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章 东宫三殿下……到底有什么神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刘夫子,詹大人,如何?” 傅友文的神色之间有些复杂。 没别的——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给他带回来的情报,给了他一个巨大的冲击! 所以他急于向另外两个人求证。 只是这个结果……当他见到詹徽和刘三吾两个人的时候,光从他们二人的神情来看,已经不需要等他们亲口说出来了。 刘三吾深吸了一口气。 无论是神色还是目光之中,都带着浓浓的不敢置信之色。 沉吟了片刻。 他故作镇定地捻着灰白色的胡子,眯着双眼道:“老夫得到的消息是……” “全宁侯孙恪昨晚连夜把一名女子从府上送回了家,老夫的人还进一步打探过,他之前花了不少功夫把那女子弄回自己府上。” “鹤庆候张翼,放掉了原本马上要到手的几块肥沃庄子,之前为这几个庄子出过几条人命,鹤庆候府的人还送了银子安置其家人。” “还有……” 刘三吾压着声音,语气之中却依旧充斥着感慨和震撼。 直到真正听到这些消息之前。 他都压根儿没相信过朱允熥的那些“鬼话”,控制淮西勋贵?你一个完全靠着这群武将才有可能上位的人,怎么去控制他们?不被他们吃了就不错了! 但赤裸裸的现实告诉他。 那群淮西勋贵真的肯听他的!!! 很离谱! 但这就是事实! 而且看到詹徽和傅友文两个人的神情,他就已经完全确定——那位东宫三殿下,还不止他探查到的这一点点本事。 刘三吾话音未落。 詹徽就抿着嘴唇咽了口唾沫。 开口道: “普定侯陈恒,把上个月强占的民田直接还了回去!” “最离谱的是蓝玉。” “他是这群武将里最骄纵、最嚣张跋扈的一个了,相比于其他人,蓝玉不仅自己干这些事,他手底下几百个义子,就没几个手脚干净的,但是……” “这些人在昨天晚上,全部都老老实实撤手了!” 朱允熥本来就把这一步棋明明白白地分析给这群淮西勋贵听了,也告诉他们,急着让他们昨天晚上撤手的原因,就是为了帮朱允熥笼络朝臣。 刘三吾、詹徽、傅友文三人有心打探之下。 能打听到的消息自然不少。 詹徽低声说着,虽然在极力控控制着自己的声音,可说起这些事情来,依旧差点儿没将自己的情绪给压下去…… 傅友文目光一凛。 道:“看来我这边的情况也就不必多说了,那群淮西武将在陛下斥责和重罚之下都屡禁不止的事情……他居然有本事让这群人撤手!” 傅友文说完,三人都不约而同地陷入了沉默。 面上虽极力保持着平静的模样。 可心中却依然如同波涛汹涌一般,完全无法平息下来。 昨天晚上,他们没死。 却也已经被朱允熥给吓了个半死。 好奇之下。 自然而然地就拼命去查证朱允熥所说的那句话。 他们倒是要看看,朱允熥到底让这群淮西勋贵做了什么事情,让朱允熥有自信把他们这几个朝堂上举足轻重的人放出了紫禁城。 而他们得出的结果则是: 朱允熥能压制的,不仅仅是淮西勋贵之中的一两个! 而是以蓝玉为首的这一伙淮西勋贵! 原本。 在他们三个人几乎要被朱允熥那“藩王靖难”、“诸王夺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等这些一套套的说辞给说服的时候。 他们唯一担心的,也就是这群淮西勋贵。 担心淮西勋贵骄横难驯、嚣张跋扈。 担心大明会出现历朝历代已经有过前车之鉴的外戚乱政、天下大乱。 这种事情造成的严重后果,甚至可能比什么“藩王靖难”、诸王夺嫡”之类的事情,要严重百倍! 所以他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 才会无论如何也坚决反对朱允熥…… 而现在。 当他们相互交换完各自的情报之后,三个人都觉得自己脑瓜子一阵嗡嗡响,站在午门之外,他们混杂在三三两两的人群之中,但那种熟悉的嘈杂声却仿佛离他们越来越远…… “东宫这位三殿下,做到了陛下都没做到的事情!” “如果他能控制好淮西勋贵这一党人的话……那他是否有资格说那一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了?” “他有!” “因为只有他登基,才能让大明安定!” 三人心中如同掀起了惊涛骇浪,就这么瞪着眼睛,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良久,傅友文才如梦初醒,悠悠叹道:“这位东宫三殿下……到底有什么神通!?” 刘三吾和詹徽二人也回过神来。 目光凝沉地摇了摇头。 他们想不通。 明明东宫这位三殿下,就在昨日还在被人冷眼相对,被人说着“蠢笨木讷、懦弱无能、不似皇家血脉”。 怎么今日就已经把那群骄兵悍将给拉到了身后? 甚至……不是那群淮西武将控制他,而是他控制那群淮西武将!!! 而事情如果是这样……他们该怎么选? 答案似乎已经呼之欲出! 而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背脊一凉,浑身上下汗毛倒竖! 没别的,因为他们意识到。 那位东宫三殿下不仅在一夜之间把那群淮西武将落在了身后,控制了那群淮西武将,甚至把他们三个人——足以影响半个朝堂的三个人——也拉到了背后!!! 而这件事情。 居然是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干出来的! 他坐在乾清宫的龙书案上,面上带着胸有成竹的淡笑,仿佛拥有一双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仿佛把一切都掌控在了他的股掌之中。 反而是他们这些老家伙。 常年在外征战、刀头舔血的有之;学识渊博,为天下文人所敬的大儒有之;在朝堂上掌握实权圆滑处事的高官有之…… 却在他谈笑之间,被吓得狼狈不堪! 就在此时。 “咚!咚!咚!” 当第一缕日光洒在地面上。 午门城楼之上,巨大的牛皮大鼓发出一串震慑人心的鼓声——午门开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