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走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活坟6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葛钟良和四儿下山的时候,他能明显感觉到四儿跟在后面看着他背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人是一种很奇怪也很敏感的动物。 小和尚,以前跟葛钟良说过一件事儿,确切地说,是将他的一些体验分享给了葛钟良,让他葛钟良走在前面,而他自己站在葛钟良后面,分成两次,让他感觉之间有没有什么区别。 其实有时候想想,葛钟良觉得小和尚真的是聪明得不合乎常理,让他走入宗教这一门,算是他父母对于他的人生做出最明智的举动吧,他真的很擅长这个,擅长悟透真相,也擅长言传身教,但凡是小和尚自己切身体会过的东西,他都选择让葛钟良去直接体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自己的认知塞给葛钟良。 教育史告诉人们,那没有用。 当时葛钟良不明所以地按照小和尚的吩咐去做,还觉得他有点儿故弄玄虚,起初的两次,他都没觉得有什么差别。 “别想,去感受。” 人总以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部分,在于他们的思考。 殊不知,思考并不是人类自己所能掌控的。 静下来感受自己的想法就会知道,人的很多想法,甚至都不是自己在想的。 小和尚说过一个有意思的事儿,人之所以能够站在这个地球多种生物之上,与思考的关系其实并不大,是人自己找出了个规律认为是思考在左右什么,其实不然。 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大概在于……说说宗教吧,一些宗教有个相似的观点,认为在所有轮回的不同面向,也就是这个生命能量的不同展示方式中,人是最占优势的,六道轮回中,人超过下三道的地狱、饿鬼、畜生,这个很好理解,但是人也超过上三道的天人和阿修罗,据说天人可是有五百个老婆,衣食住用都比人类所能想象出的极限还要美妙,但人在天人面前还是有着更多的优势,因为人是六道轮回中唯一可以解脱的。 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二字,含义为“堪忍”,也就是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要忍受,并不完美,但是这个不完美,相对于天人的完美生活,反而是促使人直接从低谷回到顶点的动力,也就是解脱的因。 从其他宗教的说法来佐证,人的确是特殊的。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其他物种,生来就带着一定的遗传因素,也就是基因,其实基因也是一种业力,人之所以长成这个样子,有手有脚,有一定的性格和喜好,脸部五官长成这个样子,都是业力,有人会跳出来反驳,我长成这样,是因为遗传了我父母的长相,但是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父母,选择什么程度、富有与否、快乐与否的家庭,也是通过业力进行选择的结果。 大部分动物从出现到这个世界开始,百分之九十的业力基因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在它们或者漫长或者短暂的存在时间里,只有百分之十的空间,留给了基因突变或者是进化。 但是人则恰好相反,人生下来只有百分之十是固定的,来自于遗传,剩下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进化空间,和宗教所说那种超过其他物种的解脱机会,有些相似。 人以为促成自己进化的,是头脑,但是假如头脑并不是被人所控制的,那么控制头脑的是什么? 小和尚认为,是振动,也就是科学家所说的那个,超越了人的智性。 而小和尚让葛钟良所做的事情,就是对这一观点的佐证。 “不要用你的头脑,用你的身体去感受。” 起初葛钟良以为这是小和尚故弄玄虚,但是当他真正开始试着按照小和尚的说法去放下头脑和思考,纯粹去体会背后的感受时,葛钟良明显感觉到了两种之间的差别。 安全感和恐慌感。 这次不用小和尚苦口婆心地劝说,葛钟良主动要求小和尚一次次陪他重复这个实验,很快他就发现前后两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明显。 “你做了什么?” “改变了心念。” 小和尚告诉他,两种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的时候,葛钟良在前面走,小和尚是在背后用慈悲心祝福他,后者,小和尚在诅咒他。 葛钟良都感觉到了。 假如这不是思考得出的结论,那么,是什么东西在观察着这一切? 葛钟良学会了这一招,他甚至有时候主动选择将自己全部放空,以感受周遭的一切,目前而言,他能感觉到四儿在自己背后的时候,气场明显比刚上山时,四儿身上的气场要弱了很多。 除此之外提一个好玩的事儿。 葛钟良发现他用这种方法能够感受到大部分人的心念,除了两个人。 罕穹和戎儿达吉。 罕穹的话,凭着葛钟良那个不太好使的小脑袋瓜进行的思考,他觉得或许是因为罕穹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太在意,简而言之,他没有动心起念。 戎儿达吉就是纯粹的单纯,罕穹曾经告诉过葛钟良,相比较人,戎儿达吉更像动物,动物不会盲目地对一样事物进行预判,它们的操作过程是,先体验,然后得出结论,人类恰好相反,我们先预判,为自己筑造一堵墙,自认为这是把自己隔离在安全范围内,殊不知,也阻挡掉了很多或许会很美好的事物。 可惜啊。 这些都是葛钟良的脑内作业,他知道自己无法将这一切告诉四儿,他也不会相信。 就像小和尚说,有些修行中,师父对于弟子的帮助,首先建立在完全信任的前提上,就像小和尚的师父,他给小和尚提出过一个非常奇葩的要求,当小和尚问他自己如何跟着他修行才能达到开悟的时候,师父让他脱光了衣服,穿条裙子去街上唱歌,当有人咒骂他的时候,跪下顶礼对方。 小和尚告诉葛钟良,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考验对师父的全然信任之外,其实最关键的在于,是要剥离掉“我”这个概念,把自己完全放空,不带任何自我感,放下控制、安全和欲求。 他说这话的时候很洋洋得意,然后葛钟良问他,你做了么?小和尚却摇头。 是啊,大道理谁都懂,说得特别6,但是做到是另一回事儿,若非如此,所谓的开悟解脱,大概也没有现在人吹嘘得那么珍贵。 好在葛钟良本来就喜欢守着秘密,他就不说。 他们快要走到山下的时候,碰到了二岭东,刚见到二岭东的时候,葛钟良没有说话,只是感受着二岭东的情绪,心中不禁窃笑,从二岭东的眉眼之间看到了些许不同寻常的情绪,只是葛钟良现在还没办法一眼就直接判断出那些情绪是什么,小和尚说,这种能力要靠修行,比如说参禅打坐,让自己的思绪越来越少,对周围的一切也会越来越敏感,葛钟良不知道罕穹能够感受别人的情绪,是什么感觉,不知道修炼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能够达到罕穹的高度,乃至超越他。 反正,葛钟良此时觉得挺有意思,他不动声色,佯作全然不知,一脸嘻嘻哈哈地拍着四儿的肩膀。 “四哥带着我发现了不少好东西,我说不清楚,让四哥跟东哥说说吧。” 越是聪明,或者是自以为聪明的人,越要学会在合适的时候退下来。 怎么说呢,真正聪明的人,大概生来就明白这一点。 葛钟良是把人分成了三种类型,那种不动声色,什么事情都喜欢先交给别人来拿主意的人,一部分是笨蛋,因为自己没主意,所以全都跟着别人走,这种人是第二等。 第一等的,是真正聪明的人,他知道的已经够多了,而且对自己掌握的一切有十足的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也有基本的认知,不需要靠炫技来证明什么,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人会将自己隐藏在幕后,让别人来说,通过别人的眼睛和嘴巴,进行最后的认知。 而第三等就是那种什么都不懂却还要站出来显摆的人,比第二等还要第一等的,是源自于他们的不自知和欲望,不自知导致人盲目混乱,假如但凡知道高山的存在,也不会尊称夜郎,但恰好又因为想要证明自己的欲望,促使他们即便不知道,还敢于跃跃欲试。 愚蠢加重欲,第三等无疑。 葛钟良觉得如果他把自己分类为第一等,其实就和第三等处在一线之间,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他在努力模仿着成为第一等人。 这会儿,他听着四儿对二岭东描述着山上的情形,那些坟墓,他的表述和葛钟良想的有点儿不一样,但是葛钟良的确从四儿的视角,看到了一些不同的解析—— 四儿认为,那些棺材有点儿像是一个阵法,就像是一个封印或者结界,是打开金海的关键。 抛砖引玉成功。 二岭东听到这儿,眉头抖了抖。 “有没有记录那些棺材埋得深浅?还有,埋葬的时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