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反天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 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安危,是在本将的肩上挑着!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祐樘可从来就没打算,放过那些边将。 只是之前安南犯边,朱祐樘不得不腾出手来处理安南。 现在是时候,重新调查北方这些边将们了。 朱祐樘转身走下城墙,边走边对刘瑾吩咐:“随朕回宫。” 刘瑾心中一紧,连忙跟上朱祐樘的脚步:“诺。” 朱祐樘回到紫禁城中,虽然现在养心殿已经完全建好,彻底竣工了。 但朱祐樘已经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新屋要敞开通风一段时间,才能入住。 所以朱祐樘还是回到了弘德殿,坐到了龙椅上。 刘瑾也跟着朱祐樘走入弘德殿,弯着腰恭敬地站在一旁。 “刘瑾,继续让东厂番子清查兵部和户部。” “重点查兵部军火去向,还有户部的粮饷分发数额与动向。” “还有边镇卫所兵官的鱼鳞册,给朕清查边镇具体的兵将数量和屯田数量。” 原本没什么精神的刘瑾,一听到这话,顿时就来了精神。 “是,陛下!” 上次朱祐樘让东厂查兵部和户部,没查几天安南就进犯大明了。 现在郡县安南的大军都开拨了,他倒要看看还有什么事情,能够阻止东厂继续清查户部和兵部的! 刘瑾离开弘德殿之后,立刻便回到东厂,气势汹汹地亲自带着一干东厂番子,再次清查户部和兵部。 原本以为逃过一劫的户部和兵部的官员,见到东厂再次清查户部和兵部,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刘大夏和徐溥也是没有料到,朱祐樘竟然还不打算放过兵部和户部,顿时气得脸色铁青,只是不好当场发作。 当天晚上,又一场密会在徐溥的家里展开。 但今晚的参与人员,只有徐溥,刘大夏和于慎三人。 “陛下是真狠心,他是真想将北方边镇一查到底啊!” 刘大夏烦闷地皱着眉头:“现在好了,不光查兵部的火器了,还要查边镇的兵将数量和屯田数量,东厂连鱼鳞册都要查!” 徐溥也是脸色铁青:“东厂还在清查历年户部调拨边镇的粮饷数量,陛下根本就没想过要放我们一条生路!” 边镇军队吃空饷,兵部有责任。 边镇军队缺粮缺饷,户部和兵部都有责任。 涉及到边镇的都是重罪,朱祐樘这是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放过他们两个啊! 想明白这一点后,徐溥和刘大夏觉得自己真是委屈,都快没命了,死前还在为杀人凶手拼命打工。 怎一个惨字了得! 但他们肯定是不会坐以待毙的,朱祐樘要查账,那就一把火把整个边镇的仓库烧掉,来个死无对证! “于慎,你赶紧将此事通知给杨通,让他做好应对陛下审查的准备!” 徐溥转头看向于慎。 于慎心中也是慌张,兵部出事,不光是兵部尚书刘大夏要死,他这个兵部左侍郎也难逃一死。.M “是,首辅大人,我回去就通知!” “杨通能做的干净吗?绝不能让陛下抓到一点蛛丝马迹!” 徐溥盯着于慎,目光阴鸷:“不止是宣府,还有大同,辽东,肃州卫……这些边镇都不能放过!” “放心吧徐首辅,杨通将军应该知道怎么做。” “我巡视晋州十余年,非常了解杨通将军,他们祖上从洪武年间开始,就世代镇守边镇。” “他伯父还是当年的颖国公杨洪,杨氏在边镇的势力非常大,在边镇有着相当强的影响力。” 于慎神情慌张,不停地擦着脸上的汗水。 他之前一直在晋州巡抚,在京城里毫无根基,前几年才被召回京城。 别看他兵部左侍郎的官职并不小,但在徐溥和刘大夏这些京中大员面前,他现在只是一个小角色。 也正是因为他是小角色,才会被边镇走私集团,和江南走私集团一同接受,成为双方的交流桥梁。 刘大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希望他这次做事能干净点。” “本官不想因为他,再下第二次大牢,知道了吗?!” “知道,知道。” 于慎就算心中再不满,但在徐溥和刘大夏面前,他也只能忍着,将郁气全部压在心里。 说完最关心的北方边镇问题,徐溥又提到了关于安南的事情。 “陛下竟然还一声不响地起复了王越,王越当年征战边疆,屡建战功。” “安南会不会真有,被大明收回来的危险?” 刘大夏摇了摇头,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 “放心吧,绝对不会有。” “安南故牍早就被我改得面无全非了,明军入了安南地界,就一定会迷路的。” “再说,安南那地方到处都是蛇虫鼠蚁,和有毒的瘴气。” “明军到了安南,战斗力要大打折扣,安南不会有事的。” 徐溥松了口气:“那就好,如果安南真被大明收回来了,我们在西洋的生意就完了。” 说完后,徐溥瞥到了一旁的于慎。 “你回去吧。” 徐溥对他挥了挥手,满脸轻蔑。 于慎咬着牙,恭敬地行了一礼后,终于离开了徐溥的家宅。 回到自己的家宅后,于慎和之前一样,先请来了自己的妹妹于氏,然后让于氏传话给杨清。 最后由杨清出城,将消息带给宣府的杨通。 第二天晚上,当杨通在宣府的军帐中,知道了朱祐樘重新查账边镇的消息后。 也是气得面色铁青,狠狠地捏紧了双拳。 “欺人太甚!简直欺人太甚!” 杨通一拳拍在手办的作案上,吓了帐中的杨清,杨魁和周弘毅三人一跳。 “本将在驻守边镇多年,辽东,大同,肃州,宣府……哪个边镇没呆过?” “是本将在镇守着大明的边境,是本将在守护着大明的安危!” “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安危重担,是在本将的肩膀上挑着呢!不是皇帝!” “现在皇帝竟然还要查我边镇的账,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这像话吗?!” “这也太不像话了!” 杨通气急败坏,心中既是愤怒,又是对接下来东厂的审查感到害怕。 帐中三人不敢出声,怕触了杨通的眉头。 杨通发泄了一通后,开始下令。 “周弘毅!” “属下在!”周弘毅连忙出声应答。 “立刻点火烧了宣府周边的粮仓,对上面就报送有敌军骚扰,宣府坚壁清野。” “是,杨总兵!” “杨魁!” 杨魁面色一正,大声回应:“属下在!” “大同,辽东,还有肃州卫,有什么消息没有?” “回总兵大人,肃州卫几日前传来消息。”.M “有一队两千人左右的瓦剌使团,拿着陛下的谕旨,说是奉大明皇帝之命,前来大明朝贡,从肃州卫入了关内。” “瓦剌?!” 再次听到这里个名字,杨通都不由得为之一愣,随后哈哈大笑。 “有趣,有趣,真是有趣。” 杨通收起笑容,再次下令:“让这三个卫所同时放火烧仓,理由同上。” “是,总兵大人!” 杨魁应答后,又小声地说道:“可是总兵大人,大同现在的总部官刘宁,不太听我们的招呼。” 大同府的前任总兵官,在和鞑靼小王子的交战中战死。 随后是由仇钺在总督大同府的军务,后来仇钺也被朱祐樘诛了九族。 大同府的最高军事权,就落到了当时还是大同副总兵官的刘宁身上。 随后朱祐樘直接任命刘宁为大同总兵官,让他名正言顺地总管大同军务。 他是少见的,没和杨氏一族掺和在一起的边将。 “不听招呼?” 杨通冷笑:“那好办,如果刘宁再不识相的话,就让大同参将郭攀用王命旗牌,将刘宁诱出大同府,杀之!” “对外就称是,为国征战,阵亡了。” “然后让郭攀接管大同军务。” 杨魁神情一肃,连忙点头称是。 “去做吧。” 杨通挥了挥手,周弘毅和杨魁两人立刻出了王帐,开始执行杨通的命令。 王帐里,杨清神情担忧:“大哥,这样会不会太过分了一些?” “万一激怒了陛下,该如何是好啊?” “过分?!”杨通依旧是一副冷笑的面孔。 “那皇帝下令让东厂来查我边镇的账目,就不过分了?!” “这次放火烧仓只是一个警告,陛下若是识趣,那就该就此作罢。” “若是还揪着不放……” “哼!本将是绝对不会束手就擒的!” 杨清听到这里,心中一寒,脸上的担忧之色,比起之前更甚了一些。 与此同时,杨魁很快就将杨洪的命令,传给了其他三个边镇。 因为有长城驿道,这四所边镇传递消息,极为迅速。 但因为大同的总兵官是刘宁,郭攀让人偷偷放火,被刘宁带兵当场抓住,随后军法处置了。 所以大同的火,没有烧得起来。 但是宣府,辽东和肃州卫的火,烧得非常旺盛。 一把火,将宣府,辽东和肃州卫附近的粮仓,烧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剩下。 随后这三大边镇,同时向军部上书。 边镇出现敌军骚扰,宣府,辽东,肃州坚壁清野,烧掉了粮仓,不让敌军占到丝毫便宜! 但是对于敌军有多少人,敌军是哪个草原哪个部族的,敌军对边镇造成什么样的损失,书中一概不提。 就这样,这三封军书,送到了兵部尚书刘大夏的手中。 刘大夏看着三封军书上的内容,长舒一口气,随后将其送往了内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