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反天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七十六章 直奔宣府,镇压叛乱,铲除逆贼!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当汪直的话音落下后,场中响起了一阵舒气声。 幸好没有吃空饷,缺粮饷,缺武器的情况,只是屯田方面有点问题。 这些问题,和他们这些京城中的文官没半点关系,朱祐樘要如何处理这件事,都无所谓了。 徐溥和刘大夏等人,虽然不知道罗信是如何应付过这次清查的,但只要没出事,他们也就松一口气了。 不过这舒气的人,是如此之多,哪怕声音极其细微,但叠加起来,便已是肉耳可闻。 这阵舒气声来的如此的不合时宜,让场面变得有些尴尬。 朱祐樘听闻居庸关一切正常,只是屯田有些问题后,并没有准备深究。 他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还是整顿军务,不在这些细枝末节上。 所以朱祐樘很快便下令:“新开垦屯田数计入户籍,部队继续向前行军!” “是,陛下!” 汪直和高顺正准备继续命人启程时,徐溥和刘大夏却突然凑了过来。 “陛下,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诸位官员和随行人员也都累了,不如就在居庸关住一晚吧!” “是啊陛下,今天已经走了不少的路了,不如先休息一天,让官员和将士们恢复恢复体力,明天再行军吧!” 京城到居庸关才一百多里路,磨磨蹭蹭走了这么久,这些人就想休息不走了。 这简直就是无理取闹! 其实徐溥和刘大夏的心思很简单,就是想拖延一下时间。 让前面的沿途卫所,和居庸关一样做好准备,迎接朱祐樘的清查。 但朱祐樘今天走的这么急,就是想打边镇将领们一个措手不及,怎么可能在路上一拖再拖呢? 所以朱祐樘直接回绝了,徐溥和刘大夏的奏请。 “这才出来多久?就这么点路,住什么住?” “继续出发,勿要再议!” “是!” 汪直领命,当即就给西厂的番子下令,让他们立刻催促文官们和后勤人员,立刻启程。 高顺的陷阵营更是令行禁止,一声令下,已经是做好了行军的准备。 徐溥和刘大夏根本没辙,只能灰溜溜地准备出发。 就在这时,罗信来到了朱祐樘的龙轿前,面色急切地向其汇报。 “陛下,末将刚刚收到消息,已经有不少瓦剌敌军,穿过宣府,进入关内了!” “此去宣府的大路实在危险,陛下若是要去前线,请绕路从紫荆关方向走,这条路线很安全。” 紫荆关就是之前,马文升从大同府返回京城时,所走的那条路线。 那条小路非常背,人迹罕至,路非常不好走。 当时汪直就是在这条道上,堵在了马文升的马车前,轻易地带走了马文升。 罗信此时突然让朱祐樘从紫荆关走,非常可疑。 但更可疑的,是瓦剌敌军穿过了宣府,进入关内这件事。 汪直之前便在宣府和大同巡边过,此时立刻对罗信的话提出质疑。 “宣府拥兵十一万,墙高城厚,又有火器驻守,除非是宣府破关,瓦剌怎么可能入得了关?” 实际上,宣府和大同这两个关口,修的又高又厚,还有长城阻挡。 再加上屯兵数量众多,又有火炮,火铳等武器加持。 如果是正常打,北元那些余孽把脑子打烂,他们都打不进关内来。 之前鞑靼小王子麾下号称十万大军,实际也有六七万人。 他们打了大同半个月,连大同总兵都打死了,都没能打进关内来。 要不是仇钺贿赂鞑靼小王子,还主动给鞑靼小王子开关,鞑靼小王子是不可能进入关内的。 但罗信的话,却如同火焰一样,让徐溥和刘大夏看到了一丝希望。 “陛下,罗信将军久驻居庸关,他的话很有参考价值,不如我们就从紫荆关走吧?” “是啊陛下,没有人能比罗信将军更了解前方的情况了,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就绕道从紫荆关去宣府吧!” 徐溥和刘大夏纷纷进言,支持罗信的建议,要求绕道从紫荆关去宣府。 他们这些文官,其实事先并没有和杨通联系过。 也不知道杨通已经在紫荆关,埋伏了一队人马,准备将他们这些人全部杀掉。 徐溥和刘大夏的心思很简单,那就是紫荆关沿途并没有什么卫所,也就不怕朱祐樘清查账目了。 而且紫荆城这条路很绕,朱祐樘若是从紫荆关走的话,至少要多走两天的时间。 这多出来的两天时间,能够让前面的卫所边镇,有时间准备一下,应付朱祐樘的清查了。 但朱祐樘清楚,这个消息,就和瓦剌寇边一样,是纯粹的假消息。 朱祐樘听后,更加笃定宣府的边将,一定是犯了滔天大罪,正在想方设法地阻止,拖延他去往宣府的时间。 前方发生兵变的可能性非常高,晚一步去,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所以朱祐樘并未听信罗信的话,转头去走紫荆关。 而是坚定不移地,要从大路去往宣府! “少废话,按原来的既定路线走,现在立刻出发!” “是,陛下!” 罗信和徐溥,刘大夏三人,轮番地劝,都没把朱祐樘劝住,他是铁了心的要用最快的速度,抵达宣府巡边。 所以就算再怎么不情愿,大部队还是在朱祐樘强硬的命令下,出发了。 罗信在居庸关的城墙上,看着朱祐樘的军队,笔直地向宣府走远,心中异常的焦急。 杨通交代给他的任务,他没有完成。 而这可能就会导致杨通的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事情一旦败露,他们这些参与的人,一定会死,而且还会牵连九族。 罗信心都在颤抖,一想到计划失败的后果,他就感到全身发冷,汗如雨下。 罗信抓住身边亲信的胳膊,神色尽是慌张。 “快!快去紫荆关!” “去告诉杨魁将军,陛下并没有去紫荆关,而是从大路向宣府而去了!” “是,罗将军!” 亲信也知事关重大,不敢耽搁,立刻骑马而出,直往紫荆关而去! 宣府之外。 刘瑾带着三十个监察御史,和一千个东厂番子,行走在茫茫无际的草原上。 刘瑾心有戚戚然,看着空无一物的大草原,眼中茫然无措。 此刻,距离东厂番子带着他们逃出宣府,已经过了三四天了。 从出了宣府开始,他们便一路向西走,就没敢有丝毫逗留,生怕杨通的那些手下又追来了。 这几天以来,他们饿了就喝马奶,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但此刻,刘瑾也有些坚持不住了。 宣府叛乱之后,他没有办法回去,就这么一直在关外漫无目的地跑着。 就连刘瑾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干什么,应该往哪里去。 就在刘瑾绝望之时,前方空旷的草原上,突然出现了几个骑兵。 他们个个身穿明制盔甲,明显也发现了刘瑾这一行人,正在远处谨慎地观望着。 刘瑾已经被宣府的叛军,搞出心理阴影了。 他看到穿明制盔甲的士兵,心中大惊,下意识地就想带着身后的人,向着其他方向逃走。 好在对方也看出了他们身上穿着明制服饰,隔着老长一段距离,就开始大喊。 “我等乃是西北总督徐昌将军麾下斥候,你们是大明的士兵吗?” “所属何部?报上名来!” 刘瑾勒马的动作一顿,随即大喜过望! 徐昌将军的部下,不就是陛下派去灭掉察合台汗国的那支远征军吗! 太好了!是大明远征军,我们有救了! 刘瑾连忙喊道:“我是东厂厂督刘瑾,奉陛下之命前来筹赏边军,快带我去见徐昌将军!” 斥候们听到是奉了陛下命令的东厂厂督,立刻神情一肃,不敢怠慢。 “卑职见过厂督大人,请厂督大人率队随我而来。” “好好好!将军快带路!” 刘瑾喜笑颜开,当即便领着身后一千名东厂番子,还有那三十名监察御史,策马狂奔。 跟着那几名斥候,向前奔去。 没多久,刘瑾便在草原上,看到了黑压压的一众大军。 十万大军,还有身后的后勤补给人员,依次在草原上结成军阵。 军阵铺展开来,规模庞大,几乎占据了刘瑾整个视线。 刘瑾心中的兴奋与喜悦,简直溢于言表。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宣府那群该死的叛军,等着被陛下诛九族吧! 刘瑾再次加快了速度,很快就到了坐镇中军的徐昌身前。 “徐昌将军!咱家是东厂厂督刘瑾,幸会幸会!” “东厂厂督刘瑾?你为何会在这里?” 徐昌看着立即,皱了皱眉,有些疑惑。 在关外的大草原上遇到东厂厂督,这事也太诡异了。 刘瑾此刻已经激动到要哭出来了:“徐昌将军,大事不好了!” “宣府驻军,反了!” 刘瑾将自己的遭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包括自己为何要到宣府,也包括他是如何流落到草原上来的。 徐昌听后,大惊失色,随之而来的,还有极端的愤怒。 边军反叛,危及皇权,这是他绝对不允许的! 徐昌怒火攻心,面色阴沉,当即下令:“所有将士听令,全速前进,攻打宣府!” “随本督一起镇压叛乱,铲除逆贼!” “杀!” 随着徐昌的一声令下,十万将士立刻全速前进,目标直指宣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