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倒反天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七章 掌控九边,踏破居庸关!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于慎在京城里夺权的这一个多月里,朱祐樘已经率领大军,走遍了明朝边境。 他从宣府出发,历经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肃州镇,蓟州镇和辽东镇。 在这九个边镇中,反抗最激烈的,就是大同镇了。 和他在宣府时一样,大同镇在知道朱祐樘来后,不仅不开城迎接,反而紧闭城门,不准一人立于城门之上。 妄图死守大同镇,阻止朱祐樘入城。 朱祐樘也没犹豫,直接下令攻打大同镇。 十五万大军,仅仅用了不到半天,就攻破了大同镇。 朱祐樘进入大同镇后,和在宣府一样,立刻命令厂卫们清查大同府,将所有参与兵变的将士,全部抓了起来,集中处刑。 当时控制大同府军务的,是和杨通勾结的大同府参将郭攀。 朱祐樘夷其三族,其他人则是抄家问斩。 除了清查兵变之事以外,朱祐樘还清查了大同府的军务,包括有无拖欠士兵军饷,有无吃空饷,有无走私军火等。 大同和宣府一样,同样经不起一点审查。 大量贪赃枉法的边将们,被厂卫逮捕,和那些参与兵变的人一起,抄家灭族。 在离开大同前,朱祐樘同样给大同的将士们,补足了拖欠的粮饷。 即便如此,朱祐樘离开大同时,所携带的白银数量,也已经突破了两千五百万两。 此后,朱祐樘一路历经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等几个边镇,守城将士,无一抵抗。 但有大量的边将,弃城而逃。 守备赤城堡指挥庞阳和李岩,弃城而逃。 雕鹗堡指挥姚靖,弃城而逃。 万全都司指挥佥事黄营,弃城而逃。 永宁守备蒋葵,弃城而逃。 明朝武将弃城而逃,就是死罪。 这些人还没等朱祐樘过去,听见风声,马上就带着自己的家眷跑了。 什么意思? 就是因为他们吃空饷,拖欠底层士兵粮饷,军队里的账目对不上了! 而他们又没有办法阻止朱祐樘入城查账,干脆就提前跑路了。 明朝武将大规模弃城而逃,在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朱棣打靖难之役的时候。 朱允炆的命令下达到哪里,哪里的部队就直接解散。 这些武将不仅看到朱棣打过来就跑,还非常贴心地在城里给朱棣留下了不少粮食和兵器。 这就是明着告诉朱允炆,你小子跟那群江南文官裹在一起,大肆打压我们武将。 那不好意思,这个皇帝你没得做了。 朱棣带着大军兵临南京城时,大将军李景隆连演都不演了,直接跑去给朱棣开门。 当然,朱棣登基后,也没亏待这些武将。 第二次,则是在京城保卫战前,英宗皇帝和瓦剌也先的部队回京。 从大同府到紫荆关,英宗皇帝一场战斗都没打,去到哪里,哪里的武将就弃城而逃。 过宣府和紫荆关的时候,数万名大明将士,更是目送着英宗皇帝,走向京城。 英宗皇帝硬是靠着瓦剌三万人的部队,毫发无伤地来到了于谦掌控下的京城。 那时候武将们弃城而逃,是不想趟这趟浑水。 而这时候的武将们弃城而逃,则是为了保命。 朱祐樘也不着急追他们,只要他们还在大明境内,他麾下的厂卫们,就能将他们缉拿归案。 就这样,朱祐樘查到哪里,就杀到哪里。 一边杀人,一边抄家,还一边补足了拖欠边镇士兵们的粮饷。 同时,为了更好的掌控九边,朱祐樘在每一个边镇,都封了一位忠心之人为将军,升为总兵官。 九个边镇,就封了九个将军。 朱祐樘此次巡边,彻底奠定了这九个军事重镇,超然的军事地位。 史称,九边重镇! 这样一来,明朝的边境军权,才算是彻底被朱祐樘收入手中。 此后,整个北方,才算是真正被朱祐樘纳入了统治之中。 在辽东镇,册封了最后一位九边将军后,朱祐樘终于对着全体将士,下达了回城的命令。 “所有人听令,班师,回朝!” “是,陛下!” 在辽东镇休息一晚后,朱祐樘便带着十五万属于京城的大军,和三千七百万两白银,班师回朝。 但只要他愿意,他可以随时从这九边重镇中,再调五十万边军回京! 六十五万兵马,只要朱祐樘想,足以踏平京城了。 从辽东出发后,朱祐樘的大部队,很快就到了居庸关。 居庸关守城将士罗信,看到关外那黑压压的一片军队,倒吸一口冷气。 他一面派人立刻回京禀报情况,一面对其他守城士兵,下达了死战不退的命令。 “所有人听着,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太上皇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事情。” “要是让太上皇回到京城的话,我们所有人,包括我们的家人,都会不得好死!” “想要活命,就要全力阻止太上皇通过居庸关!” “居庸关所有将士们,死战不退!” 能被于慎调来镇守居庸关这等要地的人,都是清楚兵变的事情,并且参与其中的人。 他们深知逃跑也是死,战斗也是死,不如战斗到底。 当即齐齐领命:“是!死战不退!死战不退!” 所谓哀兵必胜,正是因为居庸关的守城将士们感到绝望,这反而短暂地激发了他们的斗志。 将近两万人驻守在居庸关,借助天险据守,也并非不可一战。 朱祐樘的天子仪仗队来到居庸关后,照例先是一通叫门。 但回应他们的,就只有一阵呼啸的箭矢。 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武定侯高顺来到朱祐樘的龙轿旁,俯身恭敬地汇报。 “启禀陛下,居庸关守将拒不开门,还用箭矢射击我军。” 龙轿里,传来朱祐樘冷漠的命令。 “那就打,给朕踏平居庸关!” “所有据守居庸关的将士,皆斩!” 高顺神情一凛,即刻领命:“是,陛下!” 随后,高顺翻身上马,来到大军中央,拔出佩剑,剑指居庸关! “全军听令,踏平居庸关!” “所有居庸关守城战士,皆斩!” “冲锋!” 随着高顺的一声令下,高顺身后十五万大军,立刻对居庸关展开冲锋! “杀!杀!杀!” 十五万大军的喊杀声,震天撼地! 十五万大军跑动起来,整个地面都在颤抖! 转眼间,这十五万大军,便带着满身的杀气,冲到了居庸关之下! 十五万大军组成的钢铁洪流,即便居庸关再有地利可守。 但是在这样绝对压倒性的实力面前,他们的防线,也如纸片一般脆弱。 居庸关守城将士们,好不容易才被鼓舞起来的士气,顷刻间烟消云散。 在十五万气势如虹,杀气十足的大军面前,他们每个人都感到自身的渺小,心中生出强烈的无力感。 这样强大的部队,谁又能阻止他们呢? 轰! 居庸关的城门,被五军营和神机营的将士们,用攻城器轰开。 七万名陷阵营的进士,冲进关内,对居庸关的守城将士们,展开一面倒的屠杀。 陷阵营屠刀所到之处,除了哀嚎便是惨叫。 鲜血四溅,血肉分离! “啊啊啊啊!!!” “别怕!别跑!反击!反击啊!” “别过来!你们别过来!” “快跑啊,快跑啊!” “别跑!跑也是死!都回来反击啊!” “……” 居庸关内,乱成一团。 有人要跑,有人要战,根本组织不起来什么有效的反击。 居庸关的守将罗信,率领着自己的亲兵,艰难地抵抗着陷阵营的屠戮。 他有心组织起人手反抗,但这些临时调来镇守居庸关的各部队,彼此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信任和配合。 只要有一个逃兵,连带着这些将士们,也就跟着逃了。 他们心里实在是太害怕了,脑子一片空白,能活一时就是一时,哪还管得了那么多。 大量的士兵,连和陷阵营拼杀的勇气都没有,成片成片地逃跑。 无论罗信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 兵败如山倒,罗信双眼通红得看着溃败的防线,心中又急又怒,还有一丝悲哀。 居庸关完了,他们这些参与兵变的人,也要完了! 居庸关被破已成定局,罗信被迫对自己的亲兵,下达了撤退的命令。.M “撤!居庸关已破,先撤回京城去!” “把瓦剌人攻破居庸关的消息,带回到京城去!” “是,大人!” 罗信想率军撤退,但身先士卒,拼杀在前线的高顺,却已经发现了他。 “随我斩将!冲锋!” 随着高顺的一声令下,跟随在高顺身边的几十名陷阵营,和高顺一起向着罗信,发动了冲锋! 罗信惊怒交加,连忙率队反击。 “尔敢!” 刀戟在空中挥舞,溅起鲜血与人头。 只是一个冲锋,高顺便已经斩下了罗信的头颅! 罗信的双眼死死地盯着前方,在临死之前还保持着惊恐的表情。 斩将,夺旗! 目睹着这一幕的居庸关将士们,彻底被杀破了胆! “罗将军死了!快跑啊!” “啊啊啊啊!罗将军死了!居庸关没救了,快逃命啊!” “不要杀我!不要再追我了!!!” “……” 罗信死后,居庸关的防线彻底崩溃,剩下的居庸关士兵们,死的死,逃的逃,再也无人敢胆反抗。 但这十五万大军,显然没有想放过他们任何一个人。 他们继续追杀着那些逃跑不及的士兵,直到目之所及之处,皆无一位居庸关的将士为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