸的大明朝官。 当陷阵营处刑时,他们将自己的身体死死地贴在墙上,力求能尽可能地远离行刑的陷阵营。 当行刑结束后,还能喘气的大名朝官,都龟缩在墙根底下。 而中间的广场上,躺着的都是不能喘气的罪臣了。 满身鲜血,冲天杀气的陷阵营士兵们,在处刑完被朱祐樘下令处死的官员后。 他们并没有滥杀其他的无辜官员,而是迅速列队,来到了午门之下。 邹毅率先跪地复命:“启禀陛下,所有罪臣,均已处决完毕!” “请陛下视察!” 陷阵营其余将士,也都跟着跪地复命。 “请陛下视察!” 能见到朱祐樘,邹毅的心情十分激动。 他知道,这是他是否能够得到,陛下重用的关键。 要知道上一次陷阵营的徐昌,为陛下送去军情密报,面见陛下之后,让陛下对他有了一个不错的印象。 正因如此,结果这次出征哈密卫,陛下竟然封徐昌为武节将军,任西北总督,节制西北军马,全权主持这次出征事宜! 能得到陛下如此重用,这简直让陷阵营的其他亲兵奖励,羡慕到发狂。 邹毅同样也希望,朱祐樘能够重用他。 让他也做一回开疆扩土,封狼居胥的英雄将军! 朱祐樘扫视一眼,见果然处刑完毕后,淡淡开口:“不错。” “陷阵营归队,继续替朕守护紫禁城。” “是,陛下!” 邹毅恭敬行礼后,便率领身后的陷阵营,退出了端门。 这时,朱祐樘也站起了身,对着贴在宫墙上的官员下令。 “午门的善后工作,朕还是交给你们了。” “你们什么时候打扫干净了,什么时候才准离宫。” “退朝。” 朱祐樘说完,便在汪直,怀恩,牟斌的陪同下,离开午门城楼,坐上龙辇,返回后宫。 朱祐樘走后,随侍左右的太监和侍卫们,也都撤走了。 整个午门广场上,就剩下了还活着的朝廷官员们。 “又是这样……又是这样!” 工部尚书贾俊的身体依然停止不了颤抖,他扶着墙,面色苍白,神情绝望。 上一次在城墙上观刑时,朱祐樘就让他们打扫战场。 这一次在午门前观刑后,朱祐樘也要他们打扫战场。 他们身为大明朝官,身份尊贵,位高权重,为何朱祐樘要一次又一次地,折辱于他们啊?! 谢迁看着满地残骸,神情恍惚,隐隐作呕。 “作孽啊,作孽啊!” “暴君……这是暴君……” 谢迁才说没两个字,一旁的李东阳马上扑上来,死死地捂住了谢迁的嘴。 “于乔,别乱说话!” 谢迁这才反应过来,想起自己刚才说的那个词,顿时便吓得双腿一软,冷汗直冒。 他谨慎地四处张望一番,见无人注意到他的话后,这才放下心来。 “多谢宾之救我。” 直到现在,谢迁还有些后怕。 李东阳拍了拍谢迁的肩膀:“别耽误时间了,快干活吧。” “宾之说的正是。” 另一边,王恕的身体摇摇晃晃,随时都像要摔倒一般。 一旁的刘健及时上前,扶住了王恕。 王恕看到刘健,面容苦涩无比。 “希贤,你这是害苦了老夫啊!” 王恕本来都在应天府致仕了,结果被刘健举荐成了吏部尚书。 重新来到这危险的京城,置身于权力的漩涡中。 王恕的心里,别提有多悔恨了。 刘健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宗贯公,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啊。” “唉。” 王恕摇了摇了头,推开刘健,独自去打扫午门广场。 都察院左都御史屠滽,看着满地狼藉,流汗不停地流,心中感到十分后怕。 先帝驾崩前后,他正在巡视两广,恰好不在京城。 不然的话,那躺在地上的人中,就要多一个自己了。 张蓥,王霁,屠滽,原来的三法司主官,现在也就只剩下一个他了。 整个三法司系统,即将迎来一次大换血。 刘大夏,彭韶两位新任的六部尚书,心中也深感不妙。 如今的大明朝堂,已经不再是之前那幅和平美好,友善和谐的模样了。 在锦衣卫的看管下,朝堂百官心中再有多不情愿,也不得不拿起清洁用具,清洗起午门广场来。 与此同时,东厂的番子也开始大肆行动起来。 太庙里的家眷们,有些直接被拉到了菜市口,交由刑部刽子手行刑。 有些则是按性别划分,女眷充入了教坊司。 男性则是关入东厂大狱,等所有人都抓齐之后,统一押送往各个边镇,充军戍边。 东厂的抄家抓捕的行动也未停下,不停地进出于京城各个官员的家宅。 抓人,抄家,两不耽误。 金银财物送入陛下内帑,而犯人则是被送入菜市口的刑场。 由于最近这段时间,厂卫频频抄家官员,导致京城民众们,竟然已经习惯了京城官员被抄家的场景了。 在东厂缉拿官员时,有不少民众喜气洋洋地站于道路两侧,拍手叫好! “抓得好!早就该把这些贪官给抓起来了!” “少了这些贪官,咱们的日子就能好过起来了!” “皇上圣明!皇上圣明!” “……” 百姓们可不知道朱祐樘为什么要抓这些官员,他们也不知道到底哪些是贪官,哪些是清官。 但他们知道,只要官抓得越多,他们的日子就越好过。 所以大家都是满脸笑容,使劲鼓掌,热闹得仿佛过年。 当然,整个京城最热闹的地方,还得是菜市口的刑场。 菜市口刑场前人山人海,万人空巷。 许多京城的民众,削尖脑袋地往前挤,只为一睹行刑时的场景。 刑部官员不得不派出许多小吏,维持刑场的秩序。 此刻,刑场上同样人满为患。 要处决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刽子手都不够用了。 刑部郎中费举,在刑场主理此案。 他身上的官服上全是血迹,面容惶恐不安。 他刚刚还在午门前,打扫午门广场呢。 现在又因为刑场缺一个主理官,于是东厂番子又把他从午门广场上,带到了刑场。 费举刚刚才经历过一场处刑,而且自己还深入处刑现场之中,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了。 现在又要让他来主理刑场,处决其他犯人。 恍然间,费举好像体会到了,太祖高皇帝所在的洪武盛况。 官员们前脚刚在堂上,给别人判刑,后脚就跪在堂下,等待其他官员给自己判刑。 “大人,时辰差不多了,该行刑了。” 费举身边的刑部小吏见费举神情恍惚,于是出声提醒道。 “哦,是,是该行刑了。” 费举反应过来,拿起桌上的竹签,扔其在地。 “全部枭首,即刻行刑!” “是,大人!” 刽子手奉命行刑,一时间,刑场充满了惨叫声,尖叫声,和欢呼声,鼓掌声。 费举茫然无措,转头间,又见东厂番子正押着新一批犯人,前来刑场…… 费举狠狠打了个冷颤。 此案过后,沉寂许久的东厂,一案成名! 天下之人,再也不敢小看东厂这个老牌缉事厂了。 东厂,不出手则已,出手便是牵连上万人的大案啊! 紫禁城。 弘德殿。 朱祐樘坐上龙椅,挥了挥手:“你们都退下吧,朕乏了。” “是,陛下。” 怀恩和牟斌两人恭敬行礼后,便退出了弘德殿。 只有汪直依然站在原地,没有动弹。 汪直拱手请奏:“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说吧。” 汪直侧身看了一眼,见怀恩和牟斌两人已经退出弘德殿后,才上前一步,跪在了朱祐樘的面前。 “臣请陛下,允许微臣调查此案!” 朱祐樘面色如常,似乎早有预料。 “东厂不正查着吗?西厂又何必再进去掺和?” 汪直咬了咬牙,冒死直谏。 “臣以为,东厂办事不利!” “东厂调查,只浮于表面,并未触及根基!” “哦?” 朱祐樘轻轻点头:“何以见得?” 汪直将心中的想法,如实道来。 “臣以为,先帝遇害,绝不仅仅只是朝廷外官,凭一己之力就能办到!” “先帝久居宫中,平时接触最多的,俱是宫中之人。” “先帝遇害,宫外逆臣只是其次,最要紧的,还是宫中之人,出了问题!” 朱祐樘点了点头:“不错,朕也想过这一点。” “不过朕之前,便已经清洗过宫中一批宫女太监了。” “陛下,恐怕……此事不在下,而在上……” 朱祐樘眯起了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光。 沉吟两秒后,朱祐樘开口。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好生查查。” “把一切,都给朕查清楚了!” “还有,先帝之死,是后宫勾结内阁。” “这件事你知,朕知,朕不信怀恩不知。” 汪直猛地抬起头来,对上朱祐樘深邃又凌厉的眼神,向来没有表情的脸上,也闪过一丝惊惧。 “是陛下,臣明白!” “明白就好,此案若办好,朕重重有赏。” “下去吧。” “谢陛下,微臣告退!” 汪直退出弘德殿后,朱祐樘靠在龙椅上,眼睛危险地眯起。 他右手不停地轻轻敲击着龙案,眼神慢慢落到怀恩呈上来的密信上。 “哼!” 朱祐樘冷哼一声,一巴掌拍到了密信之上! 直到夜半时分,午门广场上,才恢复一新。 断肢残骸和鲜血,都已经没有了。 只有空气中,还残留着挥之不去的血腥味。 这个时候,东厂番子才打开端门,让满朝文武离开皇宫。 文武官员们结队离开皇宫后,徐溥叫住了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阁老,同时又喊上王恕,刘大夏两位尚书。 “诸位大人饿了一天,请来寒舍吃点东西吧。” 几位阁老尚书对视一眼,知道徐溥有话要说,便应允了下来。 “那就多有唠叨了。” “有劳徐首辅费心了。” “既然如此,老夫也就不推辞了。” 徐溥努力挤出一丝微笑:“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诸位请随我来。” “徐首辅请。” “诸位大人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