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婚夜被赐死?火爆医妃她有喜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八章:陌生、失望、冷漠和决绝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虞凌夜早就习惯了方家的嘴脸,也习惯了母妃的做派,心情没有任何波动。 “二十五万两?”虞凌夜看着方正天,“确定只要二十五万两?” 方正天一听这话,心中更乐了。 “要是再多点也行,夜儿你也知道的,方家花销大,我们又被罚了三年俸禄,手头紧得很。” “要不,就当舅舅欠你个人情,你给舅舅再多凑几万两?” 虞凌夜:“那你觉得多少合适?” 方正天眼睛转了转。 当然是越多越好。 三十万两银子之外,再多给个十万两是最好的。 要是给不了十万两,五万两他也不嫌少。 方正天道:“要是能多凑个十万八万的,最好不过了。” “呵呵。”虞凌夜笑出声来。 他明明在笑着,脸上却看不出任何笑意来。 方正天心里打鼓。 这是同意还是不同意? 要是同意,给个准话,最好能今天就将银子给他。 三十万两银子啊,放到钱庄四五天就有几十两的利钱。 “夜儿。”太妃道,“你舅舅说得不错,多凑个十万八万的,对你来说没什么,你舅舅和你外祖母他们不容易……” 谢莺眠听不下去了。 不容易,不容易! “他舅舅不容易,他外祖母不容易,他就容易吗?”谢莺眠直面太妃,声音里带着怒气,“你身为虞凌夜的母妃,不为虞凌夜分忧也就罢了,还给虞凌夜添乱。” “别人的不容易是虞凌夜造成的吗?” “别人不容易,虞凌夜就容易了?你有好好关心过你儿子吗?” “知道的说虞凌夜是你的亲儿子,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你仇人,见过坑儿子的,没见过你这么坑儿子的。” “大胆!”太妃怒斥,“你是什么东西,敢这般对本宫说话。” 谢莺眠嗤笑:“哟,这就恼羞成怒了?” “太妃不必去顾左言他,我就问问你,方家哪里不容易了?方家老太太又哪里不容易了?” “口口声声说着不容易,一个个穿金戴银,衣着华丽,用度奢靡,他们吃穿用的比你这个太妃都华贵,这也叫不容易的话,天下没有不容易的人了。” 太妃被谢莺眠怼得满脸通红:“夜儿,你不管管她?” 虞凌夜眼神和声音一样冰冷:“王妃没说错什么。” “本王也很好奇,方家是怎么不容易的?不如母妃详细说说。” 太妃道:“你舅舅管着一大家子人。” “方家人多花销多,进项不多,只凭你舅舅们的俸禄,养家困难得很。” “你作为外甥,顺手帮一把又怎么了?” 虞凌夜嘴角勾起:“哦?方家有多少人?” 太妃没听出虞凌夜话中的其他意味。 她道:“方家上上下下加起来有三百多口人,每个月的月银支出都要几千两,更别提膳食衣裳人情往来这些。” “仅凭着你几个舅舅的俸禄,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大哥,你说是不是?” 方正天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但一时半会儿又想不到哪里不对。 他附和太妃的话:“没错,方家人多,花销也大,我跟你其他舅舅们职位不高,俸禄也不高,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 虞凌夜静静地看着太妃。 太妃不知道虞凌夜是什么意思。 她觉得虞凌夜不会真的狠心不管,顶多就是不太开心,就开口道: “夜儿,母妃知道你是个忠孝两全的好孩子,也知道你一向冷面心软,这样,母妃来做个主,你就凑二十八万两给你舅舅。” “你舅舅已经凑了三万两,这马上就过年了,给你舅舅留下一万两过个好年……” 砰! 虞凌夜重重地将手中的折子拍在桌子上。 他看太妃的眼神冰冷如刀:“母妃,你确定吗?” 太妃吓了一跳。 她抬头,对上了虞凌夜的眼睛。 那双眼睛里,充满了陌生、失望、冷漠和决绝。 “夜儿,你这是什么态度?”太妃道,“我是你母妃,你怎么能用这种态度跟我说话?” 虞凌夜眸色漆黑:“那请问,母妃知道我要养多少人吗?” 太妃道:“咱们王府,算上侍卫丫鬟,一共不到六十人。” 虞凌夜的笑容里带着无尽的嘲讽:“母妃觉得我只需要养王府这六十人?” 太妃喃喃。 难道不是吗? 不养这六十人养谁? 谢莺眠给偃青使了个眼色。 偃青站出来。 他拿起账本,朗声说道:“王爷为了赚钱,做了很多生意,每个铺子都需要掌柜,账房,伙计,整个大裕王朝的产业加起来,不低于三千人。” “铺子只要一天不关,王爷就需要给他们发足额的酬劳,这三千人,一个月的酬劳就要两三万两银子。” 太妃想说,铺子需要发月钱,但也挣钱啊。 这话还没来得及问。 偃青就拿了账本来。 他将虞凌夜昏迷这大半年的盈亏情况一一告知。 太妃在听到生意整体亏损之后,人坐不住了。.M “你的生意不是做得很好,怎么可能亏损?”太妃道,“再说,就算生意亏损,你还有封地。” “现下已是年底,秋后的税收也该收上来了,封地数十万人,税收换算成银子,最起码也有上百万两,你舅舅他们只需要二十八万两而已。” “二十八万两对你来说应该不算大钱,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 虞凌夜听到这话,心冷得厉害。 难怪母妃一直大手大脚给方家张罗银钱。 难怪方家和母妃笃定他能拿出钱来。 原来是盯上了封地的税收! “母妃知道我的封地在何处?”虞凌夜问。 太妃道:“自是知道的。” 虞凌夜嘲弄道:“那母妃可知道,那个地方,是大裕王朝最贫穷的地方?” 太妃不知道这些事。 她只知道封地的税收制度,朝廷只收一成赋税,其他的收多少,全由虞凌夜决定。 就算一共收两成税,虞凌夜也能留下一成。 封地那么大,人口也多,一成税收也是一笔巨款。 虞凌夜道:“封地多山,粮食产出少,丰年能勉强交上朝廷的一成赋税,灾年莫说上交赋税,百姓们果腹都成问题。” “而,今年的灾害尤其严重。” “连月暴雨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七八成,仅存的粮食还要交一成赋税给朝廷,将粮食交了赋税,百姓们吃什么?怎么熬过这个冬天?母妃想过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