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换亲你逼的,我一品诰命了你哭什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1章 皇帝说他懂了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淮阳王一口气把自己面前的豆腐花倒嘴里,两只手一手一个麻团,去追前面的皇兄和宁明歌。 淮阳王:“等等我!” 宁明歌其实并不是无的放矢的。 从刚才两人在早饭摊子上的对话可以看出,陛下应该正在头疼粮价上涨的问题。 可他待在宫里,看不见、也听不见外面实际的情况,只能从手下的官员那里得到一串串数字。 可陛下清楚这一串数字代表什么吗? 二十文一斤和二十五文一斤的精粮,这其中的区别,身处皇宫的陛下和顺天的世家们是不会懂的。 因为即使粮价再高一倍,他们依旧吃得起。 陛下之所以叫她来吃豆腐花,不过就是想有人带他去看一看,算一算真实的粮价。 宁明歌:“陛下现在目光所看去的田地,都是金山寺的供田。 它们大多来自寺庙的传承,或者是信徒的供奉。 金山寺的僧人们日常生活就是靠这里的产出。 多余的菜和粮食,都会拿到前面的粥棚。 周围有困难的百姓,都会来这里领粥。” 皇帝注意到宁明歌对这里轻车熟路,甚至带他们走的都是田埂上的小道。 皇帝:“你似乎对这里很熟悉?” 宁明歌不能说,自己前世最困难的时候,还遮了脸来这个领过粥喝。 她讪讪道:“我和庙里的师傅熟悉,也曾带着米面前来布施。” 皇帝点点头:“相比于寺庙中添些无关痛痒的香油钱,捐的米面能用到真正的地方,这金山寺的主持不错。” 距离粥棚还有两百步左右,宁明歌就不再带着他们上前了。 皇帝:“何故停下来?” 宁明歌解释道:“来领粥的人家,都是穷苦出身,有得还生着病,我怕对您不太好。” 皇帝:“不行,我今日一定要走近了去看看。” 宁明歌看了看淮阳王,他似乎也没有拦着的意思,于是只能继续上前。 前面施粥的队伍排的很长。 感觉到有人走近,队伍中领粥的人还以为有人要插队,都面露凶恶。 后面看清宁明歌三人的穿着打扮,知道是惹不起的贵人后,又齐齐避开了。 宁明歌一行三人所到之处,都成了空地,没有人敢上前。 皇帝来到粥棚前面,看着队伍里的人翘首以盼的所谓粥,只是一些菜叶和几粒米熬成的汤水。 御膳房的泔水都比这丰盛。 皇帝:“就为了这个,后面排了这么多人?” 宁明歌猜到会是这个反应。 正在施粥的僧人听了,瞪了皇帝一眼。 皇帝自觉失言,将宁明歌拉到一边,“这么薄的粥,真的吃得饱吗?” 宁明歌:“吃不饱的,但是金山寺施粥不限量,你吃完了可以继续再排,真有难处,多排几次也就能吃饱了。” 宁明歌说话的这会功夫,果然前面领到粥的一对夫妇,一边分着手里的一碗粥,一边走向队伍的最后。 皇帝看了若有所思。 宁明歌:“人心幽暗。金山寺的僧人们也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挑选真正有困难的人。” 皇帝沉默了良久,终于吐出一句:“你想想办法,朕出这个钱,让他们吃上一顿干的,可好?” 宁明歌来之前就知道会遇到这种情况,“若您今日撒了钱,给他们换成了干饭,明日闻讯赶来的人又吃回了稀的,他们会怎么想?” 皇帝立马想要答:那就吃一个月干饭。 宁明歌抢答道:“您当然可以让他们连续吃上一个月、一年。 一旦金山寺可以免费吃上干饭,谁还愿意去外面做苦力,换一顿饱饭吃? 会养出多少懒汉?” 皇帝只是一时情绪而起,并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宁明歌:“况且我今日带您来这里,并不是想要告诉您,你治理下的天下游多少穷苦人家吃不饱饭。 来金山寺吃免费斋饭的人,是穷苦。 但他们都是因病或是别的原因才来勉强沾些便宜。 更多的是像边上这些租种寺庙公田的农户们,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粮食。” 粥棚边上,是一片生机盎然的农田。 大面积的水稻已经开始灌浆,每一颗穗上都结了果实。 它们会在今后的一两个月中一点点变得饱满。 田间的每一块细小土地,都种植着各种的蔬菜,仅留下狭窄的一条供人穿行的田埂。 淮阳王在边上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的以为,宁明歌要像那些愣头青一样,用粥棚这些人狠狠下皇兄的脸。 到时候就是徐靖都救不回她! 皇帝:“可是朕还是想要他们今日在队伍里的这些人吃饱一点。 宁明歌,你去给我想办法!” 宁明歌看了皇帝一眼,他们好像还没有熟悉到这地步吧? 毕竟皇帝金口一开,底下人只能照办。 宁明歌领了命,上前和金山寺的师傅们打招呼道:“我们家老爷,今日第一次来金山寺,看到前面排队的人,心生不忍,想要给他们添上一点伙食。 准备向你们寺里的香积厨,购三千个菜包子,这里是香油钱!” 僧人看着宁明歌身后站着的皇帝,行了一礼,“贫僧替众人感谢这位善人。” 金山寺的香积厨常年售卖美味的素包子,三文钱一枚。 宁明歌订购的这三千个包子,不过九两银子,却让施粥队伍沸腾了。 “边上的善人说要散三千个素包子!” “多少?三千个?”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看向等候一边的皇帝,甚至已经有人朝他那个方向磕头了。 积香厨的第一批包子到了,宁明歌多买了三个,拿着包子回到皇帝那里。 宁明歌:“金山寺的素包子很有名气的,您尝尝吧!” 皇帝:“我发现你太会撒谎了,你刚才和我说,不能给干饭,这包子又是怎么一回事?” 宁明歌笑着解释道:“像您这样的善人,几乎每个月都会出现那么一两个! 好心的贵妇人,发了财的富商们,他们都想要来布施。 金山寺日日都卖的素包子,又快又方便。 钱最后还是被金山寺挣去了,肥水一滴都没流到外面去。” 经宁明歌提醒,皇帝才发现这金山寺有些门道。 施薄粥,是为了筛选掉那些混在人堆里不劳而获的人。 若不是饿极了没办法,没人会浪费一个上午的时间,就为了喝一口稀粥。 素包子是为了好心人准备的。 田地也有一批没有土地的佃户在租种,保证产出的同时,帮助了一大批愿意卖力气的人。 皇帝:“这金山寺的和尚,怎么这么会做生意?” 宁明歌:“在这顺天城里,我最愿意也是最不愿意和这里的师傅打交道。” 皇帝慢吞吞咬着手里的包子,陷入莫名的沉思状。 宁明歌不知道陛下此刻正在想什么重要的事情,不敢打扰。 良久之后,皇帝开怀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朕就是面前的金山寺! 拥有无数的土地,这些土地需要养活天下人。 他们分好几种。 寺庙前有钱添灯油的香客。 出卖力气的佃户。 来领粥吃不上饭的穷苦百姓。 朕要像这个主持一样,想办法把香客的香油钱,用在后面两者中!” 宁明歌嘴巴微张,意外皇帝会想到这些。 她原本只是想要带皇帝看看来金山寺吃救济的穷人。 顺天是一国之都,就算穷又能穷到哪里去呢? 顺天没有穷人会真的饿死,大多只是一时的难关。 宁明歌只是想用这一点来安慰陛下。 谁能想到他居然想歪了。 皇帝此刻为自己的想法而惊喜,“朕手里的供田是有限的。 所以收入一直都提不上去。 但是香客手里有钱啊!” 淮阳王面色怪古地和宁明歌对视一眼,陛下口中的香客,说的该不会是顺天的权贵们吧? 皇帝还在自言自语:“可是香客不肯捐钱给我,该怎么办呢?” 他看着宁明歌,似乎是在等宁明歌的回答。 宁明歌只觉得头皮发麻。 陛下,你这是要我想办法,搜刮你的手下,是这个意思没错吧? 宁明歌思考了许久,最终才说道:“陛下,话题又回到刚才我和您在早饭摊提到的。 您看看边上的水田,此时青黄不接。 穷苦人家,这个时候应该只剩下糠可以吃了。 您吃过糠吗?” 淮阳王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宁明歌真是胆大包天,难道她要怂恿皇兄吃糠吗? 宁明歌继续道:“我出生在顺天的一个小官之家,从小吃精米多,就是糙米也很少吃。 糠,我只在舅舅家的下人厨房见过。 我尚且如此,那陛下的臣子们,又有多少见过糠呢? 他们更不会知道,穷苦人家吃糠的滋味。” 皇帝率先反应过来,“是啊,没吃过,怎么会知道穷人家是什么滋味呢? 明日,朕要和他们一起尝尝糠的滋味。 不够! 朕贵为天子,却从没有体恤过最低微的子民们。 是朕有错,朕要回去下罪己诏!” 淮阳王听了两眼一黑。 吃糠! 下罪己诏! 皇兄,你对自己这么下得去手! 手底下的香客们,这次要捐多少香油钱才够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