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反天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二章 徐溥刘大夏,下狱论罪!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祐樘从成化十五年开始查看,首先便是大明王朝每年所制造的装备数量。 其中盔甲每年制造一万三千四百套,马刀两万一千把,弓三万五千张,箭十二万支……等。 而火器方面,火铳每年一千三百把,铳箭头三万个,火炮四百门……等。 这是成化十五年的数据,之后几年间的数据,也都差不多。 但从成化十九年开始,兵部上报的军火制造数据,就开始逐渐上涨。 到了成化二十三年,兵部上报的军火数据,更是大得出奇。 其中甲胄从一万三千四百套,飙升到两万一千六百套,马刀从两万一千把,激增到三万三千把。 弓的数量没怎么变,但箭的数量从十二万支,增加到了二十万支。.M 更夸张的是火器,火铳从一千三百把,变成了三千把,铳箭头三万个变成了九万个。 紧接着弘治元年,兵部上报的数据中,这些军火的制作数量,平均再次上涨了两成。 如此庞大的军火开支,自然是由户部买单。 户部在成化十五年时,向工部支出的军火制造费,是四十六万两。 但到了成化二十三年,便飙升到了七十二万两,弘治元年是八十八万两。 而若是只看工部的账目的话,工部没有问题。 兵部上报计划建造的军火数目给工部,工部按照制造价格报给户部,户部再给工部拨款。 工部将这些武器制作完成后,便交由兵部,兵部再将这些军火,分发给大明各个边镇和卫所。 而工部的要价非常合理,单个军火的造价和往年基本持平,没有出现一把长刀就要价几十两的,天价武器情况。 而最大的问题就出在,从成化十九年开始,军部多制造的那部分军火,全都被兵部分发到了大同,宣府,辽东和肃州这四个边镇卫所。 这四个卫所,每年都在消耗着大量的军火,这样的军火消耗速度,实在是太不正常了。 再结合锦衣卫探查到,宣府边将伙同晋商走私的情报。 那么多制造的这部分军火的去向,就不言而喻了! 这起走私军火案,是边将勾结文官,地方伙同中央,一起掏空了大明的底蕴,资助了北元的余孽,充实了自己的口袋! 这还只是走私军火,粮食和军饷才是贪污的大头,这两样由户部管控,还不知道藏着多深的雷呢! 朱祐樘心中已经有了答案,现在就是在带着答案找证据了。 朱祐樘将手中账本,扔到徐溥和刘大夏的脸上,语气森然。 “给朕说,为什么从成化十九年开始,兵部的军火开支会激增到如此之巨?” “你们兵部要了那么多盔甲火器,全都给宣府,大同,辽东,肃州这几个边镇了。” “他们每年需要消耗这么多盔甲火器吗?!” “还有户部!之前让你们户部给陷阵营发军饷,你们拖拖拉拉,推三阻四。” “结果兵部每年要这么多盔甲火器,你们竟然全都准了!” “你们在批银之前,也不审核一下?!” 徐溥和刘大夏被账本砸了脑袋,表情十分难堪,心中还有些恐惧。 侥幸逃过一劫的贾俊,看着这一幕,更是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 死死地低着头,生怕朱祐樘注意到自己。 徐溥和刘大夏被砸了之后,也不敢再坐了,连忙跪在地上,捡起脚边的账本,解释起来。 刘大夏最先说道:“陛下,微臣上任不过数月,之前的事情,微臣也不太了解。” 刘大夏第一句话,就想将自己从这件事中,摘出去。 “但自微臣上任后,宣府的总兵官杨通,一直以边境有敌军扣边骚扰为由,向兵部索要盔甲火器。” “这涉及到边镇的安全问题,微臣自然不敢怠慢。” “杨通要多少盔甲火器,兵部便如实上报给工部,拿到盔甲火器后,也是第一时间送往宣府。” “臣一心为了大明,实无私心啊!” 刘大夏不愧是“弘治三君子”之一,两三句话便将锅甩得干干净净,自己一点责任没有。 当然,徐溥也不遑多让,也是几句话,便将自己摘了个干干净净。 “陛下!边镇军火强盛,切实关乎大明疆域安全,实乃重中之重!” “凡是涉及到边镇之事,微臣实在不敢有半分推延,唯恐伤了国之社稷!” “臣一心为国,从无半分私心,请陛下明鉴!” “既然每年都给足了边镇盔甲火器,那为何去年鞑靼小王子,那么轻易就进了边关?!” 朱祐樘神色冰冷,语气凌厉。 “为何只用了一夜就攻破了宣府,还杀了宣府总兵官?!” 跪在地上的刘大夏心中一颤,脸色变得十分诡异,和旁边的徐溥快速交换了一个眼神,轻轻点了点头。 徐溥连忙将头磕在地上:“正是因为宣府火器盔甲不足,才让鞑靼小王子那么轻易就攻破了宣府!” “所以陛下,还得再继续给边镇供应足量的军火啊!” “放肆!” 朱祐樘一拍龙案,实在忍无可忍! “刘瑾!” “奴才在!” 一直缩在一旁扮演恐空气的刘瑾,听到朱祐樘的喊声,立马激动得应声。 “将徐溥和刘大夏押入东厂大狱,给朕清查户部和兵部,看看都有谁和边镇守将勾结!” “是,皇爷!” 刘瑾激动地浑身颤抖,连忙领旨听宣。 徐溥和刘大夏则是吓得面色苍白,浑身颤抖,连连磕头喊冤。 “冤枉啊陛下!冤枉啊!” “陛下!臣一心为了大明,真无半点私心,请陛下明鉴啊!” “陛下冤枉!臣为官三十余载,仰不愧天,俯不愧地,从不做贪赃枉法之事!” “求陛下明察!还微臣一个清白!” “……” 两位尚书还想求饶,但刘瑾已经招来了东厂的番子,将这两位尚书拖出了弘德殿。 剩下一位工部尚书贾俊,看到徐溥和刘大夏被拖出弘德殿的样子,吓得浑身抖若筛糠,嘴唇都被吓得污紫一片。 朱祐樘脸色阴沉地看着,徐溥和刘大夏被拖出了弘德殿,随后又转头看向贾俊,挥了挥手。 “你回去吧。” 贾俊都不敢想像自己竟然能够,竖着离开弘德殿。 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结结巴巴地行礼告退。 “微……微臣告……告退……” 随后,贾俊全凭潜意识控制身体,离开了弘德殿。 走出弘德殿后,贾俊在弘德殿外的屋檐下愣神时,几滴融化的冰水落入他的脖颈了。 刺骨的冷意将他唤醒过来,他这才发现自己全身已经湿透了。 回过神来的贾俊,看着已经漆黑的夜空,打了一个寒颤。 随后一言不发地,用最快的速度,向宫外走去。 当夜,内阁首辅兼户部尚书徐溥,和兵部尚书刘大夏,被朱祐樘下令入狱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顿时,朝野震惊! 要知道,被朱祐樘下狱的官员,可从来没有被无罪释放过。 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浮动。 “怎么会这样?徐首辅怎么会被下狱?” “还有刘尚书也被下狱了,这……这也太令人震惊了吧?” “天啊!今天都察院和御史和东厂的番子,还去户部,兵部和工部的衙门清查账目,不会和这件事有关吧?” “可是,为什么工部尚书贾俊没事?工部的油水可不少!” “不清楚,而且我感觉这还只是一个开始……这三部的官员们,要倒大霉了。” “……” 也正如京城中其他官员所猜测的那样,户部和兵部的官员们,确实要倒霉了。 刘瑾回到东厂,立刻招来了张永和马永成这两位东厂档头。 “张永,你率五百番子去查户部所有官员,一定要把他们勾结边镇守将的证据给找出来!” “马永成,你同样率五百番子去查兵部所有官员,和张永一样,重点查官员和边将的勾结证据!” “是,厂督大人!” 随着刘瑾的一声令下,张永和马永成两人,立刻开始召集东厂的人手。 召集完毕后,两人便各领一队东厂番子,走出东厂衙门。 一队队的东厂番子,开始在京城的夜幕中穿行,调查每一个户部和兵部的官员。 东厂衙门里,在张永和马永成走后,刘瑾来到了阴暗潮湿的东厂大狱中。 他看着被分开关押在,两个相邻牢房中的徐溥和刘大夏,嘴角又露出一丝阴恻恻的笑容。 “两位大人,勾结边将的事情,咱家劝你就尽快招了吧,免得再受些皮肉之苦。” 徐溥闭着眼,在牢房里正襟危坐,根本就不理刘瑾。 刘大夏同样盘着腿,靠在墙壁上,闭上眼假寐,也不理刘瑾。 刘瑾的话被两位尚书给无视,这是他在东厂大狱里,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他站在牢房外面,脸上顿时就有些挂不住,感到非常尴尬难堪。 “可恶,你们竟敢无视咱家的话!” “你们都被皇爷下狱了,还这么猖狂,咱家看你们能猖狂到几时!” 刘瑾说着,转过身从旁边的炉子里,拿过一块烧红的烙铁,阴笑着走向徐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