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家兄朱允炆,请陛下赴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章 齐泰:陛下,贴木儿兴大兵来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十几天前。 晚上。 朱允炆的书房。 朱允炆正在和齐泰讨论当前的形势。 有一名侍卫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陛下,紧急战报。” “哦,拿给朕看!” 那名侍卫用双手把那份战报递给了朱允炆,然后,转身出去了。 朱允炆把那份战报打开一看,原来是朱高炽写给他的, 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说,北元贴木儿兴二十万大军前来攻打北平。 情况十分紧急,请求朝廷增兵,运送粮草。 朱允炆看完了之后,容颜更变,额头上也冒了汗。 齐泰察言观色,发现朱允炆的神情不对:“陛下,发生了什么事?” 朱允炆顺手把那份战报递给了齐泰。 齐泰仔细观看,低头不语。 “爱卿,你说这事儿怎么办? 朕若不派兵支援他,倘若北平有失,怎么办? 如果北平丢了,咱们黄河以北可就保不住了。 可是,朕若给他增兵,岂不是增加了北平的力量? 又岂不是将给咱们削藩带来难度?” “陛下,不必过于忧虑。 首先,这信中所说的事是真是假,我们尚且不得而知,倘若北元并没有兴兵来犯, 我们贸然地给他们增兵,那岂不是养肥了燕王他们? 因此,依微臣之见,不如派哨探前去打探。 如果北元确实兴兵来犯,再飞鸽传书,到那时,我们再做定夺。” “只是这么一耽搁,拖延时日,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陛下,不必过于紧张,北平城池坚固,就算贴木儿兴兵来犯,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打下来的。 再说了,就算让他们双方消耗一定的实力,也并非坏事。” “好吧,那这事儿就按你所说的办吧。” 于是,齐泰派出数名哨探前往北平方向打探敌情。 果然贴木儿兴大兵前来攻打北平。 齐泰接到了飞鸽传书之后,又来见朱允炆。 朱允炆一看,贴木儿果然真的来了,问道:“咱们如之奈何?” “陛下,北平的形势现在很复杂,都说燕王已经疯了。 张信又投降了燕王,并且抓捕了谢贵。 燕王的反心昭然如揭,在这种情况下,咱们还怎么能派兵支援燕王呢? 那不是养虎为患吗? 就让燕王和贴木儿去打好了,等到他们两败俱伤之时,我们再来收拾残局。” 朱允炆听了之后,摇了摇头:“不不不,不能像你这么干。 张信是否已经真的投降燕王了,恐怕是个未知数,他仍然定期向朝廷禀明那边的情况; 另外,燕王会不会真的和朝廷决裂,恐怕也不一定。 但是,北元却是实实在在地打过来了。 如果在这时,我们不支援北平的话,北平就有可能支撑不住。 如果北平真的被贴木儿占据了,咱们再想收回来,谈何容易? 所以,现在还是要一致对外,内部矛盾等打完这一仗之后再说。” 齐泰和朱允炆的意见不一致,两个人争执不下。 最后,齐泰说:“陛下,如果你一定要支援北平的话,切不可调集精锐的军队前去。 当初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 其中,最弱的是徐凯, 那就从徐凯的军中调集三千老弱支援摆平, 然后,再给他三千石的粮食。” “这是不是少了点儿?” “已经不少了。” “好吧,就依你所说的办吧。” 于是,齐泰飞鸽传书命徐凯支援北平。 等到徐凯到达北平的时候,燕王的军队与贴木儿的军队刚刚血战过一场,双方各死伤了一万多人马。 北平城外,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徐凯进城之后,燕王在燕王府召见了他。 在座的还有张玉、姚广孝、邓庸、张信、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 徐凯见朱棣精神抖擞,两眼倍儿亮,哪里像是疯了的样子? 他赶紧施礼:“末将拜见燕王。” 朱棣把手一挥,沉着脸说:“徐将军,不必多礼,敢问徐将军,怎么到现在才来?” “只因道路崎岖难行,行走不便,故而耽误了一些时日。” “你带来了多少兵马?” “三千。” 朱棣听了就是一皱眉:“闹了半天,朝廷就给了我们三千人马,你不觉得太少了点儿吗? 本王刚刚听说,你所带来的这三千人马都是老弱病残,而且,所骑的战马均为羸马,这是怎么回事?” “这——,”徐凯见朱棣咄咄逼人,心中也有几许慌乱, 他稳了稳心神,“我们那里水草并不肥美,所以,马匹大都为羸马。 因为前一段时间,我军也受到了北元的袭扰,因此,还有一些伤号并没有完全康复。” “那你把这些老弱残兵拉过来凑数,有什么用,他们能战吗?” “实在抱歉,我们的军队本来就不多,还要留下一些人留守临清,能抽调三千人马过来,已经是尽了我们的全力了。” “本王再问你,带来了多少粮食?” “三千石。” “什么?三千石?” “我十万大军,日费粮饷多少?三千石顶个屁用?”燕王声色俱厉。 徐凯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燕王,我们那里不但水草不美,而且,土地也不肥沃, 因此,粮食减产严重,朝廷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发我们的粮饷了, 我们都是自给自足的, 现在能凑齐三千石的粮食,已经很不容易了。” 谁知朱棣豁然站起,把桌子一拍:“难道说,朱允炆和齐泰没有接到我们的求援信吗? 他们这是打发要饭的呀。 我军在前方与贴木儿的军队浴血奋战,朝廷却坐山观虎斗,其心何其毒也? 朝廷既想让我们守卫边疆,却又不愿意增兵派粮,致使我军孤军奋战,结果,造成了这么大的损失。” 此时,但听朱高煦朗声说道:“爹,原本,我们对朱允炆都抱了很大的期望,所以,爹才把我们哥仨送到了京师,以此表明忠心。 可是,朱允炆那小子自从当上皇帝之后,听信小人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疯狂削藩,胡乱折腾。 你看这天下已经被他们折腾成什么样子了? 对于外敌入侵,他们并不在意,一天到晚忙着削藩,对付那些叔叔们。 现在,朝廷已经把五叔给废了,贬为庶人,将中原地区收归朝廷。 那么,我就不明白了,中原地区地大物博,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怎么能说没有粮食呢? 他这分明就不愿意支援咱们。 因此,依我之计,咱们不如派使者到贴木儿的军营之中,与贴木儿和谈, 如果双方谈好了之后,我们共同率兵杀往京师,把朱永炆那小子赶下台。” 朱高燧也说:“二哥说得对,就这么干! 朱允炆就是一个无道的昏君,里外不分,咱们还给他卖命干什么?” 徐凯在旁边一听,心中也在发颤。 他心想这兄弟俩是要干嘛,这分明就是要造反啊,皇上的名字是你们能喊的吗? 这是大不敬啊,就凭这一条,就可以治你们的罪。 就在这时,有一名军士从外面跑了进来,禀报说:“大王,北平布政使张炳昺拒不给我军发放钱粮!” “什么?岂有此理!”朱棣一听就火了,冲着门外喊道,“来人啊!” 此时,从外面又走进四名盔甲武士:“大王,请吩咐!” “立即去把张昺给本王抓来,本王倒要问问他,到底是什么意思。” “诺!”那四名盔甲武士答应了一声,转身就要往外走。 “且慢!” 姚广孝拦住了他们,“大王,请息怒!” 朱棣看了看姚广孝,问道:“你有何话说?” 虽然姚广孝是一名僧人,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和尚,腹有良谋,颇有韬略。 朱棣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实力,大抵上都是姚广孝替他谋划的。 因此,姚广孝在朱棣的面前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