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曹宋:曹操穿大宋,和金朝谈崩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08 皇城街口骂圣,徐处仁拦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因为曹操重用姚友仲、张叔夜、张俊、刘子羽,开封城防固若金汤。 金军虽然悍勇,但是面对五丈高十几丈厚的开封城墙,也是无能为力。 而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杀一名金兵,可升团练使。 所以宋军也数次和金军出城作战。.M 数次交锋下来,互有胜负。 这几番战斗下来,曹操心中也有了底,对于郭嘉固守的策略信心十足! 所以在接到大臣作乱和宫中大火的消息后,曹操才放心的赶回皇宫。 临走前,曹操再次吩咐张浚等人,要派出信使赶紧追上退走的勤王大军,让他们回来一同抗击金军。 随着曹操撕毁了议和条约,金军已经开始全面围城。 可那些勤王的军队,却都被唐恪个蠢货给劝走了。 现在再派出去信使,也不知道能不能顺利闯出金军大营,追上勤王的援军。 这倒是给这场汴梁保卫战,增添了不少的变数。 此时。 金军。 中军大帐。 完颜宗望(斡离不)狠狠地撕了一口羊肉,大口的咀嚼,虬髯之上满是油腻! “粘罕,这开封城比太原还要坚固,而且宋军突然更换了将领,没有按之前协定大开城门,恐怕是已经出了变故!” 完颜宗翰(粘罕)也痛饮了一口烈酒,神色不屑。 “宋人朝堂上相互倾扎,出现变故也实属正常。” “我已经命阿里刮、奔睹、那野、赛剌、当海、忽鲁、雏鹘死死的围住开封,一只鸟也飞不出去,这几日光是他们求援的信使,就杀了几十个了!” “只要围城几日,施加压力,他们定然人心惶恐,自然还会有人来给我们通风报信透露消息,到时候我们假意答应议和,开封不攻自破。” 完颜宗望剃了剃牙间的碎肉,脸上却不似完颜宗翰那么轻松。 “我总觉得,这一次,不像上次那么简单,宋朝的皇帝,怕是要和咱们死战到底了!” “据守之下,恐怕比太原保卫战还要旷日持久!” 太原保卫战,当时打了将近8个月,大大出乎了金军的意料。 而现在,开封比太原还要雄伟,想要强攻拿下,难如登天。 最关键的是,这一次,宋军吸取了上一个的教训。 提前把开封城周围的农户移入城内,坚壁清野,他们金军掠夺不到粮食,一旦缺粮,攻城的日子定然也长不了。 完颜宗翰仍旧是哈哈一笑。 “二哥,要我说,就是你多虑了!” “耿南仲逃离开封前,答应给我们的500门大炮,很快就送过来了,到时候再厚的城墙,也能轰个窟窿!” 此时的大炮,称之为火石炮,是抛石机的变种,投掷巨型火石,威力相当不俗,对城墙和物资都有极大的伤害。 若大炮运送过来,对于宋军的城防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见完颜宗翰信心十足,完颜宗望也不再说话,只是笑了笑,眉梢的愁云却并未散去。 他有一种直觉,这一次,宋军的决心和之前完全不同。 尤其是这个皇帝赵桓,给他一种猜不透的感觉...... ...... 曹操骑马赶回皇城,路上一直在思考大臣们为什么会突然叛乱,甚至和亲卫军打了起来。 他总感觉疏漏了什么事情。 于是不经意的问了旁边的李若水一句。 “孤离开皇城几天了?” “回官家,有三天了!” “三天?” 曹操心中突然也有点慌。 而且经刚才李若水这么已提醒,曹操才想起来,群臣已经被他困在紫宸殿快三天了。 这三天不吃不喝,也不知道人饿死了没! 怪不得大臣们开始造反了呢,原来问题在这儿啊~! 但是一想到他们冲出大殿和亲卫军发生混战,曹操还是心中有些怒气。 “就算孤做的有些不对,他们也不能造反啊!” 这些大臣,虽然不是东西,其中绝大部分还是投降派,甚至和金军暗通款曲谋求利益。 但是他们很多都身居要位,裙带关系遍布朝纲。 而且他们的背后,都有着各大士族豪强的支持,此时金军围城,把这些士族们得罪死了,也没有好处。 真要杀了他们,整个朝廷的运行,都要瘫痪! 所以曹操的本意,只是想整治朝纲让他们服软,并不是真想杀他们。 他也不能做光杆司令啊,怎么也要有可用的人处理杂务才行。 曹操他们,眼见就到皇城街口了。 但是曹操却越发心绪不宁, 眼皮也忍不住一直在跳。 总觉的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果然。 转过路口后,曹操顿时变了脸色。 只见前面有人聚众拦住去路,跪在地上不肯起来。 为首之人,是一个花甲老者,似乎早就等在了此处。 见到曹操的车马后,顿时一边叩拜一边大声哭诉! “官家,老臣,为民请愿来了!” “太祖立国之初,曾言刑不上士大夫,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 “官家此时囚禁满朝士大夫重臣,古未有之,官家切勿开历史先河啊!” “官家,士大夫乃社稷之本,不可用刑,望你迷途知返啊!” “若官家执意迫害士大夫,臣只能一头撞死在官家马前,希望能警醒官家!” 闻言。 曹操皱了皱眉。 前面拦路的这糟老头子,又是哪冒出来的? 何栗见曹操面色不善。 连忙上前小声禀告。 “官家,前面是中书侍郎徐处仁,本来告病在家,听说官家你把当朝大臣都囚禁起来,认为您倒行逆施,前来以死相逼让您放了众多大臣。” “他在士林中声隆望高,是士大夫圈层的泰山北斗,官家切莫无礼,否则会激起民变!” 哦? 这老头,还能裹挟民意? 曹操眯起了眼睛,竖耳倾听。 果然。 随着徐处仁的疾呼,周遭顿时请愿之声沸腾! 大量聚集的百姓,都在声讨皇帝,声援跪在地上的徐处仁徐阁老。 “哎,当今圣上,实在是一言难尽,竟然囚禁满朝文武,古之未有啊!” “当今圣上年少无度,肆意横行,徐阁老这是为民请命来了!” “徐阁老可是当朝难得一见的忠臣,世人表率啊,有他出面,圣上说不定会迫于压力回心转意。” “我等,愿与徐阁老一起请命,让圣上痛改前非!” ...... 百姓不明真相,并不知道投降派逼宫之举,只觉得是当朝皇帝胡来! 而且有徐阁老这种德高望重的人带头,自然跟风而行。 苗头不对! 曹操顿时眸中闪过一丝危险的意味。 同时,他开始翻找记忆,想知道这个徐处仁是谁。 这个徐处仁,徽宗时期,曾和吴敏一起为相。 徐处仁坚持抗金,遭到投降派排挤。 后来耿南仲等人让御史中丞李回弹劾徐处仁和吴敏,而导致徐处仁贬为中书侍郎,吴敏被贬到扬州。 此后,徐处仁一直告病在家养老,不问朝事。 甚至兴办学堂培养士子,他们议论国事吟诗作赋,也让徐处仁成为了士林中的代表。 想不到今天,这个徐处仁竟然蹦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