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六零:一重浪灭一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为难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然后孙秀感叹一声,“原来奶粉是这个味道啊,要不是小旭,我们估计这辈子都不一定有机会能喝上。” 其他人也是跟着附和。 李菊还露出一个笑脸,“二哥,真好喝。” 李旭哭笑不得,“你们这不就喝到了嘛,这一罐就是给咱们大家喝的,每天晚上吃完饭都喝上一杯,补补身体。” 孙秀摆摆手,“还是你们几个喝吧,我们俩都这么大年纪了,喝了也浪费。” 李家康也是点了点头。 李旭摆摆手,“你们俩不喝,让我们咋好意思喝?再说了,这东西还有,不用舍不得。” 大家都是开口劝道。 劝了好一会孙秀二人才同意下来。 李晨也是美滋滋的,这一刻仿佛都感受不到屁股的疼痛了,“要是能天天喝就好了。” 李旭瞥他一眼,“你想的可真美,能有这一点喝就不错了,还想着天天喝?” 李晨嘿嘿一笑,“我不就随口说说嘛。” 他现在的样子,完全看不出刚刚挨打的痕迹。 第二天上班以后。 刘刚又凑了过来,“你那边还要工作指标吗?” 李旭一愣,“又有人找您了?” 刘刚点点头,脸上泛起了一丝苦涩的神情。 李旭惊奇道,“刘叔,你这是碰到啥为难的事了?” 刘刚摆摆手,叹了一口气,“别提了,我家老爷子的朋友不知道从哪听说这个消息,昨天晚上直接找到家里去了,非要让我和我哥帮他解决这件事。” “刘叔,您家老爷子的朋友应该还没到这个地步吧?” “现在是没到,不过他是想储存一些,等缺粮的时候再用。” 李旭一呆,“这么有远见的吗?” 刘刚瞅了他一眼,没好气道,“你以为这些粮食我们换回去后都是直接吃?不都是先存放着,等急需的时候再使用嘛。他们这么急切,就是生怕等到急需的时候换不到粮食了,那个时候才叫麻烦。” 李旭心中感慨,果然是优良传统啊。 反正不管啥事,先囤一波物资再说。 要不老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呢。 于是点点头,“行吧,刘叔,指标我要了。” 刘刚搓搓手,“那啥,还有一个问题。” “嗯?啥问题?” 刘刚伸出了两根手指,不好意思的说道,“这次是两个指标。” “卧槽。” 接着李旭瞪大眼睛看着他,“刘叔,这位老爷子家里是干啥的?” “干啥的你就别管了,其中有一个指标是他儿子弄的。”然后刘刚神神秘秘的说道,“你知道这个工作是干啥的吗?” 看他这个样子,李旭也是来了兴趣,“干啥的?” “嘿嘿,你知道保育员吗?” 李旭眼珠子一突,“八大员啊,那谁不知道?” 保育员的工资虽然比其他工作的要低一些,但是这活也轻松啊,每天就是照看一下小孩子就行了。 现在的照看跟后世的照看可不是一个意思... 唯一的问题就是名额太难弄了。 刘刚点点头,“不错,你小子还挺有见识的,既然知道那就好说了。” 李旭一脸无语,“刘叔,我就算再没见识也是知道的,对了,另一个工作呢?” “另一个是厂里的,咋样,能吃下吗?” 说完以后,刘刚一脸期待的看着李旭。 李旭摸了摸下巴,一脸犹豫的说道,“刘叔,问题是我家里现在不缺工作了啊。” “不缺你也可以留着啊,不然再分给亲戚也行,以前我家有多余的工作指标都是给了亲戚。”刘刚一脸的急切。 李旭好笑道,“刘叔,您急啥啊,就算我不要,那老爷子还能吃了你不成?” 刘刚点点头,一脸认真,“他吃不了我,但是我家老爷子真能吃了我。” “啊?” 见李旭一脸疑惑,刘刚叹了一口气,“我家老爷子欠他一条命,一直都想报答,可人家的家庭条件还不比我家的差,没办法,一直找不到机会,好不容易人家找上了门,找我们帮忙办个事情,你是不知道昨晚我家老爷子有多高兴。” 李旭挠挠头,“刘叔,说句难听点的,就这要求也抵不上一条命啊。” 刘刚露出苦笑,“我们也知道,而且人家还不要报答,可我家老爷子说就算只能报答一点,他心里也好受一些。” “行了,您就别愁眉苦脸的了,这两个东西我收了。” 一听这话,刘刚立马高兴起来,“真的?” 李旭点点头,“嗯,今晚上我把粮食送去。” 心里却合计着捐献的粮食到时候只能推迟几天了。 “行行行,你可真是帮了我大忙,啥都不说了,你小子以后有啥事尽管找你刘叔,刘叔绝不推辞。” 李旭也是笑了起来,“刘叔,照您这么说的话,我要是不帮您这个忙,以后万一有啥事的话,您还不一定帮我?” 刘刚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若有其事的点点头,“你还别说,我还真不一定帮你。” 说完以后,两人都是大笑起来。 晚上吃饭的时候,李旭说道,“爸、妈,我今天又弄到两个工作名额,现在该咋分配?” 一听这话,大家都挠头了。 孙秀也是无奈的说道,“你咋又弄到了?而且还是两个,现在工作这么好弄的吗?” 本来是一家一个,分配的好好的,而且已经分完了。 这东西谁也不嫌多,更何况有这么多亲戚呢,弄的再多也能消化完。 唯一愁的就是如何分配的问题。 李旭点点头,“这次人家一下拿了两个出来,总不能不要吧?大家都想想咋分,而且其中还有一个保育员的工作。” 一听这话,大家的眼睛都亮了。 就连胡桂兰也是说道,“这个工作好,轻松还不累。” 李旭想了想,“大嫂,要不我把这个工作给你留着?等明年孩子出生以后再去上班,刚好还能把孩子带着。” 一听这话,胡桂兰把手摆个不停,“算了算了,咱家也不缺我一个上班的,我就留在家里,给大家洗洗衣服、做做饭、干些家务活,然后再照看好孩子就满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