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良辰美人花烛,佳人洞房等你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 公元196年,建安元岁,新正初临。 寿春满城尽是红绡,静待佳人来赴,百姓皆有喜色,为那袁公来贺。 自去年正月那一遭,人都说是玉玺,它归了天命。 袁公竟脱胎换骨,不再使他们受苦。 先轻摇,后薄赋,阎象手里那柄剑,专斩那贪官污吏! 后远赴江东除贼,袁公率大军而回,一战平定八十州,不忘我等小民。 先租田于百姓,又削了苛捐杂税,奖励耕种能封爵,万姓都传他的名! 出征时是五万兵,家家户户来凑,非愿生离死别,却因习以为常。 到归来竟是十万,各家子弟犹在,衣锦还乡升了爵,只道是袁公厚怜。 虽大雪难消,这心中自是火热,看辞旧迎新又一年,那今岁定是丰年。 童谣在各地传唱,代汉者当为涂高! 袁公啊!今朝良辰吉日,我等为您道喜: “愿永结同心,白头偕老!” ...... 于江淮两岸,各郡各县百姓都在自发传唱,他们张灯结彩,既迎新年,同贺袁公新婚。 袁术也将迎良辰,纳乔家二女为妻妾,万民向寿春宫道喜,群臣悉来恭贺。 孙策玄甲缀红缨,金盔簪缨系彩绦,于宫门前长立,代为义父迎客。 琼楼玉宇寿春殿,皆以蜀锦缠梁,朱幡垂垂摇落,千盏宫灯夜放。 那阎象持着红笺,操办婚事诸礼,只听他高声在唱: “一拜天地!” 袁术携二女共拜天地。 “二拜皇恩!” 因高堂长辈尽殁于洛阳,袁术遂与二女遥拜北方逃难之中,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天子。 “夫妻对拜,举案齐眉。” 袁术同二女对拜,礼成结发为夫妻。 等他与来宾、群臣饮酒尽欢,宾主离席之际,孙策深望他的背影,悄然跟上太史慈。 “今义父大婚,策心中欢喜未觉尽兴,子义可愿随我往府上共饮至天明,为义父贺之。” 孙策久闻公瑾所言,要他暗中结交袁营忠义之士,以待时局有变,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脱离袁术掌控。 无奈被盯得太紧,始终无有机会,今次袁术大婚,他正好借此为名,发展他的第一位忠义之士。 选择目标之时,他当即想到太史慈,首先慈乃败将,因刘繇性命而被逼降,想来心中对袁术应也谈不上忠心。 再者曲阿城外一战,子义马踏火海破阵突围,手中长枪血犹腥的一幕,他深为倾慕,至今日仍不曾忘。 ...... 太史慈不知孙策别有所图,既是袁公义子相邀,他哪有不肯的? “伯符公子有请,慈安有不去之理?” 孙策闻言暗喜,只当太史慈对他也有好感,如此或可晓以大义,与之同谋大事。 ...... 月光在青石板上为霜,孙策一路踏着月痕,迎太史慈入得家门。 他月前新纳的夫人袁氏,早已闻讯安排下人,为他们布置宴席。 孙策不喜这段婚事,无奈母亲几次相劝,他即生为孙家子,当为孙家牺牲,天下世家皆如此,他又岂能例外? 不过他到底为人豪迈,亦非迁怒妻子之人,袁氏更为高门女,操办家事贤良淑德,因此二人成婚以来,倒也相敬如宾。 ...... 孙策领太史慈及至府中,与袁术处常喜烛光明灭不同,他这里灯火通明。 二人分宾主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孙策不断劝饮,见太史慈酒劲渐浓,他遂假醉意试探之。 “我尝闻,当今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胸无大志者,终将受制于人,子义以为呢?” 太史慈深以为然,“好男儿七尺之躯,当提三尺剑,立不世功业。 吾今得遇袁公,一刀一枪报效疆场,将来许不失封侯之位,平生之志足以!” 孙策:“......” 正欲招揽之辞,皆被堵住,他略微一顿,转而言之。 “我又听闻,近日寿春城中,常有谶语曰:【代汉者,当涂高也】。 不少百姓皆言:【使天子如袁公,则社稷幸甚,苍生幸甚。】 江东等地更兴太平道余孽名唤于吉者,他自称于曲阳泉水所得神书百七十卷,号《太平清领书》。 于吉尝以此书布施符水,蛊惑乡民,传闻他见时下江东之盛况,有感昔年张角太平之志。 遂起坛设醮,祭告神灵曰:【若袁公不为天子,便请苍天赴死。】 耳闻诸如此类之事甚矣,我因此常为义父感到忧虑,倘若假以时日只怕......” 孙策正要危言耸听,言说倘使袁术称帝谋反,吾等悉为叛贼之语,不想太史慈酒劲上头,一拍桌案。 “说得好! 若袁公不为天子,那便请天赴死。 不想太平道余孽之中,竟也有此目光如炬,大义慷慨之人。” 孙策:??? 太史子义! 你的忠义为先呢? 你曲阿城下的慷慨激昂,而今安在哉?几两酒你能说出这种话? 情知今日事恐难成矣,孙策犹不甘心,举杯敬之。 “我还听闻,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不可郁郁久居人下。 子义,以为然否?” “伯符公子,此言何意?” 细思此语话中深意,联想孙策此番言语举止颇为古怪,太史慈暗自警觉,酒已醒了大半。 他眸光深沉,直视孙策,曰: “我亦听闻,主公尚在而谋其臣,是为人臣而不忠,父亲尚在而谋其权,是为人子而不孝。 袁公待你如亲子,以嫡女许之,汝今不思报恩,反图不轨。 如此不忠不孝之人,慈羞于为伍。” 话音微顿,他到底叹了口气。 “汝今看重慈以托付大事,是信任我而交心也。 我若告发你,是为人友而不义,可不告发你,亦是为人臣而不忠。 古来多少事,忠义难两全,是以我也不出卖你,但必为主公监察之。 若你日后有背主之举,必当先杀你,以全忠义!” 孙策怔怔无言! 他怎么也没想到,不仅没招揽成功,还多了一个人要盯着自己? 公瑾误我! 什么暗中招揽忠义之士,以图大事?既为忠义之士,又怎肯背主而为我招揽! ...... 与此同时,寿春宫内,良辰美人花烛,鸳鸯红锦铺就。 袁术酒醉微醺,踉跄往洞房行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