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换亲你逼的,我一品诰命了你哭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5章 家事变国事,风雨欲来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梁怀之三言两语就将他们此行失败的责任推个一干二净。 梁国公已经开始懊悔了。 徐慧早就提醒过她,宁明歌是个不安分的,当初在牢里面他只以为那张休书是给宁明歌的甜枣。 没想到成了打在他身上的大棒! 梁国公思索片刻,徐慧这人心思简单,先去把她哄回来。 明日徐府进宅的宴会,梁国公还需要用到发妻。 梁国公来到院子里,发现徐慧紧锁房门,边上连一个提灯的丫鬟都没留。 梁国公轻咳一声:“开门,我回来了。” 屋内的灯亮着,却没人来替国公爷开门。 梁国公:“徐慧,你开门,我错了。 实在是那宁明歌太可恶! 你最知道我对你的心意。这么多年我们风风雨雨都过来了,我何曾厌弃过你,我真没有那个意思。” 屋内的徐慧正无声地流着泪。 外面丈夫的话,和梁怀之在马车上提醒她的一模一样。 国公爷就是哄她都如此敷衍。 她今日总算是看清这个男人的真面目了。 梁国公在屋外软话、好话说尽,徐慧就是不开门。 梁国公本来就是随便哄哄妻子的,被吃了闭门羹后,直接一脚想要踹开房门。 可惜结实的木门除了让屋内的下人们吓了一跳外,还将国公爷成功的挡在外面。 梁国公:“徐慧,你还敢不开门,你是不是想着明日我要带你去赴宴,就非你不可? 还想拿捏我,做梦!” 按照往日徐慧的脾气,早就开门出来与国公爷对骂了。 可惜他现在一切的反应,都在梁怀之的预料中。 徐慧耳边响起梁怀之的叮嘱:“母亲若还想这国公府有我们母子的立足之地,那么不论父亲如何敲门,您都别开。 父亲不想直接面对大哥,就推我们出去做恶人。 如今我和母亲里外不是人。 在父亲看来甚至是我们没本事,劝不回大哥。 明日的宴席,大哥、大嫂摆明了是要给父亲一个下马威的。 且看哥哥和嫂子如何做吧,父亲只有在他们二人手里吃了瘪,才会意识到我们的好。 不然父亲只要一日还惦念着大哥,我和母亲就永远是那锅里的夹生米饭。” 梁怀之说这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鲜红的巴掌印。 徐慧心疼的同时,想到那张令她绝望的休书,更加认同了梁怀之的话。 徐慧此刻心中暗恨道:靖儿和宁明歌做事不是狠吗? 明日就好好给我打那老东西的脸! 最好把国公爷那老脸当鞋垫子踩! 梁国公见最后一招都没用,只能去了书房。 他吩咐身边的小厮,找来朱管家商议,“明日徐家进宅,梁靖、宁明歌邀请了我和梁家的族人,这件事你怎么看?” 朱管家已经提前收集好了有用的消息,“怀之少爷已经去往族中,据说上门的时候还带着孙老爷提供的借据。” 梁国公:“什么,孙旭不是说那些借据都一笔勾销了吗?” 朱管家只能硬着头皮告知梁国公,他回府之前夫人和孙老爷之间发生的龃龉。 梁国公恍然大悟,随即更加懊恼。 徐慧这张牌打错了,今夜就不该派她去徐府。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 梁国公继续追问道:“你在府中,可与宁明歌打过交道,对明天的宴席,你怎么看?” 朱管家心里是有一个猜测,“大少奶奶可能是想要替大少爷出气,并且想要老爷当着梁家所有人的面,公开承认梁靖改姓一事。” 梁国公点点头:“和我推测的一样。谁都没想到,靖儿这小子回来这么久,居然一直在藏拙。 可越是这样,我就越欣赏他。 宁明歌嘴甜心硬,也是个做主母的料子。 可惜啊,可惜被孙旭那家伙抢先一步。 老朱,你说我拿国公府做筹码,能不能换梁靖回头?” 朱管家身为国公爷的亲信,清楚国公爷这段时间内心的摇摆。 只是这样不仅容易抓不住大少爷,还寒了怀之少爷的心。 朱管家斟酌着开口道:“老爷,梁靖少爷是顺天城百年一遇的麒麟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在二十出头的年纪做到都察院右都御史的位置? 运气、实力、陛下的圣心缺一不可!” 朱管家这是在变相地提醒梁国公,他能给梁靖的东西,陛下只会给得更多。 朱管家接着道:“怀之少爷就不同了,他是老爷和夫人自小看着长大的。 他的秉性、能力都是照着国公府的继承人培养的。” 梁国公沉默了许久,轻叹一声:“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只是我还想做最后一搏。” 明日,一切都待明日吧! 他会和梁靖再好好谈一谈。 —— 梁国公府搬家这么大的动静,早就在顺天传开了。 甚至远在皇宫的陛下,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线报。 皇帝:“梁靖搬出国公府,去了朱雀大街的徐家。 这是确定要改姓了? 梁国公什么反应?” 身边的秉笔太监回道:“梁国公并未出面,而是派梁靖的生母和庶弟梁怀之去徐家闹事。” 皇帝:“哦,闹事?怎么个闹法?” 秉笔太监:“大概就是去门口哭闹,说是心疼梁靖,舍不得分家?” 皇帝觉得有意思极了,“梁靖身为猎户的时候,没见到他们舍不得。 去松江查案的时候,也没见他们舍不得。 现在他成了都察院右都御史,朕身边的近臣,梁国公夫妇就舍不得了? 他们哪里舍不得梁靖,他们是舍不得朕的青睐!” 秉笔太监拍马道:“天底下还有什么比陛下的圣心更难得?” 可惜皇帝现在这么厌恶梁国公,秉笔太监算是马屁拍在马腿上,“朕要你说!” 上一任右都御史写下绝笔信,推荐梁靖的时候,皇帝其实不喜欢梁靖这儿冷冰冰的家伙。 开始也只是图他好用。 逐渐发现梁靖办事能力强、废话少、用得顺手。 后面他和不着调的淮阳王一正一副接手都察院,相互配合着从未给皇帝添一点麻烦。 皇帝开始好奇,梁靖小小年纪到底经历了什么,才能少年老成到如此地步。 现在看来,全是因为不靠谱的梁国公夫妇。 皇帝想到满朝廷都是好果子,苦瓜全结自己后院里,发出困惑道:“难道是因为朕太过于负责,才会养不好孩子?. 不然把老五、老七丟避暑山庄边上的农舍去吧,让他们也学学梁靖。” 秉笔太监:“陛下说笑了。” 玩笑过后,皇帝并没有忘记正事,他提笔写下一封圣旨,交给秉笔太监,“明日送去徐府,算是我送给梁靖进宅的贺礼。” 秉笔太监:“是!” 待太监走后,皇帝脸上轻松的笑意一点点隐去。 他这封名为贺礼,实为试探的圣旨发出去,应该就能钓出上次泄露顺天码头消息的源头了。 皇宫就像一张大网,御书房这边有了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牵扯背后的许多人。 赐给梁靖的这张圣旨,还没有发出,有心人已经比梁靖这个当事人还提早得到消息。 杨阁老:“梁靖,改姓徐?他居然是徐丰尧的后代。” 徐太傅生前门生无数,即便经过先帝的清洗,扒拉扒拉还能找出不少余荫。 梁靖年纪轻轻已经高居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职,是三司的头子之一。 在文官体系里面,算是到头了。 陛下对梁靖非但没有丝毫的钳制,还在他改姓一事上面表露出鲜明的态度。 圣旨上写明,梁靖改名徐姓,户籍、敕身、告牒一律加急特办! 要知道徐家和杨家祖上是有旧怨的,徐家当年的祸事就有杨家在后面推波助澜。 陛下这是要推梁靖出来和他对打? 杨阁老近日总感觉自己在朝廷上,一言一行都受到很大的阻力。 原先他还以为是自己几个老政敌的意思,现在看来陛下也对他早有不满。 杨阁老:“陛下要扶持他,梁靖就算是个路边捡来的乞丐,也一样能落在徐家族谱上。 可惜了,本来还有些欣赏这个年轻人的。” 一夜之间,梁国公、徐家的家事,变成了朝堂上的国事。 —— 国公府内,梁国公一夜辗转反侧。 他想了一个晚上,盘算着与梁靖见面后要说的话。 猜测梁靖的反应。 可惜梁国公想了方方面面,都没有找到可以劝说梁靖回头的理由。 难道梁靖这么优秀的继承人,真的要跑到徐家去了? 一封带着蜡印的信笺在国公爷起身后,第一时间送到了他手上。 梁国公:“这信谁送来的?” 信笺上没有姓名,但是上面蜡印的方式,却是熟悉的军中手段。 朱管家:“没见到人,对方只说是军营那里送来的。” 对方行伍打扮,递来的信笺又是熟悉的军中样式,朱管家没有多想就拿来递给老爷。 梁国公打开信笺读到上面的内容后,脸色大变,“你确定这信是从军中送来的?” 信笺里面,只说要拜托梁国公一件事。 若事情能成,他将会成为西北军的总指挥。 而这件事,居然和梁靖有关! 信的后面还附上一张发黄的信纸。 梁国公还在犹豫,要不要打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