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袁氏公子,缟素而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 五里之外,袁术中军。 当负责监察刘勋等人动向的斥候,回禀先锋大军似与曹军交战,远远只听喊杀声震天。 袁术面有喜色,他已等候多时。 所以令刘勋、雷簿、陈兰领心腹为饵者,亟待三将同曹军战事一起,他与之距离不足五里,轻骑冲锋顷刻便之。 纵使曹军亦有高人,看出此钓鱼为饵,不咬钩又如何? 你们不想打,可刘勋他们会打你们!他可是给刘勋等人下了先登破城的死令。 然而,事情的发展终究出乎预料,袁术怎么也想不到,他一个送人头的,碰见了六分投,敌军投的竟比他送的还快。 令他我坐镇于后,捷报一天一传,诸如雷簿率三百人一鼓破城、陈兰一日间连夺三邑之类。 传言愈来愈夸张,短短时日,竟已连破颍川一十四城。 袁术不禁好奇,曹军谋主究竟何人? 使出如此毒计,该不会是想让雷、陈二人继承无双上将之名,好以之笑死他吧? 笑归笑,可当真接手那十四座满目疮痍的县城,袁术也是明了曹军用意。 几近搬空的城郭,满城待哺的饥民,百姓的哀求夹杂着血与骨,被曹军碾作尘埃。 于是,一双双期盼的目光,殷切间向南而望,望向他这位大汉大将军,大汉忠良! 他们跪地而拜,泣迎王师。 那一刻,袁术知道,若是接受这颍川一十四城,等若他自汝南运来的粮草,不止要供应十万大军,还要维持颍川之民生计。 此耗粮之计也,他早已看破。 他的粮草将以恐怖的速度燃烧,曹军无需冒险截粮,而粮草只会比大火烧的更快、更旺! 而他若置之不理,眼睁睁看着颍川之民于治下饿死,则民心尽失,百姓生怨。 迎上这一位位跪伏城下的小吏,而闻那一声声“尊大将军令,献城投降!”的高呼。 袁术仿佛正见到,那位不曾谋面的曹军谋主,素衣纤尘不染自水深火热之万民间走来。 他缓缓将两者放上天平,笑问他曰: 【敬问大将军安好。 粮草,亦或人心?请大将军试言之。】 袁术也笑了,他一把抢过天平! 兵精将广,财大气粗!源源不断的粮草自汝南而来,供养十四城百姓。 可他袁公路的粮也不是白给的,他当即召来杨弘,决意以工代赈,干多少活,吃多少饭。 虽说曹军已将青壮劳力尽数带走,可生逢乱世,本来青壮年也大多被征发当兵。 因此这些城中的老弱妇孺,听闻大将军肯给他们一口饭吃,让他们能活下去,只感念袁公恩德,干活尽心竭力。 在杨弘又一次“主公妙计”的吹捧之下,一十四城中百姓,根据体力、能力不同。 各自分配建设防御工事、碉堡、哨所、驰道、烽火台;修缮水利、开肯荒田、兴办屯田;打造攻城器械、运输物资等诸事。 颍川郡沃野千里,袁术正好借此以工代赈之机,彻底将此地打造成一个稳固的军事、农业基地。 届时大量碉堡、哨所互为掎角紧密相连,前有烽火台报讯,后有驰道源源不断运输兵力粮草,百姓又感念活命之恩,民心所向。 将来别说再打回来收复失地,这座汝等亲手送来的颍川,将会是扼住曹军咽喉,挥之不散的噩梦。 这段时间以来,刘勋领着雷簿、陈兰在前攻城略地,连下一十四城,袁术则在后方治政安民,大兴基建。 有周瑜为顾问,杨弘为执行,袁术设想中一系列“以工代赈”的相关政令,皆在短时间内高效而合理的推行至颍川诸地。 ...... 也是直到此刻,他终是听闻先锋大军与敌交战的消息。 袁术神色一振,即刻令大军征伐,乘势掩杀,誓破曹贼。 行不多远,便听喊杀声冲天,数百人冲锋间气势滔滔,杀奔而来。 待走近打眼一瞧,那帅旗上写的正是”雷”、“陈”二字。 不是雷簿、陈兰,又是何人? 好贼子!果真反了? 袁术正欲下令,不曾想那雷、陈二人竟策马从部曲而出,急忙赶至近前,目露哀恸之色,不亦悲呼。 “主公,曹军诡诈,我等不幸中伏,以至刘将军身死,我二人特来请罪!” 袁术:??? 待听他们讲述事情经过,袁术感觉他对曹军很失望。 雷簿、陈兰就这么几百人,眼睁睁在面前残血而逃,你们怎么忍得住不追? 但凡出城来追,不消片刻,他就能率大军赶到,为英勇就义的雷、陈二将誓报此仇。 看来送人头这事,还得请那位马弓手来才靠谱。 不过眼下以雷、陈二人连下十四城之功,问罪杀了显然不妥。 只片刻间,袁术脸色变换,由茫然、惊愕以至痛心疾首。 “刘勋,我之爱将也! 今折我一员心腹大将,主将身死,汝等竟还有脸回来?” 他骂了声,冷声吩咐。 “念你二人此前功绩颇丰,且暂停职务,于我身边做个亲卫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雷簿、陈兰还以为先锋这关可算过了,闻之大喜。 只觉主公命他们当亲卫,那正是心腹亲近,没把他俩当外人。 所谓暂停职务,约莫也只是给刘勋之死一个交代,不久就能恢复原职。 念及至此,雷簿、陈兰赶忙躬身下拜。 “多谢主公!” ...... 对袁术而言,亲卫营有许褚、周泰统领,又在眼皮子底下,根本闹不了幺蛾子。 反而暂停职务,就可顺理成章将刘勋、雷簿、陈兰之本部兵马,悉数整编消化。 至于说你们二人...... 他眸光意味深长,示意雷、陈二将不必多礼。 下次若有对阵马弓手这样的好事,朕定然还想着你们,教你等名扬天下。 ...... 是日也,阳翟城下。 袁氏公子,缟素而来。 他携十万之众,以刘勋庐江本部军马万人为锋,皆缠白巾,剑指阳翟。 “誓为刘卿,报此血仇!” 其双眸湛然若神,时人莫敢逼视。 “我剑指此城,三军马槊相随,纵有百万大军,今亦破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