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诡道修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8章、清流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坐牢,李诚敬平生还是第一次,尤其还是进入这种充满了各种演绎传记中,颇具有传奇色彩的天牢。 他发现,这里的条件比仪兹县城大牢的条件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虽然没有什么被褥,桌椅,但稻草是干的,周围的空气中也没有民间大牢的那种令人不适的恶臭。 往来的狱卒被囚犯叫住,也几乎没有甩脸色的,姿态很低,陪着笑脸。 看的李诚敬啧啧称奇。 “这位将军看来很快就会出去啊!” 一旁最先搭话的犯人对着李诚敬轻笑说道。 李诚敬看向此人,问道:“这位兄台,何处此言?” 那人指了指李诚敬身上的铠甲,说道:“你看你,连铠甲都没有卸,就不是长时间关押的样子,如果在下所料不差,你出去也就是这一两天的时间。” 李诚敬哈哈一笑,拱手说道:“仪兹城招官李诚敬,见过兄台,不知兄台贵姓?” 那人闻言,顿时吃了一惊,上下打量着李诚敬,问道:“仪兹城招官不是叫李长明吗?” “你竟然知道我,那不过是我的化名,真名乃是李诚敬。” “不说前段时间传回来的捷报,就是你进献的两条蛟龙尸体,就让满朝文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本官也不过刚刚进来没几天,哪能不知道您的大名。只是李招官,为何也入了这天牢。” “哦,忘了自我介绍,本官都察院御史,郭啸谦。” “见过郭御史!” 嘴上和郭啸谦客套着,李诚敬却心思已经转动起来。 之前在庆皇面前,那庆皇分明就是一副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模样。 可如今从这郭啸谦身上可以看出,自己的大名早就传遍满朝文武,庆皇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是谁。 看来,只有一个解释,庆皇在装疯卖傻。 一想到这个,李诚敬就对着庆皇刮目相看。 在李诚敬之前想来,仙凡两隔,以玄门对于凡人的态度,庆皇虽然权势滔天,可依旧很难在山上培植出属于自己的势力,即便是有些贪慕人间财富的散修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做人皇走狗,也很难有什么大的作为。 可如今看来,却并不是这个样子。 庆皇显然是已经知道了自己被无相寺拿下的消息,这才能将这份演戏装的如此完美。 同时,也为无相寺的势力感到心惊。 为了对付无相寺,就连堂堂庆皇也要收起他的脾气,演戏给无相寺看。 这就足以说明,无相寺的强大。 至于龙虎山,那不过是恰逢其会。 “李招官,你刚到京都,恐怕不知道,自己的名声早就在京城被传疯了。大街小巷里,许多说书人都在传说着你带领三百骑,在燕国腹地,来去自如,连破十数城,阵斩燕国镇西将军钱凌远的事迹,都快被人捧上天了……” 李诚敬笑道:“不过是以讹传讹,倒是让京城百姓失望了!” “李招官太过谦逊,确实不像那无敌将军,倒是更像我们读书人多一些,日后在朝廷,你我还要共事,日后还需要李招官多多提携!” “在下不过是一个招官,又能有多大作为。说不定,日后还要靠郭御史多多帮衬!” “好说,好说。李招官,虽然朝廷规制,招官不问朝政,但你此次立下的泼天军功,怎么看,也不可能还只是让你担任小小招官。倘若本官猜的不错,想来此次陛下应该会让招官你入军伍,或者朝廷留任,担任实职。只可惜,本官现在深陷囹圄,无法上朝,实在难以确定。” 李诚敬装作眼前一亮,十分激动地说道:“那就借郭御史吉言了!” 两个人就坐在地上,隔着过道,一阵谈天说地。 周围的狱卒也不敢过来打扰。 通过聊天,李诚敬才知道,这郭御史之前风闻奏事,弹劾了当朝首辅秦正仁长子,抢占民田。 惹得皇上龙颜大怒,被打入了天牢。 不过,身为御史,这都是家常便饭了,过不了几天,等这件事平息之后,他就会官复原职,从这里出去。 至于会不会意外,郭啸谦哈哈大笑说道:“意外才好,本官巴不得皇上砍了我的脑袋,那本官就是青史留名,说不定还能得个铁骨铮铮的美誉,死得其所!” 李诚敬闻言,顿时就体会到了皇帝们为何对这些清流言官如此头疼了。 这就是一群不怕死的疯子,甚至他们还巴不得自己被皇帝因言处死。 之后,无数文人墨客,都会不惜一切的对他们这种人大加赞誉,歌功颂德。 若是侥幸没有祸及家人,那他的后人就是忠臣之后,不说行走天下畅通无阻,但但凡是一些沽名钓誉之辈,都会施以援手。 假以时日,只要他的后人不是那种废物,东山再起不过是时间问题。 要是还能出几个贤良的后人,一个小型的世家就能成型了。 以自己一条命,换子孙后代百世荣华,只要死的人不觉得亏,那还有什么买卖比得上他这桩。 对于这种连死都不怕,还占着大义的谏官,只要不想当昏君,即便是暴君都要头疼。 李诚敬立刻就绝了和这郭啸谦深交的心思。 对于这种人,他们有自己的大义和思想,一但与他们之间有了利益上的矛盾,他们前一秒还能叫你爸爸,后一秒就会捅你一刀,不会有半点犹豫。 而自己炼制僵尸,霍乱一方,和玄门之中传来的各种邪魔外道的传言,不可能会被隐瞒住,到时候这些言官,就一定会像问到了血腥味的鲨鱼,疯狂的扑咬过来,不死不休。 或许会有人觉得他们不可理喻,但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和生存法则。 御书房中,庆皇往日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养气功夫,今日似乎被破了功。 奏章已经无心再看,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 戴茂已经被押下去,只留下几个伺候的太监宫女,和犴绸相伴。 足足等到天黑,大太监才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陛下,陛下!” 庆皇连忙上前,一把拉住大太监问道:“大伴,如何了?” 庆皇的手掌极为有力,捏的太监的肩膀骨骼噼啪作响。 可他也不敢叫痛,只能强忍着说道:“回陛下,变年轻了,变年轻了!” 庆皇眼中迸发出狂喜的神色,不敢相信的问道:“真的?” 大太监说道:“是真的,陛下,奴婢找了三个人,分别是六十,七十,和八十岁的老翁,给他们各自服下一粒丹药。经过半日,他们或多或少都变得年轻了四到五岁,而且直到现在还在变化着,奴婢害怕让陛下等的焦急,这才先行来报!” 这下,庆皇再也坐不住了,说道:“走,朕要亲眼看看!” 说着,就带着犴绸跟在大太监身后,一路赶往了皇宫的一处隐秘偏殿。 此刻,偏殿外,早就被禁军重重包围,犴绸还没靠近,就惊呼一声,叫道:“陛下,兵煞之气太重,我靠近不得!” 庆皇哪还有心思管这些,只留下一句自行回宫,便头也不回的进入偏殿。 这里似乎早就无人居住,破败不堪,透过石缝长出的杂草到处都是。 庆皇穿过草堆,进入房间之中,就看见三个老百姓战战兢兢的在里面跪着,一动不敢动。 庆皇看出,这三人果然年纪各不相同,最年轻的,有五十多岁的样子,最年长的,也有七八十岁。 他一语不发,高座上首,也不说话,就这么来回盯着三人看了一夜。ap. 当次日清晨,一阵爽朗的笑声自偏殿之中响起。 而后就是三声惨叫。 庆皇丢下手中染血的剑,从大太监手中取过瓷瓶,小心地将里面的药丸倒在碟子中。 叮叮当当,足有四颗土黄色的丹丸在碟子中滚动着。 一想到,这种宝药,竟然被三个凡人吃了,立刻就心痛的无法呼吸。 庆皇小心翼翼地捏起一颗,就要向口中塞去,却被大太监连忙阻止。 “陛下不可!” “你说什么?”一股磅礴的杀意自庆皇身上爆发出来。 吓的大太监的脚都软了,瘫软在地。 一股腥臊味就从他的身上传来。 但他还是强忍着恐惧,说道:“陛下,此丹药虽然已经被证实可以让人恢复青春,但您也知道,山上的那些道人都说,这种丹药有悖天道,服之不详,且有灾厄加身。岂能贸然服用。那炼丹人不就在牢中,陛下可以问过此药是否有恶事,再服用不迟!” 闻言,庆皇深吸一口气,看着手中的丹药,最终还是放下,收起一身杀气,笑道:“是朕错怪大伴了,你说的有理。” 他看了看天色,说道:“早朝将近,等下你去趟天牢,将那李长明,不,李诚敬带到朝堂之上。朕自由安排!” 大太监连忙应是。 “处理干净!” 庆皇将丹药重新一颗一颗地放进丹药瓷瓶,然后小心放在怀中,用手按着,走出大殿。 大太监这才擦了一把额头的冷汗,庆皇之威势,实在太过恐怖,如祖龙在前,恐惧由心底而生,无法不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