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六零,我能获得宝藏情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1000面值的美刀,能用吗?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先更后改) “...呼儿嗨哟,他是...大救星,大救星!” 武康大楼,一曲激昂的《东方红》放完,也就4分多钟。 5楼507室。 秦远收回胳膊,穿上衣服,瞄了眼面前被储物空间切割出的幽深洞口。 类似纺锤圆柱体,中间粗大,两头细小,中间半径近8cm,两头半径大约5cm。 轻呼一口气,他又把目光投向储物空间。 80cm高的纺锤圆柱静静躺在里面,是一个整体。 秦远心里默念一声: “回归原处。” 取出储物空间物品时,周身方圆5米,对于空间里面的物品,秦远能把它们放到5米之内的任何位置。 活的动物体内除外。 只见刹那间,空间里80cm高的胖胖的纺锤圆柱体返回原处,与周围结构紧密相连,没有一丝缝隙。 即使用高倍放大镜来观察,都看不出丝毫破绽。 并且因为中间粗大,两头细小,纺锤圆柱被死死固定在原处,推不动分毫。 处理好收尾,秦远看着储物空间里的保险箱,不由一阵兴奋。 没有密码不要紧,通过储物空间,不多时,秦远便轻易弄开方体保险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沓美钞,呃...正面灰色的,背面绿色,这一沓应该是100张。 但面额居然是1000的!? 美钞有发行过1000面值的钞票吗?话说看这钱年头不短,这会儿还能用嘛...秦远一阵诧异。 摇摇头,收好这一沓10万块不确定还能否使用的美钞,秦远又把目光看向一个密封的透明厚玻璃罐。 瞧着应该抽了真空。 里面放了一支个头颇大的野山参,正是秦远心心念念的百年参。 接着,保险箱里还有一些小黄鱼,秦远数了数,刚好50根。 这才是硬通货,嗯...价值比上次的2吨多白银低很多。 此外,还有一个泛黄的道牒,繁体字,民国时颁发,属于武当榔梅派,郑三才。 道长师父属于武当嫡系,跟三丰道长同出一系。 听他普及过,榔梅派属于武当旁系分支,注重腿上功夫,秦远心里暗暗猜测: 呃...这郑三才不会就是贼王老扒手吧,都姓郑,跟郑言光是亲戚? 算了,这个不重要...秦远敛去思绪,又把目光看向最后的3个小本本。 巴掌大小,薄薄的,很小巧。 只一眼,他就认出这是3个密码本,特务们为了确保安全,这玩意一般定期更换,用完销毁。 这应该是还没来得及使用的。 有的密码本里有身份识别暗记,把它们交给密码专家破译,应该就能破译、识别特务身份。 运气好,趁特务没反应过来,还能一锅端。 这下没跑了,郑言光真是特务...秦远点点头,又摩挲着下巴,暗暗思考: 怎么把自己摘出去,顺便暴露出郑言光的特务身份... “咚咚咚...” 突然,一阵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秦远撸起袖子,看了眼时间,八点十五分。 时间不早,等脚步声走远,他推开门,悄摸撤离。 武康大楼的岗哨依旧严格,特地围了竹栅栏,俩保卫科战士站在门口,身姿挺拔,像俩门神。 秦远又照例拿出证件,顺利放行。 大楼外依旧热闹,豆香混合炸油条的香气,传的很远。 忽然,一段谈话从不远处传来。 “郑太太,您这是要出门吗?” “对的,要带小宝去打预防针。” 秦远竖了竖耳朵,转头看去。 但见炸油条的摊主,脸上满脸堆笑,讨好着跟个30多岁女人问好。 那女人抱着孩子,穿着阴丹士林蓝的呢子大衣,蹬着女士皮鞋,围着白围巾。 正是送牛奶小伙那天所说的郑言光老婆。 "太太,可真是个小众的称呼呀...话说这女人也会是个特务吗?" 秦远目露沉思,心中暗暗涌起警惕。 。 今天依旧是个暖阳天,沪城天气回暖的很快,河水早已不结冰。 在武康大楼耽误不少时间,秦远赶到农科院时已经快9点钟。 大门口,职工寥寥无几,门卫大爷搬个小矮凳坐在大门边,晒着太阳,悠闲抽烟。 “阿远,这儿!” 这时,一声喊从不远处传来,秦远转头看去。 见马卫平蹬着自行车,风尘仆仆骑过来。 赶到近前,马卫平车子一支,笑着说道: “赶巧在门口碰上,省的的我再跑进农科院找你。” “找我什么事,卫平哥?”秦远好奇问。 马卫平从包里掏出一个红色小本本+一张信纸,递过来,轻声说道: “江南造船厂专业学校的学员证,我给你办好,便马上给你送来。 还有,这信纸上是这周的课表。” 秦远接过学员证和课表,略感惊讶道:“这么快?” “调查部级别高,办这种证件很快的。 而且江南造船厂15000多名职工,我们调查部也有同志在那担任职务,办学员证也方便。” 秦远点点头,又打开信纸,瞄了眼这周课表,突然两眼一凝。 有门课程引起他的注意。 利用中午职工休息期间,12点半至2点,临时增设课程:水泵的设计和维修。 讲解老师:郑言光。 这不巧了吗...合上课表,秦远灵光一闪,沉吟片刻后,低声说道: “卫平哥,我今天中午就能去那边听课吗?” “怎么这么急?” 秦远眼珠溜溜一转,扯出个理由,温声说道: “嗯,那天见院里用的喷雾器非常笨重,效率低下,我就想着能否改进一下,提高它的打药效率。 而水泵是喷雾的核心部件。 刚好,造船厂那边郑言光老师中午讲这个,这课是临时增设的,机会蛮难得,我想去听听。” “有心了,阿远。”马卫平竖起大拇指,赞道,“虽说急了点,但拿着这学员证,中午直接去听课就行,没问题的。” 秦远目光闪烁了一下,又悄声说道: “假如...假如啊,我要是真的发现特务,该如何处理?” 马卫平左右望了望,见无人过来,凑到秦远耳边,小声说道: “拿着那天给你的特殊硬币,立即去造船厂保卫科,找五队队长唐正林同志。 嗯...他是我们调查部的人。” “好的,我记住了。”秦远点点头,表示明白。 “那行,就这样吧,我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就先撤了。” 马卫平撂下一句话,一踢自行车,蹬上去,又匆匆离开。 秦远照例来到科办公室,摸鱼摸了半天班,又找陈国文请了半天假。 陈院乐呵答应, 并且经过一天的发酵,手压井的反响更加激烈,这位现在算是痛并快乐着。 秦远去他办公室时,还看到副院长办公室门口,坐了不少乡下来的社员同志。 社员同志们很刁,把公社、大队诸如淮生、国槐爷这样的老宝贝请来,坐镇。 让保卫科战士一阵麻爪。 惹得陈院抱怨说: 有个姓沈的老无赖,死皮赖脸,带着个老革命,硬是从他这弄了10多口手压井名额,还不满足... 而且,陈国文还告知秦远,试点打井队要开展工作了,让秦远抓紧把俩乡下小兄弟找来上班... 。 中午,暖阳高挂在正南,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中饭跟陈国文一起,这位好一口长鱼面,胡师傅做这个一绝,秦远跟着吃了一碗,的确美味。 吃饱喝足,他蹬着脚踏车,不紧不慢地来到江南造船厂。 它滨江而建,位于黄浦江江畔,东、西、北建了三面红砖高墙,颇为壮观。 并且它占地足有70万平方米,拥有大型船坞和码头设施。 “呜呜呜...” 伴随着远处黄浦江传来的低沉汽笛声,秦远在造船厂门口停下车子。 由于承担海军舰艇的建造任务,厂里的安保格外严格。 光门岗就安排了一支保卫队伍。 秦远推着自行车走过去。 不多时,一个精瘦的保卫科战士伸手将他拦下。 “同志,请您出示一下证件。” 秦远掏出学员证+农科院保卫科干事证,递过去。 精瘦战士接过一看,顿时惊讶说道: “您就是农科院的秦远专家呀,可算见到真人了!” “呃...你也听说过我的名字?” “您的名字在《沪城晚报》上出现过,托您的福,我家住在市里棚户区,吃水比较困难。 但昨天居委会已经发了公告,说要给我们装好几口手压井,到时能省不少钱呢。” 手压井的含金量还在提升,秦远如今也算小有名气。 精瘦战士把他领进造船厂,走在前面,热情带路。 厂区占地大,还有很多土路,但路面夯的挺结实,房子也多为红墙瓦房。 有的墙面用白石灰刷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的标语。 许是中午,厂区并不忙碌。 可以见到穿着蓝工装的工人,三三两两的坐在太阳底下,边晒太阳,边歇息。 极目远眺,还能见到远处的船坞。 一艘巨型轮船静静地停在船坞,将要落成,船体已经刷上名字。 跃进号。 听精瘦战士介绍,它是国内第二艘万吨级货轮。 第一艘叫“东风号”。 精瘦战士也是碎嘴子,还是个包打听,许是见秦远值得信赖,嘴上说个不停: “...俩货轮都是照毛子的船仿的,还借鉴了图纸,唉,毛熊还是厉害呀。 对了,您要去听课的郑工,郑老师,也是我们造船厂名人。 他主持设计的"和平6号"千吨货轮,年前刚落成、下水,将要发往闽省。 听说郑工也要去。” 闽省...听到这地点,秦远目光不禁闪烁了一下。 忽地,精瘦战士停下脚步。 接着,指着前方10来间连在一起的瓦房说道: “您待会去二号教室听课,就是那间刷着"抓细节,讲质量,敢创新,造利舰"标语的教室。 过会儿郑工便会去上课。” 秦远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那儿立着块简单木牌,写着: 江南造船厂中等专业学校。 他冲精瘦战士点头致谢,接着走进二号教室。 此时,二号教室人很少,只有七、八个人。 秦远找了个角落靠窗的位置坐下,又看了看表,时间是: 十二点二十五。 等了五分钟,直到郑言光进来,教室依旧还是七、八个人,让秦远不禁皱眉。 郑言光带着副银丝眼镜,穿着深灰呢子风衣,蹬着皮鞋,头发梳的一丝不苟,看着就阔。 呃...秦远瞄了眼储物空间里早上的收获,觉得郑老师这穿着,还是保守了,谦虚的。 郑言光站在讲台上,扫视一圈,瞥见坐在角落的秦远,目光闪烁了一下,又指了指秦远,朗声笑道: “喲,今天还有生面孔,这位同学,你看着不像我们造船厂的,请介绍一下自己。” 秦远从座位上站起来,高声介绍自己: “你好,郑老师,我是农科院的秦远,特意从那边赶来,听你的课。” 手压井又立功了,郑言光不确定地问: “简化压水井并登报那位?” “是我。”秦远笑着点头,“郑老师是高级工程师,而且还是水泵方面的专家。 之前,在我们农科院,看见同事打农药时...” 早上刚说给马卫平的借口,再说一遍,理由很充分。 郑言光算是打消疑虑,笑着挥挥手,让秦远坐下,接着拿出粉笔,开始上课... 这年头,像郑言光这种高级工程师,已经是技术员的最高职称。 别说,这货有两把刷子,讲的知识都很务实。 秦远凝神听了一会儿,有收获的。 “...对于叶轮泵而言,进水量的计算格外重要,我们要通过...” 窗外风声呜呜,郑言光边讲解,边在黑板上黑板上不紧不慢地写着粉笔字。 笔头触碰黑板的声音很有节奏。 “哒哒...哒哒哒...哒...” 话说,这货不会是在向同伴传递摩斯码吧? 而特务之间传递摩斯码,估计都加密过,要对应的密码本,才能知晓传递的信息。 秦远身上虽有3个密码本,但他可记不住。 坐在下面,秦远恶意地想着: 嗯...就算郑言光不是在发摩斯码,自己也要当他是。 待会就按这个举报、栽赃郑言光,并亲自进行参与抓捕,最好“失手”把他击毙,掩盖保险箱的痕迹。 再利用储物空间,把5个密码本还到郑言光身上。 只要接近这货5米范围,储物空间就能把密码本放到郑言光身上。 就这么办? “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忽地,郑言光在讲台上宣布下课,打断秦远的思绪,只见这货夹着书本快步离开。 秦远也起身走出教室,手里握着调查局给的特殊硬币,去找唐正林。 。 造船厂保卫科。 秦远顺利找到五队的队长唐正林,向他出示了硬币,取得信任,并把自己的“怀疑”一说。 唐正林当即皱眉回道: “秦远同志,郑言光是造船厂高级知识分子,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要讲证据的。” 秦远已然介绍过自己履历,正色说道: “唐正林同志,请相信一位王牌侦察兵的判断。 今天的课是郑言光临时增设,而且课堂除我之外,只有七、八人听课,人非常少,疑点重重。 我肯定,郑言光就是在课堂给同伴发摩斯码。 并且,我观察"敏锐",在郑言光身上发现个小本本,我怀疑那是密码本。” “真有密码本?”唐正林狐疑问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我们可以借口搜他身,他刚离开,时间刻不容缓,迟了密码本可能就不在他身上了。”秦远催促一句。 唐正林终于被说服,“走,去找郑言光。” 说罢,俩人赶往工程师办公室,一问,郑言光不在办公室,同事说他匆匆出去了。 顿时,唐正林疑虑更深。 接着俩人搜索好一圈,都没发现郑言光的身影。 秦远暗想:特么,不会让我说中了,郑言光这货刚才在教室,不会真的在发摩斯码传递情报吧? 那这样,“栽赃”可就更简单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