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九章 传檄天下,匡扶汉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 “巧言令色!” 眼见孙策、周瑜一唱一和,大事将成,陆逊一挥衣袖,抢声打断。 “老师万万不可! 若真让他奉迎天子,一旦功成,则孙伯符之名扬威天下,与您何益? 且夫放虎归山,潜龙升天,策素怀远志,入得洛阳容易,教他回来却难,倘使他于洛阳假天子而行王命,号令九州,老师从也不从?” “陆伯言!你这话好生无理!” 周瑜抬眸看他,斥曰: “天下皆知伯符乃袁公义子,今代袁公入洛阳以迎天子,挽乾坤倾而得正,使汉室幽而复明。 此一匡天下,中兴大汉之盛举,世人无不为之仰慕袁公忠义,万姓倾心,生民仰德,怎敢言无益? 我知你因陆家之事,与伯符素有旧怨,可迎奉天子,关乎苍生社稷,百姓安泰,汝今于袁公面前,欲要因私怨而废公事乎?” 他说着,又向袁术拜禀,“伯符拳拳孝心,天地可鉴! 袁公不信,可扣押孙家满门于寿春为质。” 孙策亦知情势到了紧迫之刻,鱼入大海,鸟上青天,在此一搏! 他故作被误会的委屈之色,言辞恳切。 “伯言以小人之心,横加揣度,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义父待我恩重如山,策恨不得结草衔环以报殊遇,再者孙家满门上下,皆在寿春,又岂能一去不回? 义父,勿疑!” “一派胡言!” 我因私废公? 我小人之心? 陆逊咬牙,冷声嗤笑。 “纵使果真将天子迎回寿春,汝等只怕也悉为天子之臣,眼中无有袁公矣。 奉天子而驳调令,假忠义以夺孝悌,死中求活,绝处逢生? 周公瑾当世大才,名不虚传! 先前所言纸上谈兵,倒是我小觑天下英雄。” “此小儿之言也。” 周瑜浅笑而立,温润如玉。 “自袁公至你我,皆为大汉忠良之臣,难道伯言以为迎回天子,袁公的调令还会违逆天子乎? 伯言此话少说为妙,以免天下人误会袁公,心生猜忌。” “你......” “够了。” 袁术指节叩击桌面的声音不大,却令整座大殿为之一寂。 “伯符,我爱子也,伯言,吾爱徒也! 我知你等皆愿为我分忧,然今日庆功宴上,岂容争执吵闹?” 他目光不断在陆逊、孙策、周瑜身上逡巡,大致也能猜出他们心思。 陆逊看似被激怒,实则句句皆为勾引自己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孙策,言语如刀,杀机暗藏。 周瑜就更直接了,他不怕陆逊点醒,也不怕我能看破,就因如他先前所言,天子不得不救,而孙策这个义子身份,正是代为奉迎天子的合适人选。 遥想当初洛阳大乱,少帝携陈留王逃亡北邙山,国贼董卓都是亲自赶赴迎接。 他袁术难道就敢派一将领,以奉迎天子乎? 这般作为,何来诚意? 如此轻视天子,天子与群臣岂能不猜忌他这“大汉忠良”别有用心?心恐再成傀儡,谁又敢轻易受此奉迎? 料定于此,是以周瑜才敢如此行事,若是原身袁术,对孙策存小觑之心,既贪恋他口中奉迎天子的利益,又忧虑天子落入他人之手的祸患。 受此逼迫,或许真为他所说动,赌一把孙策的忠心,左右输赢不过折损三千兵马。 可惜今非昔比,周公瑾,你最大的误判,便是低估了如今的“我”对孙策的“厚爱”之深。 任你机关算尽,不过白费功夫。 ...... 周瑜、孙策、陆逊各有心思,群臣缄默不言,阎象欲言又止,而杨弘眼观鼻、鼻观心,似在把玩袖口青铜铃铛,意味深长。 袁术眸光俯瞰群臣,他笑了。 “天子当然要救! 术为大汉忠良,今得天子诏,岂有坐视天子蒙难,而不奉迎之理? 不光要救,我还要亲自去救!” “主公不可!” 众人闻之惊疑不定,便是方才势同水火的陆、周二人竟都要开口来劝。 却听那话语幽幽,自主位之上传来,如一道惊雷,乍响耳畔。 “我听闻兖州曹操欺天罔地,素怀不臣之心,今天子流亡洛阳,他必兴兵往之,掳掠天子。 挟天子而令诸侯,据兖、豫以隔绝内外,使我等忠心股肱之臣,不得救天子、匡社稷也! 今术奉天子诏,欲休整三月,再兴义兵,传檄天下,会盟伐曹! 剿除奸凶,还于旧都,匡扶汉室,就在今日。” 他手捧“天子诏”,笑谓群臣。 “诸君,三月之后,随我兵发颍川,于许昌奉迎天子!” 对于袁术而言,他身处淮南,想去洛阳奉迎天子,肯定是比不上曹操近在咫尺。 可我成不了事,坏你事还不容易? 曹阿瞒,你不是要迎天子入许都吗?我把你的许都基业,付之一炬以化焦土,且看你还如何奉迎天子? 观夫蟹处桶中,若有一蟹欲逃者,他蟹必紧拽之,使其不得出,终致群蟹皆困于桶。 要让天下诸侯去奉迎天子,或各有顾虑,不得齐心,可若让诸侯得知他曹操欲迎天子,则必勠力同心,守望同盟,坚决不让其得逞。 汉末乱世,公平争霸,我们大家都没有天子,你曹孟德凭什么有? 也不知等阿瞒带兵往洛阳勤王,于半道途中惊闻此讯,会不会开心的仰天大笑,道我袁公路无谋,袁本初少智? ...... “老师妙计! 若诸侯得知曹操欲迎天子,岂肯坐视?” 见袁术没着周瑜的道,陆逊神色一振,可他转而兀自皱眉。 “可老师怎知曹操将迎天子?届时若其未有动向,诸侯又岂能相信?” “曹孟德枭雄也,又在洛阳左近...我应该想到的...” 周瑜脸色煞白,喃喃自语,他望着袁术背后阴影深处,眼底隐有骇然之色,仿若那里正站着一道不存在的人影,朝他相视而笑。 念及先前那名骑士送信之时,与袁术对答,显然早有预谋。 这骑士周瑜也有些印象,正是押刘繇去长安问罪的那批人之一,也即是说,袁术背后那人早在曲阿之时,便料到长安大乱。 此刻,长安大乱的消息方才送来,自个还在同陆伯言为奉迎天子之谋争论不休,他就已放眼天下诸侯,算定曹操将迎天子,借此为远在淮南鞭长莫及的袁术,破开局面。 高祖云: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此人,必为袁公路之子房也。 如此谋主,明珠蒙尘,恨不能与他共事伯符,何愁大业不成?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