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父皇!请称朕为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 73章 微臣请为太子太傅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若不是深谙帝王术的皇帝,并以天下为棋盘几十年,断不能说出如此深语! 大汉官员很多, 官员的存在便是管理国家事务,一国最重的两事分别为“农”和“税”,这是耕地民族的生命线,而恰好这两件事的主体又都是“民”! 有趣的是, 在秦汉唐宋明各朝各代中,绝大多数的官员都是管官的,只有少数才是管民的。 刘彻能断定刘买做不成事的根源就在于此, 税收收不上来,关键在民身上,你不去找管民的官员,反倒去找管官的官员...方向都错了,你再努力,忙得狗血淋头,又有什么用? 刘彻神采奕奕,卫青在旁望着陛下,竟不自觉面带微笑, 这才是陛下真正的模样! 一切尽在掌握! 汉武大帝的龙爪捏着万事万物,百无禁忌,无拘无束,才不应被长生的幻梦左右, 刘买微微张开嘴,失神的望向陛下, 同姓刘,同为龙族,可却是天差地别! “回去好好想想怎么做,快些把京兆尹治好,朕还要用钱呢!” 刘彻伸了个懒腰,已经有了逐客的意思, 卫青、刘买会意,彻底服了,恭敬行礼, “陛下,那微臣便退了。” “唉!”刘彻叫住卫青,“仲卿,你陪朕聊上一晚,回想讨匈时,我们总是彻夜长谈,现在倒是少了。” 望着陛下黑白杂生的头发,卫青心中生出酸楚, “是,陛下。” 刘买临走前,刘彻又饱含深意的说了句, “熊儿行郡县是一盘大棋,台都给你架好了,你还看不明白,还要多思多想啊。” 一向自诩天骄的刘买,面露愧色。 .......... 神武宫 “殿下,陛下将大舅留在甘泉宫了。” 刘据穿着一身纯麻的贴身白衣坐起,霍光一丝不苟的穿着朝服, 好似霍光每天都是重新生成的一样,连一根头发丝都没有差错,衣襟的角度,配饰的位置,终日不变。 “嗯,无妨。” 太子据点点头。 “殿下,刘买又回京兆尹寻三老亭长去了。” “父皇这次是点拨他了。”.81. 不管刘彻出于什么目的,是实实在在帮到了刘买, 霍光面露思索,似还在品味陛下在宫中的话, 微言大义,就连霍光,都要慢慢咀嚼消化。 “还在想呢?” “是,殿下。” 玉狗儿走进,帮太子据披上毛氅, “来,坐。” 太子据挥手,把霍光招呼过来, 开口道, “其实地方各事,都可用一字解之, 周围藩国是服,中原地方是包。” 华夏对周围藩国的态度,一直是个服字, 你服我就行,你服我,我就是你好大哥,罩着你。 你不服我,就打到你服为止。 从内外服制度,再到衣服二字,衣服最开始的意思,就是外夷穿上华夏的衣,在衣制上服了。 不过,太子据改变了这种情况,也不需要你服不服了,直接全收进汉土得了,没那么多闲心,还当你们的老大哥。Z. “殿下,服字我略懂,包字我却不解其意。” “哈哈,你当然不知道。” 太子据得意道, 这个包字,取自现代词汇外包,但又不似从内部包到外部,其仍在官僚体制内运作,称为内包更合适点, 古代中央集权不假,但在处理地方事务时,会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华夏大地领土太过辽阔,各地方情况又不同,中央朝廷全都点对点, 二是交通信息不发达,若是只候着中央处理,从地方把书信发出,短则几天,多则几月,来来回回,等到中央命令传下来后,事早黄了。 所以,华夏历朝从来都是中央集权、地方分权,这是基础架构,二者不冲突, 中央与地方的争斗,是对集权和分权间程度的取舍。 在这种前提下,各代雄主给出了不约而同的解法, 包出去。 把项目包给地方, 地方怎么做,中央不管,中央只看结果,地方把项目做成了,什么都好说。 层层往下压。 “上有千条线,下就一根针。” 太子据感叹道, 霍光眼中闪过似懂非懂的神色。 “管官之官如此之多,便是因往下压而设的。” 朝廷只看重结果,就给了地方很大的自由权, 文皇帝行三十税一,是因高皇帝刘邦前后战乱不断,人都打没了,耕地也没人种,才行的轻徭薄赋,鼓励种地, 之后汉三十税一就成了官方定制,中央不管别的,只要地方能把三十税一的钱交上来,其余的钱任由地方处置, 其后到了昭宣朝,重新进入盛世,人越生越多,耕地越开越广,实际可以稍微增加税收,但依然是走三十税一,这就给地方剩余了一大部分,有了钱,致使地方豪族势力迅速膨胀, 不出几十年,发展到光武帝的时候,豪族世家的力量大到已经可以左右皇权归属了, 秀儿的功臣也大多是世家的代言人,等到秀儿想重新度田,那是根本做不到的, 光武帝事迹极其传奇,但真到登基后,是被各种人事死死限制的,能做的事,远不如西汉朝的皇帝多, 霍光望着殿下,眼中满是崇拜, “殿下,微臣明白包的意思了,那我们还包不包?” 太子据开口道, “我让地方官员回本郡,是放开他们的权力,不仅要包,而且要更放权。” 霍光眼中闪过担忧, “那您便要更握紧官吏任免,和中央征税的钱权。” “是的,东方先生所言,也给我上了一课,中央威严要独尊,这才能镇得住地方,. 要包给他们,用他们,但也要提防着他们, 我只是担心...” 看到太子殿下眼中闪过忧色,霍光心中一紧, 急着问道, “殿下,您担心什么?” “我若是登基后,在位时放权,是我能镇的住天下,如此做上限也更高, 可万事万物都在变,放久了也要收回来,等到我的儿子继位,他要行与我完全不同的政策, 不知他能不能做到...” 再选太子,不仅是选一个国储,更是选择政策理念的继承人, 太子据又笑了笑, “我也是担心太远了,都还早着呢,我们先把这代人的事做好吧。” 霍光深深记下了殿下的话, 应道, “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时,微臣斗胆,等到那时请为太子太傅。” “自然,除了你还能是谁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