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立学霸人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陈耀东刚吃完饭,就被再次叫到了郑洞添的办公室。 “郑老师,您还没去吃饭呢?要不学生给您打一份来?” “不用,待会儿老师回去吃。” 郑洞添用看璞玉的眼神盯着这个学生,问道:“陈耀东同学,你家里有人是编剧吗?或者说你之前跟人学习过如何撰写电影剧本吗?” 陈耀东瞬间明白了郑洞添话里的意思,对方认可了他写的这篇《牧马人》剧本,但也因为认可,有点被小小的震撼到了。 他其实可以撒个小谎,说自己很早之前就开始研究起了电影剧本,这样或许能让陈耀东显得"普通"一点。 但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藏拙换来的后果就是他得和其他同学一样老老实实的在学校里念完四年的书,然后被分配到一个愿意接收他的电影制片厂,而一旦进了体制,哪怕他是一条龙也给从底层做起,在剧组慢慢熬资历,关键他妈的等熬出头,这些制片厂也被市场经济当成前浪一样冲上了沙滩,不想陪着混吃等死,就只能辞职下海…… 所以,其实陈耀东当初将北电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平台的时候,他就没想过藏拙。 这个世界不缺天才,陈耀东也不满足于一个北电小才子的称呼,他真正要立的是学霸人设。 中国有个现象叫做特事特办,只有立好了学霸人设,陈耀东相信,某些问题上,学校才能为他大开绿灯。 眼下,既然要立学霸人设,那么陈耀东的回答自然就是:“郑老师,我家里没有长辈是编剧,这篇《牧马人》的电影剧本,是我开学后参考着一些电影剧本的模版写出来的。” 郑洞添听罢,看向陈耀东的眼神变成了在看一个"怪物"。 他张了张嘴,最后说出了两个字:“天才!” 听到这个评价,陈耀东内心一喜,知道目的达成,反而"谦虚"道: “郑老师过誉了,难道您忘了,我就是小说《牧马人》的作者啊,而且这只是我两个多月前创作出来的作品,所有剧情以及背后的创作灵感我都还历历在目。 故才,写这个电影剧本的时候,我只需要按照模版将剧情嵌入进去就足够了,这难道不是很简单吗?” 陈耀东最后一个"单纯"的问题,却是让郑洞添差点破防。 简单? 对,听着是很简单。 其实之前也不是没有小说作者这么做过。 但您猜全国那么多的优秀作家,他们为什么不同时是大编剧呢? 是看不起编剧的那点稿费吗? 当然不是, 是因为他妈的这个事只是听着简单,做起来很难,不,是非常难好吧。 偏偏在眼前这个学生的眼里,这好像真就是一件如同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的事情,更关键的是,他交出来的作品,是他妈的确实很成熟。这就让郑洞添很郁闷了,明明对方说的是一条悖论,结果他硬是想反驳都找不到理由。 思来想去,他也只能感慨道:“陈耀东同学,老师站在一个导演的立场,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在编剧方面拥有很高的天赋,希望你不要浪费了这种天赋。另外你写的这篇《牧马人》的电影剧本很优秀,是真的特别优秀,至少以我的水平,挑不出什么漏洞。” 陈耀东闻言,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不完全是装的,然后适时的问道:“那郑老师,您觉得我这个剧本,有拍成电影的希望吗?” 嗯? 郑洞添忽然感觉自己好像漏掉了什么。 他看了看面前的学生,又低头看了看这个成熟的剧本。 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原来找他看剧本根本就是个幌子。 而这小子的真正用意,恐怕是现在才露出来。 郑洞添不免在心里感叹道:真是个小滑头啊! 心里对陈耀东的评价又提高了三分。 不过他嘴上说出来的话,却是相当的不留情。 “老实说,虽然你这个剧本很成熟,剧情冲突有看点,故事线也不错,甚至还有小说带来的观众基础,但在老师看来,目前像你这类题材的剧本,想要拍成电影的价值——并不高。” 似乎担心自己的话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郑洞添进一步解释道: “虽然我国刚刚改革开放了,但市场上主要只拍四种类型的电影。 这四种类型概括下来就是以《大河奔流》《拔哥的故事》为例的革命历史题材;以《黑三角》《严峻的历程》为例的现实题材;以《儿子、孙子和种子》《孔雀飞来阿佤山》为例的农村题材,再就是戏曲片、儿童动画片。 像你这个《牧马人》剧本,强行归类也能说是农村题材,但其中爱情元素太浓,或许以后有机会,但目前过审的机会不大。” 听了郑洞添的分析,陈耀东先是表现出淡淡的失望,接着又像是带了一点希冀道: “也就是说还是有过稿希望的对吧?” 郑洞添这会儿倒是没看出陈耀东是在演戏,而且也猜到了他下一句想说什么,出于对这个天才学生的看重,郑洞添犹豫了片刻后,主动说道: “我懂你的意思,你是想让我帮你把本子递到北影厂是吧?” 见这学生被自己戳穿心思后露出了"窘迫"的笑容,郑洞添内心感慨:到底还是年轻! 他倒是并未拿什么架子,随之继续道:“我可以帮你这个忙……” “真的吗?”陈耀东抑制不住的激动,还演……咳咳,还露出了几分幻想自己电影马上可以立项的向往之情。 这无疑是让郑洞添又生出了几分好为人师的骄傲,不过他刚才其实还有后半句话没有说完,此时补充说: “递稿只是小事一桩,但正如我刚才跟你分析的情况一样,你这个本子过审的机会……总之,你也别抱太大的希望。” “嗯嗯嗯,我知道,只是试一试嘛,能过最好,不能过我也记得郑老师的情。” 陈耀东回答道,态度很端正。 “不错,你有这个思想觉悟最好。” 郑洞添看这个学生越发满意,已经想着如果自己再拍电影的话,就带进剧组去锻炼锻炼,好叫他毕业后少走几年弯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