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反天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六章 兴王殿下,即刻入宫,统领朝政大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东阳心中十分纠结,迟迟下不定主意。 突然,刘健一声暴喝! “李东阳!” “你生在京城,长在京城,难道你想以后都在南京生活吗!” 刘健的这一声怒喝,将李东阳惊醒。 是啊,现在已经不是犹豫不决的时候了,南方官员迁都之心不死,他们这些北方官员,绝对不能再坐以待毙了。 李东阳都在京城生活了几十年,大半辈子都过去了,他可不想临到老了,还要去南京上朝。 而且那地方是南方官员的地盘,这些南方官员们本身在京城,就已经很嚣张了。 李东阳都不敢想象,这些南方官员回南京之后,又将会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到何种地步。 想到以后可能在南京过的生活,眼下这番冒险,又算得上什么呢? 不就是迎立废太皇太后周氏,重掌宫中大权吗? 拼了! 想到这里,李东阳深吸了一口气,情绪反而冷静了下来。 “刘阁老提醒的是,现在我们已经没得选择了?。” “事不宜迟,那我们现在就入宫?” 刘健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在入宫之前,我们还得再去见一位尚书大人。” “谁?” “工部尚书贾俊。” 李东阳有些奇怪:“为什么不是吏部尚书王恕呢?” “他也是北方人,而且还是六部中最为重要的吏部尚书。” 刘健叹息一声:“王恕是北方人没错,但他已经在南方为官数十年了。” “并且他回到京城之后,还和那些南方官员们走得很近。” “我怕……他也想回南方去了。” 刘健所指的,正是朱祐樘亲征前,王恕领着几十个南方官员,联名上书那件事。 李东阳点了点头,陷入了沉默。 随后两人,不再耽误时间,立刻去见了北直隶人贾俊。 朱祐樘这一次比朱祁镇好的是,他的内阁里,还有两位北方人。 刘健和李东阳,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止那些南方官员,迁都南京! 和刘健想的一样,京城的南方官员们,在知道朱祐樘遭受瓦剌人袭击,生死不明之后。 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迁都! 南方的官员们,心中狂喜。 那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想掩饰都掩饰不住,嘴都要笑歪了。 上一次土木堡之变,内阁集体要求迁都,眼看就要成功了。 可惜孙太后一口咬死不放,到底是没迁成。 但这次可就不一样了,这一次,可没有孙太后! 迁回南京,就在今日! 谢迁就是最开心的几个人之一,他在得知消息之后,迅速找到了刑部尚书彭韶。 “彭尚书,听说了吗?听说了吗?” 谢迁来到彭韶的家宅里,隔着多远,就兴冲冲地喊道。 彭韶面色平静,但怎么也压不住自己上扬的嘴角。 他挥了挥手:“自然是听说了,谢阁老不必多言,我这就开始联系各部官员,开始准备迁都。” 京城里的官员,几乎没人觉得,朱祐樘能够平安归来。 因为他们清楚,皇帝能在外长城内遇袭,能动手的肯定是自己人。 自己人动手,最是狠辣,皇帝肯定没有活着回来的风险。 当年杨洪就是这么做的,朱祁镇果然回不了京城,只能跟着也先回了瓦剌。 前前后后折腾了差不多一年,朱祁镇才返回京城。 而那个时候,京城的官员和外戚们,早就把朱祁镇空缺的权力,给瓜分干净了。 至于其他百姓,就更不会质疑这点了。 当年文官们编出朱祁镇带着五十万大军出征,被瓦剌带着几万人全歼,还把皇帝俘虏了这种离谱的故事。 几百年后都还有人深信不疑,还能指望这些百姓们怀疑什么吗? 谢迁笑了两声:“彭尚书也太着急了些,要迁都,还得要大明的皇帝下令,才行得通啊。” “可是陛下他不是已经……” 彭韶疑惑地刚起个头,忽然思绪一闪,双眼放光。 “你是说,迎立新皇?” “那不然呢?”谢迁理所当然地说道。 “我们回南京之后,南京也是需要一个皇帝的。” “可是现在陛下并无子嗣……你的意思是说,迎立朱祐杬?” 彭韶顺着谢迁的思路略微一思索,当下最适合的人选,立刻便呼之欲出。 谢迁微笑着点点头:“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吗?” “可是……”提到朱祐杬这个人,彭韶下意识地皱起了眉头。 他从心底深处,非常抵触这个人选。 “这样一来,你不觉得,很像四十年前……” “不一样!这次不一样!” 谢迁面色一肃,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样坚决的态度,让彭韶都收敛了神色。 谢迁原本就是南方官员中,地位超然的存在。 现在徐溥和刘大夏两位大员不在京城,谢迁已经隐隐有领导南方官员的架势了。 谢迁脸色稍霁:“彭尚书无需多虑,我们一起去迎立陛下即可。” “只要新皇登基,先辈们数十年的夙愿,就能在我们手上实现了。” 彭韶点头:“是,是,事不宜迟,那我们赶紧走吧。” “对,不过在迎立新皇之前,我们还得多联系一些人。” “此后,你我都有从龙之功。” 谢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除了彭韶之外,他还联系了大批的南方文官,准备迎立新皇。 但谢迁并没有联系王恕,原因很简单。 王恕无论表现地再亲近南方官员,但他本人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因为这个原因,哪怕王恕为南方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谢迁也不会彻底地相信他。 南北两地的官员们,都不待见王恕。 如此一来,倒是让他这一个最为重要的吏部尚书,反而被冷落了下来。 于此同时,在京城最顶级的大员们眼中,一个不被他们看在眼里的兵部侍郎,迈出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一步。 于慎在知道朱祐樘遇袭的消息后,心中一沉,心想杨通果然还是对朱祐樘动手了。 他的心里一点惊讶都没有,有的只有忐忑,激动,憧憬,害怕……等等一系列复杂的心情。 于慎知道,改变他命运的时刻到了。 此后数个时辰里发生的事,将关乎整个大明王朝的国运。 于慎的脑袋里,反复出现杨通在密信里,给他写的内容。 事成之后,吾为国公,汝为少保…… 这十二个字,像是一段咒语一般,反反复复地在于慎的脑海里回荡,勾引着于慎的欲望。 于慎只是略微一迟疑,便立刻展开了行动。 于慎谁也没有联系,他出门之后,便立刻奔向了兴王府! 在以谢迁为首的南方官员们,还在筹划迁都事宜时,于慎已经占得先机,抢先一步来到了兴王府。 兴王府。 宸太妃邵氏显得异常的兴奋,她激动地坐立不安,不断地在前厅里走来走去,眼睛时不时地瞟向门口。 看着坐在位置上一脸不知所措的朱祐杬,宸太妃一会摸摸他的头,一会捏捏他的脸,满心的欢喜。 朱祐樘若是真的回不来的话,那她们母子二人,将会是最大的受益人。 相对于宸太妃的兴奋,朱祐杬整个人都是懵的。 在知道朱祐樘有可能回不来之后,朱祐杬不仅没有感到高兴,心里反而还有种空落落的感觉。 这让他心中有种很强的危机感,才会显得如此惊慌失措,心神不宁。 他们这种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兴王府的大门,就被人敲响。 宸太妃连忙遣人去开门,在看门外是他的老乡于慎之后,脸上的笑容更是灿烂无比。 是的,宸太妃也是浙州杭州府人。 “兴王殿下,陛下危矣,社稷危矣!” “请兴王殿下,即刻入宫,统领朝政大事!” 于慎快步走向兴王朱祐杬,跪拜在了他的面前。 于慎这一举动,吓了朱祐杬一大跳。 他只是一个居守京城的王爷,连监国都不是,手中根本毫无权利。 而于慎一个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对他行跪拜礼,这让朱祐杬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不……不必……多礼……” 朱祐杬话说得结结巴巴,宸太妃已经抢先一步说道:“于侍郎客气了,快快请起吧。” “谢王爷,谢太妃。” 于慎起身,语气霸道而强硬:“兴王殿下,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请立即与本官入宫,掌管朝政。” “啊?可是……” 朱祐杬还在迟疑,他在害怕。 朱祐杬虽然还小,但生在皇宫之中,对权力中心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已经多少有些了解。 他本能地拒绝靠近那座,大明王朝权力中心的紫禁城。 他不想争,但有的是人想争。 更准确的说,是有人需要利用他这个大明王爷的身份,去争! 而这些人中,就有她的亲生母亲,宸太妃邵氏! 宸太妃见朱祐杬表现地如此迟疑,当即不满地皱起眉头,隐隐有些呵斥地说道。 “于侍郎说得很有道理,杬儿,你是先帝的皇子,是陛下的皇弟,还是居守京城的王爷。” “如今陛下遇袭,生死不明,但国不可一日无君。” “杬儿,你即刻便随于侍郎入宫,为陛下分忧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