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六零:一重浪灭一重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8章 木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几年旱灾,让人们改变了许多观念。 以前只有在过年时人们才会象征性的买一条鱼。 可现在就不一样了,大家对鱼的接受度非常高。 不仅拿它当储备粮,还会时不时的买上几条炖汤喝。 要是家庭条件不错,刚好家里有喜事的话,更是会买上一些当做主菜。 正因如此,现在很多大队都专门组织人手捕捞河鱼,以此增收。 可是为了捕鱼,专门造几艘新木船,这是不是有些夸张了? 沉默片刻,李旭询问道,“舅姥爷,这几艘船造价多少?” 别到时候挣的钱还没有成本高,那可就太搞笑了。 近些天大量渔获上市,价格自然暴跌,从两年前的二毛斤,降到如今的一毛一,要是买的量大,一毛都行。 河里的渔获又不是无穷无尽的,就像眼前这条河流,在别的地区就不说了,可是在唐县境内就得途经四个大队。 孙家滩是它流经的第二个地方,如果上游大队把鱼捕的太多,这边的收获自然会少。 而且随着天气渐渐寒冷,这种捕鱼的日子还能持续多久?能挣到多少钱? 再说造船,哪怕木头不用要钱,但是人工贵啊。 现在买一个三开门立柜都得几十块钱,更别说这玩意了。 李旭估计,就这几艘船,没个五、六百块下不来。 这得卖多少鱼才够? 孙大队长笑了笑,“100块钱。” 李旭以为他说的是一艘船一百,于是询问道,“这些船一共花了400块?” “不是,是加在一起100块。” 听到这话,李旭顿时露出惊愕表情,“真的假的?咋这么便宜?” “真的,只不过除了这一百块钱,我还给了他们不少工分。”孙大队长解释道,“他家里三口人做这些船用了三个月时间,期间没下地干活,但是我给他们算的都是满工分。” “三个月?”李旭在心里盘算了一下,再次询问道,“从集市开放您就在准备这个事了?” “不是,我在那之前就开始准备了。”孙大队长有些无奈,又有些庆幸,“你知道上游那些王八蛋是怎么捕鱼的吗?他们沿着河岸排成两队向河里撒网,要不是提前让人造了这些船,我们孙家滩连根毛都捕不到。” 从之前大批城里人下乡借稻壳裹腹的事情中,他就明白人们不会再对鱼产生厌恶之情了。 这也让他产生了卖鱼赚钱的想法。 只不过那个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捕鱼时间,而他们又什么捕鱼装备都没有,只能放弃。 于是后来他让人编织出几张渔网,又让人站在岸边试着捕了几次。 可惜收获寥寥。 就是从那时候起,他有了造船去河中间捕鱼的念头。 所以在集市开放前,他就已经让人造船了。 当时有不少人对这件事情表示质疑,但是都被他以大队长兼孙家族长的身份给压下去了。 现在看来,他的决定果然没错。 听到他的话后,李旭却是有些无语。 你咋好意思骂人家的? 你看看河里那一排木船,跟你说的上游大队捕鱼方式有啥不同?. 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站在岸边,你们站在船上。 有你们这两个大队在,下游那两个大队恐怕才是毛都捕不到吧。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是李旭一句话都没敢说。 因为怕挨揍... 接着他咂了咂嘴,感慨道,“把这三个月挣到的工分换成粮食,也就几十块钱而已,这也太少了吧。” “二十年前他们一家逃难到这里,是我们孙家收留的他们。” 李旭瞬间就明白了。 人家之所以拿这么点钱,是在报恩啊。 没准人家连那一百块钱都没想要。 这时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情,可是看到周围这么多人,就把话咽了下去,转而聊起了别的。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孙大队长才拉着他向自家走去。 走到半路,李旭觉得这么空手上门不太好,于是急忙说道,“舅姥爷,您先回去,我得去跟我姥姥说一声。” 孙大队长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转而询问道,“你还记得去我家的路吗?要是不记得,我跟你一起去。” 李旭只去过他家一次,还是两年前给孙家族人捐粮的时候,现在自然不记得。 但是没关系,孙家滩这么多人,他们肯定知道该怎么走,所以他笑着点了点头,“记得,您先回去吧,我待会就去。” 孙大队长只当他记性好,旁的也没多想,“行,你去吧。” 说完后,他就径直向自家走去,好让家里人准备午饭。 李旭回到孙家,见孙老太太正在厨房做饭,连忙说道,“姥姥,您把饭少做一点,我得去舅姥爷家吃饭。” 今年夏天开始,孙家就没再节省粮食接济族人了,而且还恢复了吃午饭的习惯。 说起来这都是孙大队长的功劳。 前年孙家和李旭给孙家族人捐了不少粮食,但那些只算得上是杯水车薪。 为了不让更多的族人饿死,于是他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那就是让大家扩充自留地。 总之就一句话,什么作物容易活、容易填肚子,就去种什么。 由于担心别人举报,他就把这项政策放宽到大队所有农户身上。 万一谁的嘴不严给漏了出去,那就大家一起倒霉。 至于为什么没开垦荒地,进行集体种植,对此他只能说不放心。 在这个年代,农民的积极性其实并没有那么高。 而且很多人饿的连干活的力气都没有,难不成让那些有力气的人去开垦荒地,然后把种出来的粮食平分给大家? 这种事谁会愿意? 刚开垦出的荒地地力本就不肥,大家对此再不上心,到时候还能收获粮食吗? 更何况那个时候情况比较好的就数孙家人,这种让自家吃亏,别人占便宜的事情,他可不会干。 就这样,在他的领导下,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哪怕去年因为天气和水源问题导致产出不多,也足够一家人维持生命了。 到了今年,虽然天气不好,但是水源充足,产出也多了起来。 这也是现在没分粮,大家还能撑下去的原因。 至于其它生产队,胆子大的就跟孙家滩学,胆子小的就去开垦荒地,好在今年是个丰收年,荒地上的粮食前几年不用上交农业税,所以在收割之后,这些粮食第一时间就被分下去了。 虽然不多,但也足以让他们再坚持一段时间,好专心挣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