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九章 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刘大夫的箱子里有多少药,他再知道不过了。搜索本文首发:小说皇xiaoshuohuang. 闹瘟疫的不只是吴家沟,药品格外紧缺。 来之前的前一个晚上,刘青天和他一对一谈过。 药给不了太多,但又要求他把人治好。 这是一个既让马儿跑,马儿又没草的活儿。 所以刘大夫才摇头,绝对不能打开药箱子。 半晌儿。 刘大夫终于给出办法。 把所有发烧的人都区分开,不要交叉感染。 另外,区分一下轻重症。 在有限的范围内,把这些人全部治好。 刘大夫确实学过西医,专业能力没的说。 队上有几个最严重的,先把药给他们分下去。 剩下的再给症状最轻的人。 吴全友当即给出反对,说刘大夫这是瞎弄。 放着严重的不治,先给最轻的? 面对吴全友的不理解,刘大夫倒是很淡定。 现在最关键的是保命,能满足基础治疗已经是天大的不容易,就别太贪心。 另外,治疗轻症也是有原因的。 把他们治好了,他们就能帮忙。 没有药品,只能靠着人力增加效果。 …… 刘大夫视如珍宝的药,其实就是土霉素。 几十年以后,土霉素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基本没人用了。 可在这年月,土霉素简直就是宝贝。 土霉素是消炎药,先把炎症去掉,人就不发烧了。 此时,吴全友也把轻症的人喊来,大家商量好了,可以先给他们治病,但治好以后必须给刘大夫当小工。 眼见众人同意了,刘大夫也就打开了药箱子。 …… 吴家沟地方不大,来个新人很快就传开了。 陈东只听说来个挺牛的大夫,具体咋回事还不清楚。 不过,上次和刘青天吃饭的时候听说了,吴家沟的人病得很严重。 估计,这大夫就是为了这病来的。 陈东倒是不稀奇,早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只是,他还是有点担心。 他最担心的是大夫的本事。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个比较符合自然规律。 关键是,这大夫有没有能力治瘟疫。 治瘟疫可不是治病,首先要找的是瘟疫源,其次再是治病。 找不到源头,华佗来了也白费。 陈东也不知道源头是什么,不过有一件事可以确定。 这么大一群病患在一起,流动性大,传播性广,本身就是个巨大的瘟疫源。 与其担心他们,不如抓紧时间把家里的防御提升。 这首先要做的就是口罩。 刘青天给送来的棉布,成了最合适的工具。 这口罩至少要三层,尽可能地保护好呼吸道。 周晴和老太太都是针线活高手,这事交给他们最为合适。 转头,陈东把之前采来的枳子拿了出来。 自从采回来以后,这枳子就一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这么长时间过去,空气和湿度起了作用,枳子的表面上长满了绿色茸毛。 这就是制作青霉素的核心材料,青霉菌! 有了它,就能做出青霉素! 现在高兴还太早,青霉菌到青霉素,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陈东立马找来之前做的红薯粉,重新碾碎成粉。 提取青霉素两大核心要素,其中之一就是碳源。 所有碳水化合物可以理解成碳源。 最关键的是食盐。 盐是生长剂,能分泌钠和氯,这是变成青霉素的必备元素。 多亏陈东之前准备的充足,用的时候直接有现成的,否则又要满是的去找。 红薯粉先放在水里煮,煮开之后只留下水,固体物全部倒掉,最后把盐倒进去。 最基础的培育液算是大功告成。 剩下的就是精细的活儿,需要用木棍把青霉菌一点点刮下来,放在培育液里。 做完这些,陈东赶紧用布把盆子盖上。 可以说,现在整个屋里最值钱的,就是这一盆青霉素溶液。 万一以后有点什么问题,全仰仗这东西了。 青霉素的成长也需要时间。 这个季节正是好时候。 上山! 陈东在荒野活了这么多年,更相信中医。 在野外找到中草药,要比弄出西药更容易。 正是因为这些经验,才让陈东熟悉很多草药。 刚上山,陈东就发现第一个宝贝。 刺五加! 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陈东对这个东西自然不陌生。 刺五加本身就是一种提高抵抗力的药。 在这年头,抵抗力是最珍贵的。 从这个角度说,刺五加算是天赐神药。 另外,刺五加的皮和种子还能榨油,是绝好的宝贝。 采了一些刺五加,陈东又往山上走。 山上果然有不少好东西,包括止血的天仙藤,治疗呼吸系统的蛹虫草。 只有不识货的人,没有没用的东西。 这些药材是活下来的根本。 回来以后,陈东先取来一点瓦片,又在下面搭起火堆。 瓦片耐火性很好,放在火堆上也不会开裂。 新鲜的药材放在瓦片上慢慢焙炼,直到水分散尽,就能封箱存起来。 理论上来说,只要保存得当,这玩意就永远不会坏。 不过,火候是个大问题。 这火千万不能大了,要始终保持在即将熄灭的边缘,但又不能让它真灭了。 陈东在一旁盯着火堆,看着药材一点点由绿转黄。 踏实。 特别踏实。 …… 焙炼药材的时候,药香味会很浓郁。 这味道正好被路过的刘大夫闻到。 作为一个专业的大夫,他对这味道特别熟悉! 焙药? 吴家沟有高人啊! 刘大夫顺着味道来到陈家,轻轻叩响大门。 听到有人敲门,陈东立马警觉起来,试探着问门外是谁。 刘大夫赶紧自报家门,想着以同行的身份接触一下。 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个身份,让陈东颇为警惕。 索性,不开门。 越是不开门,刘大夫越是笃定,这肯定有高人坐镇! 没办法,只能先去山上看看。 刘大夫确实懂一点中医,但仅限于懂一点,认识的草药也特别有限,只敢采一些常用的。 在普通人眼里,中药是比较慢的。 可刘大夫知道,中药才是最猛的,一服药吃下去,一天之内没效果,那就是大夫开错方了。 用药精度来说,中药比西药更复杂。 一旦掌握不好剂量,很容易要人命。 保险起见,他只挖了一些婆婆丁,回去以后煎水服用,能缓解一些症状。 回去以后,他直接找到吴全友,说队上有个高人。 这人会焙药,而且从味道上来讲,应该是同时焙好几种药,可见其专业性。 盲猜应该是个老中医。 吴全友也挺纳闷,在队上这么多年,没听过还有这么一号高人啊。 他想让刘大夫指出来具体位置,可刘大夫刚来到这,又是个路痴。 让吴全友这么一问,脑子还真有点发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