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末世囤货:提上裙子姐不认账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医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贺乔站在9号安全线驻军点的大门外。 目光专注地扫视着公告栏,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终于,在公告栏的一角,她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被分配的任务是去冷冻肉工厂挖雪。 集合的时间是第二天清晨6点,地点就在驻军点的大门外。 贺乔又扫了一眼其他的任务,面粉加工厂、学校、预制菜加工厂、美食街等。 时间还早,贺乔决定趁此机会去找昨天与她换书的摊主——小丽。 根据小丽给的地址,她一家住在距离驻军点不远的橙君花园小区。 这个小区,贺乔在进入安全线时就已经注意到了,没想到小丽就住在这里。 贺乔按照地址找到了4号楼1单元702室。 小区里的楼房都很高,最低的楼层也有二十三层。 由于停电,电梯无法使用,但因为5楼以下都被埋在积雪里,7楼的位置只有两层高,爬起来并不累。 她把手揣进黑色防寒服的口袋里,其实手里握着一把小巧的手枪。 虽然这里靠近驻军点,相对安全,但贺乔还是保持着警惕。 楼梯间的瓷砖虽然有些旧,但被人打扫得很干净。 楼道里也没有杂物堆积,显然这里的居民都很珍惜这个生活环境。 贺乔一步一步地爬楼梯,虽然只有两层,但她走得很慢,很小心。 楼道里很安静,没有传来任何争吵或嘈杂的声音。 这种安静让她想起了末世前那些平静的日子,让人心生怀念。 终于,贺乔来到了702室的门口,她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内传来小丽的声音:“谁啊?” 贺乔报了对黄毛说出的名字:“乔加,昨天在跳蚤市场和你换过书。” 小丽小心翼翼地透过猫眼向外张望,确认无误后,才轻轻拉开了防盗门的外层。 她没有立刻邀请贺乔进屋,而是站在门口,带着谨慎问道:“有什么事吗?” 贺乔从口袋里掏出那套从黄毛那里换来的针灸针,轻轻晃了晃,笑道:“我来找你,是想用这套针来换书。” 小丽一看到针灸针,眼睛里立刻闪烁起了兴奋的光芒。 她“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留下贺乔在门外微微一愣。 紧接着,门内传来了小丽急促的脚步声和欢呼声。 “爸爸,快来看,是针灸针!昨天那个用药换书的小姐姐来了!” 不一会儿,门再次被打开,小丽扶着一位脸色有些苍白但精神还算不错的中年男子站在了门口。 他看起来温文尔雅,颇有几分中医的气质。 在他们身后,还站着一位中年妇人。 她一边扶着门框,一边叮嘱着:“慢点,你的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呢。” 不用问,这位妇人肯定是小丽的妈妈。 小丽的父亲,用充满感激和好奇的眼神打量着贺乔。 他说道:“你就是昨天那位愿意用药来换我们书的朋友吧,真是太感谢了,如果不是你的退烧药和消炎药,我可能真的挺不过来了。” “快请进,你是我的大恩人啊。” 贺乔摇了摇头,只是稍微往门内挪了挪身子,让最外面的门可以关上,杜绝外面的目光。 她说:“别客气,我们只是各取所需,谈不上恩情。” “对了,我还想用这套针再换两本医书,不知道行不行?或者,如果你们需要什么物资,我可以去帮你们找,只想多换几本医书。” 听到这里,中年男子的神色微微一滞,显得有些为难。 “不瞒你说,这些书都是我父亲留下的遗物,如果不是我病得这么厉害,我也不会让小丽拿着书去换东西的。” 贺乔以为他是托词,毕竟昨天小丽说医书是她爸爸的。 但她也不想强人所难,于是提议道:“那我可以借着看一天吗?就用我手里的针作为租金。” 她心里盘算着,用空间里的复制机或许能复制出来。 虽然不确定借来的东西能否复制,但即便不能,她空间里还有复印机。 一天时间,复印完全不成问题。 中年男子好奇地问道:“你是医学生吗?为什么对医书如此痴迷?” 贺乔摇了摇头:“我不是医学生,只是对中医感兴趣。原本还想用物资当学费,让您指点一二,现在看来您连书都不愿换,应该是想把这门手艺留在家里。所以,现在我只想借书一阅。” 中年男子脸色微红,连忙解释道:“你误会了!我叫谢志新,其实是一名儿科医生,并非中医。当年我年少轻狂,选了和父亲不同的路。我之所以不愿换书,是因为这些书都是我父亲的心血,我不想轻易卖掉。”.M 他见贺乔仍有疑虑,又补充道:“小丽还在读高中,不了解家里的状况,以为书上的注释是我写的。真是抱歉,让你失望了。” 贺乔心中暗自揣测,谢志新不愿卖书或许还有别的原因:可能是自己想学,或者是想让女儿学。 于是,她再次提出:“用针灸针租借你们的书,这个提议,行吗?” 她又补充:“当然,我可以付押金,等我还书过来再把押金拿走。” 谢志新太想要这副针灸用针了。 虽然他是西医出身,但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也略懂皮毛。 他想,在这个末世,药品稀缺,针灸或许能派上大用场。 再配合父亲的手札注释学习一段时间,出去摆摊给人针灸看病,也能养活老婆孩子。 尤其进了基地以后,绝对能用到。 他咬了咬牙,决定道:“可以借给你,但不能一次都借走。每次只能拿走一本,看两个小时。每次借书前,要先押五斤粮食在我这,还书时我再还给你,绝不贪你一分一毫。” 贺乔明白,他是怕自己携书潜逃。 “成交!”贺乔爽快地答应道,“我身上正好有5斤粮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