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做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91章 司天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一批接一批的人,从山下浩荡而来。 脚下这座山,并不算特别高。 在京城,甚至排不上名号。 但站在这座破烂道观前,我却能够看见每一个上山之人的长相。 待他们依次来到我面前。 有人拱手向前。 “金陵伏羲会,上下两百六十人有余,甘愿追随王家子孙,护国祚之春秋,为万世开太平!” “邯郸药王庄,举庄前来拜会王家子孙,今日山头相聚,不求荣华富贵,只求家国安宁,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洛邑飞沙氏,全族精英尽出,特来拜见王家血脉,吾等虽以风沙为伴,游走于江湖之远,但心系家国,愿护王家之威,共筑盛世,风雨同舟!” “巴蜀唐门,隐秘于世,却闻王家之名,此番我唐门上下,携秘制毒药与解毒圣方,誓与王家并肩作战。不为权势所诱,只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保一方水土安宁,虽万死而不辞!” “岭南独剑派,闻王家子孙有振兴华夏之志,我派愿以手中之剑,护王家前行之路,誓守安宁!” “东海龙翔帮,只为家国义气连,望与王家人共赴前程……” “西岭雪狐门,誓与王家共患难……” “南粤雷火堂……” “京华风云会……” 一个接一个的自报来路,一张接一张义气横秋的脸庞,直勾勾看着我! 不知为何,此时此刻的我,心中多了一股豪气壮志。 比起接见那一百单八将时完全不同,因为此时此刻我所面对的,是全国各地,是整个华夏,所有赶往京城的江湖势力! 今天的一言一行,恐怕如同左丘陵所说的那样,必然会奠定未来华夏之江湖变局。 在光州,在媚城,在那小小的翻身巷,我王黎从未想过,会有这么一天,站在这些江湖势力的面前,听他们一个个表上敬意。 成为江湖中的王,便是这般感觉? 我想,远远不是。 “诸位好汉,诸位豪杰,我王黎自认还远远不够资格,成为你们共敬之对象,今日能在此汇聚一堂,想必诸位也并非是因为我。” “而是因为,那五大国之重器。” “因为,那国祚之强盛。” 说到这,我停顿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 都集中在我身上。 没人说话。 “我泱泱华夏,历来便动荡多发,偏是古往今来,无数前辈前仆后继,方才换来今日之太平,却仍有蛮夷在外,亡我华夏之心不死!” “吾等虽为江湖中人,纵有恩怨情仇在前,但也有维护此方天地之抉择、担当!!” “我王家幸不辱命,能被选中为那百年、千年之基业作定棋,理当身先卒,人先死!” “可唯我一人,心有余,力不足,此番引领诸位而来,非为权柄之争,亦非个人荣辱,只求将来子孙后代,在瞧见那强盛邦国之际,能换一个心安理得。” “诸位弟兄,可敢跟我王黎,干上一票大的?” “哪怕身死道消,哪怕丢盔弃甲。” “也心甘情愿,肩扛这万世太平之责?” 说到最后,我胸有激雷。 下方。 却是一片寂静。 十秒。 二十秒。 三十秒后…… “愿认王家子孙,共奉江湖盟主,为此番天地开太平!!” “愿认王家子孙,共奉江湖盟主,为此番天地开太平!!” “愿认王家子孙,共奉江湖盟主,为此番天地开太平!!” 人海茫茫,共喝此声。 我王黎从此刻起,便算是真真切切…… 成了那江湖盟主! 半天过后。 一幅写上了今日出现在此的所有门派之名的红花册,出现在了我的眼前。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 “一共九十八个门派,天南地北各有,大多都是各省的龙头存在,得知我等是为了延续国祚方才集其五大国之重器时,无一例外都愿意鼎力相助。” “王老天师说的没错,如今的江湖虽然不如百年前旺盛,初心却仍然不会变。” “家国当头,谁人能放得下这份责任?” “小黎,你先前的发言,很是不错。” 左丘陵笑呵呵看着我,将那红花册递给我:“来,去给你爷爷还个愿,今日过后,我们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你是该带着那些东西,进京面圣了。” 我看着手中的红花册,走到爷爷的塑像前,恭恭敬敬鞠了三下。 “爷爷,孙儿王黎来了……” 话音刚落。 泥塑像瞬间倒塌。 四分五裂。 “小心!” 莫离赶忙抓住我。 往后退了两步。 我看着这些泥塑像,一时间还不明白怎么回事,以为爷爷可能降下责怪,随后却看到在那损毁之处,有个石箱暴露出来。 身后。 跟我长相一模一样的纪海,便走上前去,伸出手在那石箱上敲了几下。 哗啦啦。 石箱表面破裂开来。 他伸出手去,从里面拿出了一个贴满了符篆的玛瑙杯。 我愣了一下:“这是……” “唐朝兽首玛瑙杯。” “最后一件。” “齐了。” 纪海对着我微微一笑,随后解释道:“这东西是你爷爷主动放在这里的,除了你之外任何碰了它或者毁坏它的人,必然会遭到风水反噬。” “只有你来了,我才能拿出来。” 我这才明白过来,喃喃道:“就是说,这东西到手,五大国之重器,就基本上全在你手里了?” 纪海淡淡点头:“对。” 我问道:“我何时进京?” 纪海说道:“明日午时。” 话音落下,他便转身离去。 我想要再问些什么,左丘陵却拍了拍我的肩膀,告知我最好准备一番,因为明日一旦踏入京城,便是这几十年来的大局,最终落成之时。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没人知道。 如同我爷爷当年进京一样。 我深吸了一口气,脑海中仍然有一种仿佛在做梦的感觉,原以为这趟来京,还要周旋许久,却没想到爷爷早就替我铺好了路。 恐怕从我进入京城的那一刻起,一切就已经是注定好的事情了。 省心?谈不上。 比起这些,真正对我来说极具压力的,如同左丘陵所说,正是明日进京的日子。 这一晚上,我几乎合不上眼,直到莫离钻进我的被子里,将脑袋轻轻贴在我的胸膛前,我才睡得安稳了很多。 次日,上午。 我换上了一身干净朴素的中山装,将乱糟糟的头发剃了个干净,整个人看上去精神十足。 我找到左丘陵,问他接下来如何进京? 虽说那些江湖势力,已经被肃清、招揽了个遍,但想要这么进入京城内部,可不是简单说说就能做到的吧? 左丘陵叫我不必担心,他和宋江二人,会亲自送我进去,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不会有人阻拦。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当年我爷爷进京的时候,有专人专车护送,如今我再进去,不会有这么大的动静,具体原因不可表露。 我没说什么,这次出发,我仍然选择带上莫离一人,等到了那熟悉的紫禁城外,正好是午时,没多久就有一辆车停了下来。 纪海从车上走下,后备箱里拿出拖车,有几个大小不一,用黑布包裹着的箱子,被放在了拖车上。 “走吧。” 他朝着我笑了笑。 看上去。 并不紧张。 我却从他脸上,看到了一划而过的决然。 “等等,还有个人。” 我叫住了他,而后看了一眼街道上,那个用名单换取同行的外国老头,已经穿着一身病服,坐着轮椅缓缓到了我面前。 没有多少废话。 在诸多游客的余光之下,我、莫离、纪海、宋江、左丘陵、外国老头几人,就这样拉着推车,一路进了那熟悉的红砖墙,一步步往深处进入。 过程中。 我倒是见到一些目光凌锐的男子,在我们身上扫视来,扫视去。 但没人出来阻拦。 直至我们走上那青石板。 看着眼前那偌大的“建极绥猷”四个大字。 我便仿佛在那日光之下,瞧见了爷爷站在我对面,对我微笑的场景。 “你就是王黎?” “去吧。” “司天台,那位老人已经在等你了。” 耳边。 突然传来一道缓和的声音。 我回头看去,只见一位身着西装,戴着黑框眼镜,脸上有着随和笑容的老者,上下打量着我,从他年纪上看,少说也有接近八十岁了。 “这位是当年接你爷爷进京的老领导。” 耳边传来左丘陵的轻声细语。 我没有多说什么,微微鞠躬之后,便前往了司天台。 这所谓的司天台,我来之前便有所了解,并非皇宫大殿,反而是坐落在西南角的一座院子里,早在几百年前,此地被当做夜观星象的宝地。 古往今来,帝王家屡次来此。 我们到了之后,此处也没有任何多余的守卫,但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都不打算跟我一起进去,包括那个外国老人,也只是等在门口。 唯有纪海拍了拍我的肩膀。 我和他一同,带着那五大国之重器。 走进了这座存在了几百年的院子。 里面并没有多么花里胡哨的装潢和摆设,更没有什么人影,唯独只有早已干涸了的井在一旁摆放着,更没有我爷爷提起过的蛟龙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