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18.时来天地皆同力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夜晚11点。 郭凡捂着嘴打了个哈欠。 看着那边许导在给化作杀神的基努·里维斯指点动作。 逐渐的,疲惫开始涌现。 不过他还顶得住,只是有一点不好,那就是许导和基努·里维斯的沟通都是英文,他听不太懂,只能看着许导的比划动作,猜测出个大概他在说什么。 应该是刚才的动作出了问题。 确实……基努能看得出来,也有点累了。 其实很多人有一种错觉,就是觉得拍电影很轻松。 实际上一点都不轻松。 首先,等待就是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 就比如今晚拍这段戏。 或许在电影里,观众看到的片段最多一分钟、两分钟。但这一两分钟的镜头,却都是导演在镜头之中精挑细选最好的片段,搭接到一起,呈现给观众。 而为了最完美的镜头,演员同一个场景可能需要演三遍、五遍、十遍…… 其次,它并不是一口气做完的。 比如这段打戏,从楼上击杀三名入侵者开始,期间一共转换了至少11个机位,同样的动作,演员们少说重复了一二十遍。 为的就是在导演需要多角度呈现时,把他所需的全部给予。 更何况……调整机位、调整灯光,试错、试拍等等,都是需要时间成本的。 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每一秒,背后都是剧组工作人员以秒数的平方、乃至次方的时间来完成的辛勤成果。 不过好在……今晚的进度很不错。 团队的配合很默契,所有人完成动作的尺度都非常标准。 几组镜头下来,无论是质感还是画面都非常出色。 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到收尾的徒手格斗最后一名入侵者阶段。 拍完之后,今天的任务就可以收尾了。 快么? 其实很快。 7点多开始拍摄,到现在才4个小时。 真的挺快了。 但这种速度在郭凡看来,有两个硬性条件。 第一就是团队的默契程度。 无论是作为摄影导演的乔纳森,还是三名灯光导演相互之间的配合,以及道具师、枪械师、动作指导等人……这些人都很专业。 显然,派拉蒙这次为许导组了一个相当棒的剧组。 所谓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郭凡从第一个镜头开始,看到了摄影师和灯光师互相配合之下,把那种黑暗夜幕下的光暗对比给表现的十成十……就知道这团队里的人技术水平都是顶尖的。 至少,比较国内,他们的水准都在一线的行列。 这个剧组,很厉害。 第二,就是许导了。 或者说,这个优秀的团队能各司其职的发挥出自己的作用,贡献出自己的职业水准,离不开许导。 许导是天才。 这是圈内的共识。 至少在天朝圈子里是共识。 而郭凡跟其他同学、同行们吃饭喝酒的时候,聊起来许导,大家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可能在过几十年后,许导一定能在天朝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毕竟,他还不到三十岁。 果然也觉得如此。 可好多说这种话的人,其实都没在许导手下待过。他们只是知道许导厉害,却不知道他到底厉害在哪。 郭凡其实也不知道……或者更精准一些的说法是,他现在也不知道许导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拍《山楂树》时,他还是个研究生。 从法学院毕业后,在旅游卫视干了几年,放不下心中的电影梦,毅然决然报考了北影的研究生。 选到了于教授作为导师后,他压根就没想到还有许导这一层关系。 而进入到《山楂树》剧组后,虽然那时候也没拍过电影……但平常跟着剧组干活,看着许导在那忙活……大家的共同认知就是,许导特别会拍。 他有种把天地万物都容纳到镜头里,化作自己东西的和谐之感。 他眼中的世界……一定很精彩吧? 尤其是刘一菲饰演的静秋反反复复走在那条老桥上的画面。 那种山烟、水汽、独桥与女孩的和谐画面,到现在都是他最喜欢的电影镜头之一。甚至手机歌单里,那首《BELLACIAO》已经在几经删改的库存中,稳坐交椅。 许导真的很善于呈现镜头美感,就像是张导一样。 但……以现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山楂树》还是多了几分匠气。 不过这份匠气更多的是在剧本上面,故事上面……而许导那边也或多或少沾染了一些。 如果让现在的自己评价,那么,《山楂树》的镜头是要大于静秋的演技,大于故事性的。 而他的想法也符合许多人对许导的认知。 老谋子的门徒,一脉相承的镜头美学。 这是他这几年的想法。 可现在…… 看着还在那比比划划,不停纠正基哥、和乔纳森说明取景等工作的许导……郭凡却罕见的有些茫然。 因为……这部戏开始,他竟然有些看不出来许导厉害的地方了。 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可……现在的许导颇有些无懈可击的意思。 影片的细节,镜头的细节,场景的搭建……甚至是最关键的,他对电影画面的本能…… 好像都融合在了一起。 说不上来哪里特别特别的厉害。 可是……哪怕知道《约翰·威克》是个天花板不高的故事,但看完了今天摄影师和演员们按照许导规划的拍摄路线、镜头切入的角度、以及打斗时的动作后……哪怕电影还没完成,可一种很古怪的……共情感还是不可抑制的出现在他心头。 哪怕他同样为剧组的一员……他就是电影的“缔造者”之一。 可看着这些拍摄过的镜头,仿佛这一刻置身于影院,看着经历过丧妻之痛、丧狗之苦的退役杀手重新踏上了复仇之路,他竟然有种共情的快感。 这种感觉真的挺离谱的。 毕竟,现阶段的电影还在拍摄,演员随时随地能打破第四面墙。 可偏偏他心里已经有了这股共情感。 而这份情感,不是他喜欢基哥、也不是他觉得故事有多好……甚至说更过分一些,他可是看过剧本,可以剧透后面的故事走向的人。 偏偏,他共情了。 而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喜欢这些拍摄片段。 喜欢这些还没有后期加上枪火、鲜血特效、甚至色彩都还没经过精调的镜头。 明明是自己拍的,却如同在看一部电影。 或许,这就是许导厉害的地方吧。 以前,他最擅长的是镜头美学。 而现在……他哪一样都不差。 哪怕连第一次接触的动作戏,可……剧组的人在按照他规划的路线行进后,每一帧,都那么合适的恰到好处。 这就能说明问题了…… 郭凡拍完一部电影后,回顾往昔……发现自己最头疼的其实就是镜头。 导演,就是剧组的大脑。 摄影师是眼睛,场务是手指、布景师是衣服、制片人投资人是五脏……每个人各司其职,但总指挥却需要大脑发出指令。 郭凡这部片子,不知道经历过多少自己设计的分镜头拍不出来效果,只能重新设计,多次返工的繁琐之事。 而他问别人,发现别人也这样。 “分镜头肯定要调整的嘛,谁能保证自己的镜头就是最完美的?不可能的嘛……” 这是同行的原话。 可放到许导这却变成了庸人的借口。 人家不需要调整。 真的一点都不需要。 按照许导的话来讲,他已经来这边好几次了,把所有镜头、路线、该怎么运镜都在脑子里模拟了无数遍。 这话听着简单,可实施起来却完全是郭凡所不能理解的层次。 就像是今晚这场戏。 许导也不是没纠错过,比如刚才那一幕,他就把机位调整的更高了一些,在走廊里和人搏斗的时候,还可以看到黑暗中那几具躺倒在走廊边缘的尸体。 而通往门口的走廊,也宣告着R.威克这条复仇之路暂时告一段落……或者才刚刚开始。 但许导这种偶尔改,和包括自己在内的经常改,概念可不一样。 前者最多是精雕细琢修饰瑕疵,可到自己这种凡人这,就纯粹是摸着石头过河了。 “啧……” 他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 多么酣畅淋漓的一场复仇盛宴…… 虽然只是开胃菜,可都忍不住生出如此感慨……那真等到这片子拍完,得是什么样? 要么说枪火才是男人的浪漫呢。 正琢磨着,那边已经沟通完的许鑫走了过来。 看了一眼脸色千奇百怪正在发呆的郭凡,也没理会,而是喊道: “OK,各位,准备开始吧。” 他才懒得管郭凡脑子里想什么呢。 赶紧拍完,回家睡觉。 都快12点了。 …… “OK,结束,各位辛苦了。明天中午见。” 《约翰·威克》拍摄的第二日结束。 许鑫在检查了一遍所有拍摄的镜头后,确定没有任何遗漏以及调整后,宣布了下班的命令。 下班收工,许鑫拿出了手机给妻子发了条消息: “我这边工作结束了。” “才结束?今天这么晚?” “白天没上班,拍夜戏来着。” “哦哦,我在横店呢,这会儿去摄影棚找冰冰姐。晚上约着一起吃饭。” “就你俩?” “肯定不是啊,baby和黄小明也在。” “那行吧,你们吃,就别等我了。” 看到这条消息,坐车里正往横店的摄影棚里走的杨蜜翻了个白眼。 心说废话。 等你吃? 真等你,我得从D饿成A。 也不知道你在皮什么…… 索性连老公的消息都懒得回,她放下了手机,看着横店摄影棚基地那气派的门头,对孙婷说道: “婷婷,你说这里和咱们拍《环太平洋》的松叶厂哪个更气派一些?” “唔……” 孙婷想了想,说道: “感觉都差不多。不过我听说横店明年还要启动一片厂区,建造的都是六千平以上的影视拍摄场地,好像还有水下拍摄的……这么一比,加拿大那边和咱们就比不了了吧?” 杨蜜没回答,伴随着商务车过了减速带的震动声,她看着园区内那些厂房,自顾自的嘟囔道: “真快啊……我和你许哥刚认识的时候,横店最大的厂棚也就不到一千平方。你在看看现在,真是了不得了。” 孙婷同样感同身受的点点头。 可不。 那会儿自己人生中第一台车,还是桑塔纳呢。 可惜……早知道那台车不卖了。 不管咋的也是许哥和姐具备纪念价值的车……当时卖了不到四万,心里还美滋滋的。想着当明星助理可真好,这种福利待遇都有。现在琢磨琢磨……当初还真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孩子呢。 眼瞅着……这都七八年了啊。 感慨着时光荏苒的助理开着车来到了16号摄影棚的停车区。 杨蜜下车后,也没什么隐藏自己的意思。 这边都是同行,有啥好藏的? 自顾自的往摄影棚里走。 而守在摄影棚门口的安保先是一愣,随后赶紧拿着对讲机说了几句,接着快步走了过来: “杨老师,您好。” “你好呀。” 杨蜜甜甜一笑: “我来找冰冰姐。他们拍完了没?” “还没呢,您请您请,就在里边儿。” “诶,谢谢啦。” 在保安殷勤拉开侧门之下,杨蜜走了进去。 入眼就看到了一片用绿幕与假山搭建的场景。 绿幕成片,而一头白发的冰冰姐和黄小明、包括一群人正站在……一处类似山寨大门口的石壁旁边,两边似乎正在对峙。 看样子是正在拍摄。 那杨蜜肯定就不能打扰了。 对着两个看过来的剧务摆摆手,意思是让他们不用过来,她扭头对孙婷问到: “这片子的特效是谁接的活?” “追光。” 孙婷也压低了声量: “物理特效和CG都是追光。” “造价呢?知道多少么?” “这倒不清楚……不过应该不会太贵吧?聪哥上次提了一嘴,说是又麻烦又不赚钱……” 听到这话,杨蜜便微微点头,刚好另一边洞窟模样的布景没人,她便走了过去。 一边走一边拿出了手机。 其实摄影棚里,所有人肯定是严禁携带任何拍摄设备的。 更何况,杨蜜这种属于是外来者,来探访的,更得守规矩。 但谁让她和许鑫是两口子呢。 没看那俩本来要过来打招呼的剧务,在她抬手的动作下,都不敢过来了么。 她在这里,或者说在所有西北圈投拍的影视剧剧组里,都属于绝对的特权阶级,想干啥就干啥的那种。 更何况……就算没有西北圈这一层关系,就凭借目前《环太平洋》在国内力压《钢铁侠3》,夺取了8.2亿票房,最终票房很可能来到8.6到9亿这个级别的绝对女主咖位,她也能横着走了。 现在想找她拍戏的人,能从午门外跪到前门大街去。 而她正往那边没人用的布景处走,刚好路过那边拍戏的外围,就听见了站在布景间里的演员有人用中气十足的声音,来了句: “一航!你果然被抓来压寨了!” “……” 杨蜜脚步一顿,嘴角一抽。 心说这是哪个弱智编出来的台词? 《白发魔女》这片子应该是一部悲情戏吧? 她扭头看了一眼。 不过也没在意。 悲情戏里自然也可以用一个诙谐的角色插科打诨一下。 还挺讨喜的。 至于这片子到底咋样这种事情……开玩笑,她什么能耐自己心里最有逼数了。 让自己演,没问题。 但片子好坏,没看到完整剧本时候,她也不好判断。 而这会儿她来到这片布景前的原因也很简单。 在见识过了《环》那标准的好莱坞工业巅峰特效体系后,她自问心里多少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如今只是想对比一下,看看追光的特效制作咋样而已。 可看过之后,却大失所望。 她发现……都不用看手机屏幕里的呈现,光是用肉眼,就能看出来,这布景处处都透露着一个字: “假。” 这种假其实也不是说跟香江那边那种特效一样,看着就知道是搭建的。 但质感什么的还真是比不了。 她是见过《环》的特效是怎么弄的。 其实老美也不至于多精细……就比如怪兽进攻香江那场特效,那些建筑废墟就是真的废墟,是铲车推着一堆建筑废墟给填满的。说是物理特效,其实和实拍没啥两样。 但……问题是人家的东西全啊。 建筑垃圾,科幻垃圾……人家可都是当道具一样储存在仓库里。 拍一些丛林探险类的题材,虽然他们也会用实拍,但在选择这种自然界环境的道具特效上面,也是精益求精,一点都不会马虎那种。 到不是说自己崇洋媚外,而是纯粹的……这活干的就不行。 太粗糙了。 想到这,她拿出来了手机,先是从屏幕里再次观察了一下这处洞窟布景,再次微微摇头。 比肉眼看好一些,但还是差强人意。 于是。 “咔嚓、咔嚓”的声音响起。 她拍了几张照片后,一股脑的给老公发了过去。 “追光这活干的有点糙,我说实话。” “虽然不知道工程造价如何,但……如果以好莱坞那边的工业对标,差的挺多的。” “这还是拍下来的,实际上肉眼看着更差。” “如果到摄像机里,估计效果也会一般般。” 发完,她满眼遗憾的收起了目光,摇了摇头。 可惜了。 啧…… 正惋惜着,手机里震动了一声。 许鑫发来了消息: “?” “你有病吧?这种布景怎么可能是追光做的?” “这种场景搭建要用追光的人,你知道造价多高么?这片子物理特效不归咱们,你还记得乔迪么?” “记得啊,环的特效公司里一个程序猿。” “他是专门负责物理特效的,追光的物理特效方面还比较弱,我俩一直有联系,想把他拉过来。但那是后续的事情,《白发魔女》这片子的场景搭建跟追光没关系,再说,一个古装片用物理特效镜头?他们也烧不起这个钱。你看的应该还是道具厂家搞出来的东西。” 许鑫发完了语音后,就听郭凡好奇的问道: “许导,咋了啊?” “杨蜜,去《白发魔女》剧组探班去了。” 许鑫一边说,一边把手机递给了他: “给,你看。” 郭凡放大了杨蜜拍的照片看了一眼,说道: “这场景确实不是专业特效弄出来的。” “对呗,那个蠢女人什么都不懂,看到场景搭建,就认为那是物理特效……” “……” “……” 这话说出口,苏萌和郭凡嘴角都抽了抽。 郭凡是无语。 苏萌则想的更简单。 以后你敢再扣我五百,我就告诉姐你说她是蠢女人! ψ(`?′)ψ 而郭凡想了想,忽然说道: “许导,您说咱们什么时候能拍大片儿啊?” “你指的大片是怎么样的大片?大投资?大制作?还是纯粹的工业体系上面的一项浩大工程?” 本来他是打算闭目养神的。 但这会儿郭凡的话题刚好也聊到了他的痒处。 于是调整了一下坐姿,没等对方回答,继续说道: “如果是前面的……那咱们已经再拍了。你不用和好莱坞比,动辄一两个亿美元这种,那没比较意义。他们的人均收入呢?对吧。所以从这方面来看,其实咱们比他们……还差了些,但差不了多少。而且随着市场的越来越繁荣,投资体量也一定会上去。所以,就目前而言,所谓的大投资的片子,已经在拍了。就投资而言,追上去其实就是早晚的事情。不过……” 说到这,他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 “你如果指的是类似《环太平洋》这种能体现好莱坞工业体系的工程,那我给你的答案则是……不知道。” “不知道?” “嗯,不知道。” 许鑫长叹了一声: “咋可能知道呢?……你想想看,目前咱们国家有拿的出手的科幻片么?” “……并没有。或者说有科幻片,但没有那种完全架空、脱离现实层面的科幻片。” 随着郭凡的话,许鑫再次点头: “没错,我想说的就是这意思。其实你要说特效技术……咱们肯定也不够。但我不知道你清不清楚,去年好莱坞这边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在一个论坛上说过,好莱坞如果在继续这种投资越来越大的模式,迟早会内爆。” “这……没听过。” “嗯,你没听过也正常。” 许鑫也没说自己有一篇论文的事情。 没必要。 好像他多想显摆一样。 “这俩人在好莱坞的影响力不必多说,他们提出这个观点后,大公司也开始控制成本。但资本主义嘛,就是这样。大家已经习惯了高工资,你控制成本,还想精益求精,自然不可能。所以从去年……或者说今年开年开始,追光这边陆陆续续接了一些好莱坞的小活……都是外包的那种。你知道这说明什么吗?” “……” 郭凡这时候就多多少少显得有些清澈且愚蠢了。 看着他那摇头的模样,许鑫就知道,他显然没想通。 也不藏着,直接说道: “说明好莱坞特效产业方面,正在转型。说白了,他们开始走开源节流的路线了。把一些更多的活,交给费用低下的国家来做,提高他们的利润。” “……这很资本主义。” “没错,但咱们需要的就是这个。我跟公司里说的就是,这种活,有多少接多少。他们只要过来指导,哪怕不赚钱,咱们都做。无论是物理特效、还是CG技术,我们把模型库积累起来、工作经验积累起来,把他们当成石头,摸着他们过河,这样等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咱们自己就能在特效领域突飞猛进。” 郭凡有些惊讶: “您已经在做了?” “对啊。” 许鑫点点头,反问道: “不然你以为我没事花几个亿大笔的投入,买特效公司,升级设备,扩招人员是为了什么?” “……我以为您是要做国内特效的龙头老大……” 许鑫都无语了: “我真指望国内的市场,我得饿死……至少现阶段是这样的。” 说着,他摇了摇头: “这公司我也没指望赚钱,并且,重点是,这一年几千万的亏损,我能亏得起,别人不一定亏得起。反正我赚钱容易,这活就我来干呗。宁可先亏点,也要让咱们自己有一条可以超车……不说超车吧,至少能赶上的捷径。 你要问我,咱们国家自己什么时候能做类比好莱坞那样大规模工程的科幻片,我给你的答案就是我也不知道。 这玩意一来要大投资、二来要好技术。 比如我。 钱,我有。 而现在我的公司也在大力学习技术。 现在万事俱备,我就只差时间这股东风了。 等什么时候积累的差不多了……” 许鑫的话头又一顿。 郭凡忍不住扭头看去。 就见黑暗的车厢之中,许导的双眸里,是一抹……无论怎样的黑夜,都难以掩盖的辉光。 辉光中带着坚定。 坚定中有着执着。 执着中满是自信。 自信中是一片无悔的坚持。 “我相信,总有那么一天。” “到时……” “时来天地皆同力。” “天朝科幻电影的门,咱们这一代人提起来的这一脚,一定能把它踢开!” 明明只是闲聊。 可不知何时开始,他的话在郭凡耳朵里却好似振聋发聩一样的怒吼。 震耳欲聋。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