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活着:我成了地主家儿子徐福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0章 归途!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张健夫妇在当晚做好决断后,没再任何犹豫,第一时间通知了父母,为防夜长梦多,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院门“吱呀”一声轻响,两人空着手走了出来, 张健穿着最普通的蓝布工装,李婉则挎着一个半旧的菜篮子,里面随意放着零钱和购货本,任谁看去,都只是一对寻常夫妻,正准备去供销社买早点或日用品。 前头巷口槐树下,那两个盯梢的年轻人果然还在,一个靠着树干打哈欠,另一个无聊地踢着石子, 两人瞥了一眼空着手的张健夫妇,目光在李婉的菜篮子上停留一瞬,便不耐烦地移开了,跟之前一样,这两人估计又是出去买菜了,没多在意,根本没料到这看似寻常的出门,竟是一场义无反顾的逃亡。 夫妻二人目不斜视,步履平稳地走出小巷,混入清晨上班的人流, 直到拐过几个街角,确认无人跟踪,两人才暗暗松了口气,加快脚步,直奔长途汽车站,那边,张健父母也早早候着了, 当天晚上,一家子便抵达了沪市。 华灯初上,这座东方都市的码头依旧繁忙,按照徐叔纸条上的指示,他们找到了那个泊位,他们运气也挺不错,刚好有一艘货轮就要南下港岛,这艘名为“鲁丰号”的旧货轮静静停靠, 一个穿着工装,像是码头调度员模样的人走上前,对上暗号后,便默不作声地引领他们通过侧舷,迅速登船,被安置在一个狭小但干净的船员舱房里, 第三天的凌晨,伴随着低沉的汽笛声,“鲁丰号”解缆起航,驶入茫茫东海,南下前往港岛。 站在船舷边,回望逐渐消失在晨曦中的海岸线,张健紧紧握住妻子的手,他父母也在一边,此刻,心中都有离乡的悲凉,但更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徐叔的这份恩情,他张健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 —— 与此同时,徐福贵也带着有庆、凤霞和喜顺,踏上了返回徐家川的路。 此刻,已经在县城通往徐家川的土路上,满仓赶着大队的驴车来接他们,几人坐在架子上,架子车在颠簸的土路上吱吱呀呀的响, 省城的混乱与紧张此时被抛在身后,越靠近家乡,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宁静起来。 有庆、喜顺到底是少年心性,离校的愁绪很快被归乡的兴奋冲淡,不时朝着远处的稻田、山林,喊着、欢呼着,这欢快的情绪,把福贵、满仓他们都给感染了, 凤霞则安静地坐在车沿,看着路旁熟悉的景色,不知在想些什么,偶尔用手轻轻抚摸身边那箱妥善包裹的舞衣。 徐福贵坐前头,偶尔回头看看三个孩子,心中一片安然, 张健一家顺利离开,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儿女都平安接回身边,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一家人能守在一起,便是最大的福气,这就够了,有空间在,吃喝根本不用发愁。 “爹,” 凤霞忽然轻声开口,打断了徐福贵的思绪, “你说张老师他们…安全了吗?” 徐福贵目光望向远处天际,似能穿透时空,看到那艘南下的货轮, 点了点头,语气笃定: “放心好了”! 没有多说,凤霞也没有再问,有些事,心照不宣就好。 傍晚时分,徐家川熟悉的轮廓终于出现在视野里。 村口的老槐树下,家珍和菊花……甚至吴悠也来了,早已翘首以盼。 看到驴车的影子,菊花第一个喊着喜顺的名字跑了过来,家珍也快步上前,拉着凤霞和有庆的手,上看下看,眼眶泛红。 “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 看孩子无异样,家珍又走到自己男人身边,上下端详一番, “路上都顺利,没出什么事吧?” “没什么事,都挺顺利,回家再说!” 徐福贵摆摆手,又指了指车上放着的那个布袋,对满仓道: “满仓,这你拿着,给喜顺这孩子贴补点。” 满仓知道里面是上好的白面,还有块猪肉,眼眶也有些发热, “福贵,这……这怎么好意思…:” “行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徐福贵打断他, “你把驴车赶回去,我们直接走过去了,其它事明儿再说,走了!” 夜幕降临,徐家小院飘起久违的,完整的团圆饭的香气, 灯光下,一家人围坐桌边,外头风雨飘摇,但这简陋的茅草房,却能撑起一个家,可以遮风挡雨,充满了暖意与安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