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换亲你逼的,我一品诰命了你哭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1章 徐家祠堂重燃的香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徐慧低声啜泣着:“怀之,你爹真的疯了。他怎么能为了靖儿,将我们娘俩赶出去。” 梁怀之向徐慧身边的丫鬟要来一件母亲的披风,仔细替她盖好。 一边还在替梁国公解释:“母亲披上吧,小心夜里凉。 父亲正在气头上。今日之事是我们做得太过了。 待我们追回大哥,一切会好起来的。” 话虽如此,梁怀之脑子里却不停地浮现刚才父亲脸上的冷漠。 他敏锐地察觉到,父亲是在听闻梁氏族人来后,才对他态度大变。 父亲能够识破他的小心思,梁怀之并不意外。 他和梁靖本就是敌对的关系,父亲将一切都看在眼里。 可让梁怀之费解的是,梁氏族人是父亲亲自交到他手上,国公府的爵位继承一事,他也曾公开允诺会留给自己。 现在一切都变了,难道是因为梁靖的官职? 不,一定是因为别的什么。 梁靖对于国公府的爵位可谓不屑一顾,国公府承袭三代,要降爵成侯府。 对高居二品的梁靖来说堪称鸡肋。 父亲也很清楚。 所以父亲到底为何态度大变? 徐慧的哭声渐缓,她提醒梁怀之道:“哥哥命人搬家,做好了准备,他们一定去了朱雀大街的徐府老宅。” 徐家外祖曾经位列三公,在朱雀大街有一座御赐的大宅子。 这些年一直是孙旭在打理着。 徐慧小时候曾带着梁怀之路过那里,他对那半新不旧的宅院有印象。 梁怀之点点头,对外面等候多时的车夫道:“去朱雀大街的徐府。” 马车缓缓启动,载着徐慧母子向朱雀大街而去。 —— 梁靖夫妇自葳蕤轩出来,一路就由孙旭领着去往朱雀大街。 到了那里,孙旭显然早有准备,他转身吩咐:“龚嬷嬷,你去布置院子。务必保证所有陈设和葳蕤轩一模一样。 靖儿、明歌,你们可愿意跟着舅舅在府里逛逛?” 梁靖看着自己的妻子,示意他在等明歌的意思。 宁明歌知道舅舅有意将这院子交接给二人,她打量着面前的宅院。 整个徐府在高门大户聚集的朱雀巷,丝毫不显落魄陈旧。 从外面看去,朱红正门,古铜的环扣颜色鲜亮,一看就有人常年悉心保养。 再看着孙旭眼中殷切地期待,舅舅应该等这一天许久了。 宁明歌:“我们自然是听舅舅的安排。” 得了准信,孙旭笑着走在前面,“整个宅子里,除了看门的徐伯你们要留用,剩下的所有人在安顿好宅院后,我会把人都撤走。 今后就用你们自己用得惯的人。 徐伯比较特殊,他的父亲曾是外公的书童,他是自愿留着看守宅院的。 这里也曾是他长大的地方。” 宁明歌点点头,舅舅的真心不掺一丝水分,一来就说到主母最关心的问题,用人上面。 徐伯跟在孙旭身边,朝梁靖夫妇笑着打招呼道:“老仆恭迎二位主人回家。” 梁靖夫妇点头。 孙旭并未停下脚步,一路领着他们进了正厅,“这里没什么好说的,就上面的牌匾是祖父亲自提的字。” 梁靖抬头,看到笔力苍劲的“明礼堂”三个字。 脑海中似乎可以浮现曾祖父提笔的样子。 孙旭接着穿过后方的连廊,重点介绍边上的书阁,“徐家别的不多,藏书最多。只可惜当初都散得差不多了,这两年我也在外面一点点寻回祖父曾经的藏书,不过有不少当年就是孤本,现在变成了世家们的珍藏。” 书阁中的书架仅满了三分之一,孙旭的话中满是遗憾,梁靖开口允诺:“既然继承了徐家的门楣,我会接替舅舅,尽力寻回曾祖父当年的旧藏。” 孙旭眼中满是欣慰:“你有这个心意就好。这事情急不来的。 今后你和宁明歌的孩子出生,可以在这里开蒙。 若能沾得几分祖父的文气,也是极好的。” 孙旭显然是兴奋极了,一遍手舞足蹈的,脸上的笑容都堆满了。 孙旭:“接下来,跟我去祠堂!” 孙旭的脚步越来越快,他一路冲在前面。 到了祠堂门口,却忽然停下脚步,深吸了一口气,对身后的梁靖、宁明歌说道:“徐家的祠堂,已经很久没开过了。” 孙旭停顿了一下,待情绪缓和了些,才继续说道:“从今日起,徐家有了新的继承人,香火又可以延续了。 靖儿,你可愿意,今日就给徐家的列祖列宗上炷香?” 照理说,梁靖的名字还没有移出梁家的族谱,他还没有开宗祠去官府报备改名字。 还有许多冗杂的手续没有完成。 可孙旭等不及了! 梁靖大步向前,走进徐家祠堂,掀开牌位上盖的白布,从边上拿起三炷香。 用行动告诉孙旭他的态度。 孙旭对身边站在祠堂门口的宁明歌道:“明歌你也去。” 宁明歌犹豫了。 孙旭:“梁靖是徐家唯一的继承人,这一姓氏今后从他而起。 他是宗子,你是他的正妻,就是宗妇! 你是唯一有资格站在他身边的人!” 梁靖替宁明歌从边上拿出三支香,递到她手中。 夫妻二人对着牌位叩首,将手上的香插在案台的香炉上。 香烟袅袅,梁靖夫妇按照顺序给牌位前的先祖点蜡烛。 第一道烛光自祠堂亮起。 后面越来越多的蜡烛被点亮,直至整个祠堂内烛火通明。 橙黄色的烛光映在梁靖、宁明歌的脸上。 梁靖做完这一切,发现徐伯端着贡品,在一旁早已等候多时。 三牲、瓜果被摆放上案桌。 梁靖用一块干净的布,将牌位上的灰一点点扫干净。 徐伯激动道:“如意,这香烧出了如意。 老爷在天有灵,收到徐家的香火了!” 案台上,或许是一个巧合,本该向上的青烟弯成了一个结。 但在徐伯、孙旭的眼中看来,那就是祖父收到香火的暗示。 他们的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 梁靖注意到,孙旭从始至终都没有踏进祠堂一步。 孙旭恪守着本分,因为这里是徐家的祠堂,徐伯都有资格进来打扫维护。 唯独孙旭不在邀请之列。 梁靖目光在案台边上搜寻,很容易就找到了收在一旁的族谱。 他翻开族谱的最后一页。 上面的名字全部猩红一片,说明徐家早已没有活着的继承人。 梁靖的名字若要添上去,要用细笔在边上做一个备注。 梁靖抱着族谱和笔转身呼唤孙旭:“舅舅,你来提笔,把我的名字加上去。” 孙旭犹豫了。 梁靖:“我也没有别的长辈,只有舅舅你来提笔最合适。”. 孙旭几十年来第一次踏进徐家祠堂,他握着手中的笔,迟迟不知该如何下笔。 梁靖缓缓说道:“天顺十一年,徐家子孙为避灭族祸事改姓。 天顺二十三年,徐氏子弟丰尧罪名平反,从族中子嗣择一女子继承徐姓,商议待生下男丁,则认祖归宗。 天顺四十七年,徐丰尧之外孙,奔走三十六年,替母还愿。认回徐氏子孙徐靖,再继香火。” 徐丰尧,就是梁靖的曾祖父。 梁靖从都察院翻出当年的卷宗,了解了曾祖父获罪、平反的一连串事情始末。 孙旭激动地听着梁靖叙述,错愕抬头看着对方。 他没想到靖儿竟然还去翻看了旧案的卷宗,连年份都查得那么清楚。 孙旭提笔的手都在发抖。 族谱上那句“奔走三十六年,替母还愿”说的就是他。 靖儿以这样的方式,在族谱上留下了他的存在。 他总算是圆了母亲临终前的愿望! 孙旭手中的笔越写越快,视线却一点点被泪水模糊了。 待最终一个字写完,孙旭已经是嚎啕大哭。 孙旭:“母亲,祖父!我终于做到了。” 他才不是什么商贾孙家之子,他曾名徐钊旭! 他曾做过六年徐家子孙! 他在徐家的书房识字启蒙! 而现在,徐家终于后继有人了! 徐伯搀扶着孙旭,“小少爷,你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一哭就喜欢蹲在地上。” 孙旭:“徐伯,我孙旭的愿望已经达成了,我死而无憾,哈哈哈哈哈!” 说着吃了一个徐伯的嘴巴子,“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吹去!” 孙旭:“哈哈哈!” 这边祠堂中的温情并未持续太久,那边龚嬷嬷带着为难的神色,站在祠堂外远处的连廊处,不敢靠得太近。 宁明歌最先注意到了对方,梁靖顺着妻子的视线望去,也发现了对方。 随后是孙旭、徐伯。 孙旭站了起来,正了正衣冠,“龚嬷嬷,什么事情?” 龚嬷嬷:“国公府的夫人来了,说要求见老爷。” 国公爷的夫人?徐慧? 她来做什么! 孙旭一下子就变了脸色。 孙旭:“不用去管她。告诉徐慧,靖儿是不会跟他回去的。” 梁靖走了出来,解释道:“国公爷应当是回府了,不然母亲不会来的。” 孙旭:“什么!” 不好,国公爷早不出狱,晚不出狱,偏偏现在出狱。 他一定是来带走梁靖的。 孙旭身上迸发出骇人的气息。 他今日就算和梁国公那老东西一换一,靖儿也必须留在梁家。 梁狗,拿命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