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1959:进山打猎,开局救下女知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章 半自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吴家沟的人,好像已经变成了狼。搜索本文首发:奖励一把jiangliyiba. 只要陈东一出现,他们的目光一定停留在陈东身上。 回去以后,陈东先用铁矿石烧了一些铁丝,等稍微冷却一些,再弯出倒刺,做成铁篱笆。 这是古代防御外敌的兵器,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真到防御的时候,就会知道它的恐怖。 对于这种防御网,要么有大型设备直接毁掉,要么跳跃能力足够强,直接跨过去。 显然,这两者他们都不具备。 虽说玉米前期不太需要水,可还是不能少。 陈东倒是不缺水资源,只是他不想用最原始的方式劳作。 毕竟,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用工具。 陈东决定修一个引水渠,这是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把水库的水往外引,在玉米地附近形成一个新的储水区。 等到灌溉的时候,只需要开闸放水。 如此一来,能节省不少的时间。 水库离玉米地不算远。 动工之前,陈东仔细观察过。 土壤被水泡过以后,变得极其松软。 是好事,也不是好事。 说它是好事,是因为土壤松软之后,挖起来十分省力气。 不过,这样也就意味着土壤的吸水性会非常好。 之前处理这种事,用的是红砖。 可这办法显然是行不通了。 红砖有缝隙和气孔,水泡进去肯定会渗出来,不但无形之中增加损耗,还会增加通道的压力,随时有崩塌的可能。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 管道! 铁矿石有很多,特别是一场大雨过后,很多藏在泥土里的矿石都露出了头,倒是给陈东提供不少便利。 最起码,不用漫山遍野地找矿石了。 原材料的问题能解决,难解决的是焊接技术。 管道必须是完全密闭的,中间不能有任何接口。 渗水事小,一旦水压增大,一个小缺口容易让整个水管崩塌。 很多水建事故都是这么来的。 陈东懂一体成型的技术,之前也实践过。 问题是,一条水管至少大几百米,这种长度就没办法操作。 陈东想了一天,突然想到一个关键问题。 既然不能做一体成型,为啥不做套娃呢? 想到这,陈东迅速画出图纸,又计算水流速度,从而估计出大致的水压强度。 很快,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出现在草纸上。 不过,陈东很清楚,这些数值并不精准,只能作为参考。 可有一件事是不变的。 水流的速度和水压成正比,只要把水流速度控制到最小,压强自然会降低,对于管道的压迫力就小。 也就是说,只要把水流控制好,即便管道没达到全封闭,问题也不大。 说干就干! 陈东去山上搞来大量铁矿石,融成铁水以后,放在泥塑磨具里塑出基本样子。 最大的直径将近两米,下一节要比上一节少5厘米。 这个尺寸正好够下一节插到上面,又不会松松垮垮。 所谓的严丝合缝,便是如此! 数据的精准,注定很耗费心神。 每次泥塑坯子都要反复测量,少一寸塞不进去,多一寸又太松垮。 折腾了好几天,十几节管道终于成型,连接起来以后,长度几乎把整个院子占满。 安全起见,陈东先做了闭水试验。 实现还算成功,起码没看见明显的水滴渗透。 这件事,陈东不想让人看见,只能趁着夜色操作。 到了晚上,陈东和周晴把管道推过去。 好在铁皮不算太厚,推起来不算太沉。 之前的管道坑已经挖好,只要按照预定的坑道安装就行了。 可在安装的时候,又出了新的麻烦。 这水管进水管粗,出水口细。 即便没有外界助力,这个形状就注定了水压极大,水流会集中在出口爆发。 这种水压对管道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要说这事也不难办,只需要安装一道数控水闸,智能控制进出水量,那就完美解决了。 显然,陈东现在做不到。 听陈东这么一说,周晴这心也跌入谷底。 忙活了这么久,到头来一场空,换做谁都会泄气。 然而,陈东是个怪胎。 他始终坚信,困难存在的目的,就是被战胜的。 陈东往后退了几步,重新观察着地形。 很快,办法有了。 陈东叫周晴帮忙搬石头,全部堵在进水口前面。 周晴愈发不解,把这个位置垫高,那不就是让水往上走? 这正是陈东的高明之处。 之前水流平坦,可由于管道的形状,导致水流激增。 如果把水往上走,无形中就卸掉水的压强,从而保证管道的安全。 按照这个办法,水流确实变小了! 最难的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就好办了。 只需要把管道埋进预留的位置,在上面覆一层黄土,定期过来检查一次就行。 水管直通玉米地,想控制水流,还需要做一个简易的阻断装置。 水库里有鱼,为了不让鱼钻进去,必须在管道外面封上一层细密的滤网。 周晴负责用木蔑编制滤网,而陈东则又塑出一块铁板。 铁板上面有两个把手,需要水的时候,把铁板提起来,不需要的时候静止在水里。 …… 转天。 所有人都在责任田附近劳作。 气温持续走高,别说庄稼,人热得都没力气。 吴家沟的井还没打出来,想用水,只能去山后的河沟里打。 那地方是个低洼地,前几天下暴雨的水都积在那,用上一阵子不成问题。 不过,这一来一回太远,加上都是山路,打满两桶水,回来连一桶都剩不下。 相比于纯粹出苦力,这种干了又看不见结果才最折磨人。 吴全友确实转性了,一旦发现村民没动力了,立马亲自上阵,不管是挖井,还是挑土,他一定冲在最前面。 这种身先士卒确实有点作用。 可村民突然发现,陈东天天什么都没干,地里反而特别湿润,苗子也长得特别顺利。 强烈的落差,让所有人彻底丧失信心。 别说吴全友带头挑水了,他今天就是自杀,村民也不干了!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